- 年份
- 2024(9468)
- 2023(13654)
- 2022(11461)
- 2021(11043)
- 2020(9119)
- 2019(20952)
- 2018(20342)
- 2017(38664)
- 2016(20227)
- 2015(22289)
- 2014(21774)
- 2013(21168)
- 2012(19390)
- 2011(17268)
- 2010(16881)
- 2009(15387)
- 2008(14566)
- 2007(12391)
- 2006(10600)
- 2005(9195)
- 学科
- 济(81470)
- 经济(81392)
- 管理(62691)
- 业(60956)
- 企(50708)
- 企业(50708)
- 方法(37969)
- 数学(34078)
- 数学方法(33667)
- 中国(25540)
- 农(22410)
- 财(21616)
- 技术(19017)
- 贸(18055)
- 贸易(18043)
- 业经(17903)
- 易(17714)
- 制(15315)
- 农业(14595)
- 策(14110)
- 地方(13693)
- 银(13620)
- 银行(13615)
- 技术管理(13162)
- 行(13115)
- 务(12803)
- 财务(12761)
- 财务管理(12736)
- 融(12556)
- 金融(12555)
- 机构
- 学院(273338)
- 大学(272958)
- 济(125323)
- 经济(123296)
- 管理(113766)
- 理学(99000)
- 理学院(98083)
- 管理学(96798)
- 管理学院(96248)
- 研究(90666)
- 中国(71163)
- 财(56030)
- 京(55583)
- 科学(49563)
- 财经(44921)
- 中心(42569)
- 所(41515)
- 经(41302)
- 经济学(39397)
- 江(38169)
- 研究所(37798)
- 经济学院(35589)
- 农(35382)
- 业大(34749)
- 北京(34746)
- 院(33754)
- 财经大学(33739)
- 范(33542)
- 师范(33280)
- 商学(30723)
- 基金
- 项目(190189)
- 科学(154496)
- 研究(144132)
- 基金(142644)
- 家(122894)
- 国家(121925)
- 科学基金(107307)
- 社会(95730)
- 社会科(91118)
- 社会科学(91103)
- 基金项目(74731)
- 省(71411)
- 自然(67252)
- 教育(66479)
- 自然科(65828)
- 自然科学(65815)
- 自然科学基金(64720)
- 划(60788)
- 资助(57420)
- 编号(56486)
- 创(44914)
- 成果(44788)
- 部(44137)
- 重点(42360)
- 创新(41226)
- 发(41206)
- 国家社会(41154)
- 教育部(39066)
- 课题(38755)
- 人文(37990)
- 期刊
- 济(128369)
- 经济(128369)
- 研究(82368)
- 中国(51493)
- 管理(44427)
- 财(42238)
- 科学(35541)
- 学报(32467)
- 农(31031)
- 教育(28720)
- 大学(27194)
- 融(26355)
- 金融(26355)
- 技术(26058)
- 学学(25536)
- 经济研究(22115)
- 财经(22056)
- 农业(21727)
- 业经(19985)
- 经(19116)
- 问题(16789)
- 贸(15863)
- 技术经济(14590)
- 国际(13919)
- 科技(13821)
- 世界(13791)
- 策(12707)
- 业(12697)
- 统计(12660)
- 理论(12111)
共检索到398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海丰 沈天洋
人工智能具备通用技术的诸多特征,使其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助推器,从而开启新一轮经济长波。当前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导入期,人工智能的技术轨道还未成型,这是中国引领该技术发展的绝佳机会。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笔者基于ROAR创新政策框架的视角提出,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以发展人类增强型人工智能为使命导向,建立和完善组织和制度支撑体系,引导人工智能技术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佳龄 张书军
来自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掣肘,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对此积极回应。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提出了创新政策演化的三个基本框架,认为创新政策应当通过系统转型来应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三个政策框架及其演化过程,以中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决策部署为例,探讨了中国创新政策转型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议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田德录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和科技创新政策内容与特点,研究构建了以价值评估为内核、技术分析为工具,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和效果各环节,全过程回应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就该评估框架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田德录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和科技创新政策内容与特点,研究构建了以价值评估为内核、技术分析为工具,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和效果各环节,全过程回应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就该评估框架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家喜 邢小强 吴贵生
本文界定了领先市场、后进市场与异质市场的内涵,分析了传统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政府在不同市场中的角色,指出国家创新政策应该根据本国产业在全球的潜在市场角色而有所差异。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培养国家的领先市场角色,识别并大力支持具有潜在领先市场优势的产业。另一方面,对于后进市场和异质市场的产业,应采用支持快速跟进领先市场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
领先市场 创新政策 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研究期内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省际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值越高、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区市的均值越低、增长率越高。区域层面,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居后。准则层层面,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质量、创新产出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上升程度排序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质量。鉴于此,应强化技术创新的边际递增收益优势,实施差异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土壤,从而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匡祥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研究期内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省际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区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值越高、增长率越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区市的均值越低、增长率越高。区域层面,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居后。准则层层面,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质量、创新产出水平均呈现上升态势,上升程度排序为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质量。鉴于此,应强化技术创新的边际递增收益优势,实施差异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土壤,从而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捷 袁永 胡海鹏
梳理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系统分析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的过程,构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准备、实施、总结三步骤框架流程,在此基础上,对2014年以来广东省出台的知识产权政策开展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实证评估,并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 全过程 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峰 胡志民
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在公共政策范畴中,围绕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系统厘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范畴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联,并探讨从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目标四视角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结构:从政策分析视角,按照政策类型分为强制性政策、宏观战略和落地实施政策;从政策制定视角,按照政策工具类型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从政策执行视角,按照创新主体类型分为政府、企业、公共研发机构等类型政策;从政策目标视角,按照价值导向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导向政策。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体系 政策框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凡
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诸多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凸显。世界各国均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核心战略之一,技术创新政策被视为成就经济发展的关键工具,可以实现国家创造新技术以外更广泛的目标。本文对技术创新政策设计、技术创新政策设计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创新政策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都以发达国家为样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未来构建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政策 研究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秀敏 陈雅琪 陈梓烁
利用2008—2021年中国268个城市的人工智能(AI)芯片专利数据,以国家大基金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大基金对AI芯片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大基金能显著提升AI芯片技术创新数量和技术创新质量,引导效应是国家大基金促进AI芯片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机制;国家大基金对AI芯片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产业链下游、东部地区、高等级城市和创新环境好的城市促进效果更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岳晓旭 苏竣 Philip Shapira 谢其军
本文在提出新兴技术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案例,以期为中国人工智能区域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以研究新兴技术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并使用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人工智能知识创新生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人工智能创新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人工智能知识创新的区域分布,核心区域创新集群以及其形成的过程;并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参与者在集群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人工智能知识创新集群已经广泛出现,受科技资源分布影响明显,地理邻近性仅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明显,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地方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有助于帮助区域打破行政界限,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区域协同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娟
由于工业设计产业政策未能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Rothwell的政策创新框架,通过对比国内外设计产业的政策,发现我国设计产业政策领域存在随机性、趋同性、无效性等问题,接着通过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调查问卷的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工具,从公营事业、科学与技术开发、教育与训练、租税优惠、政策性措施、法规与法制、资讯服务、财务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工具 工业设计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会武 卫刘江 王胜光 温珂
如何评价创新政策已经成为决策部门和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政策评价入手,吸收了威廉·N·邓恩主张以价值为核心的政策评价理念,对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相互间关系进行界定分析后,提出了面向创新政策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以案例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完善了创新政策评价的内涵,而且为评价执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创新 政策 评价 三维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