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71)
2023(22325)
2022(19093)
2021(17703)
2020(15053)
2019(34565)
2018(34072)
2017(64381)
2016(35309)
2015(39883)
2014(39854)
2013(39575)
2012(36799)
2011(33569)
2010(33530)
2009(31002)
2008(30745)
2007(27319)
2006(23956)
2005(21447)
作者
(106931)
(89459)
(88640)
(84391)
(56698)
(43002)
(40454)
(34995)
(33785)
(31932)
(30391)
(30075)
(28549)
(28386)
(27780)
(27609)
(27023)
(26503)
(25665)
(25651)
(22414)
(22107)
(21864)
(20206)
(20111)
(19874)
(19849)
(19741)
(18110)
(17895)
学科
(147913)
经济(147759)
管理(99427)
(97803)
(79745)
企业(79745)
方法(64881)
数学(56245)
数学方法(55551)
中国(41622)
(40780)
(37269)
业经(33243)
(32991)
地方(32282)
(28541)
贸易(28524)
(27686)
农业(27362)
(27348)
(23904)
财务(23814)
财务管理(23762)
(22994)
银行(22896)
理论(22743)
企业财务(22539)
(22516)
技术(22410)
环境(22287)
机构
大学(512351)
学院(510629)
(206390)
经济(202062)
管理(194285)
研究(181200)
理学(167553)
理学院(165571)
管理学(162487)
管理学院(161578)
中国(135261)
科学(115007)
(110856)
(95405)
(94213)
(92855)
研究所(86118)
业大(81897)
中心(81317)
(75538)
农业(75384)
财经(74241)
北京(70432)
(67584)
(67245)
师范(66426)
(65304)
经济学(62204)
(60967)
经济学院(56095)
基金
项目(346216)
科学(269595)
基金(249739)
研究(244723)
(221906)
国家(220096)
科学基金(186090)
社会(152963)
社会科(144923)
社会科学(144884)
(135309)
基金项目(131762)
自然(123665)
自然科(120812)
自然科学(120773)
自然科学基金(118611)
(115143)
教育(112543)
资助(104195)
编号(98050)
成果(79729)
重点(78778)
(76119)
(75558)
(71232)
课题(68822)
科研(66949)
创新(66648)
计划(65212)
教育部(63652)
期刊
(226133)
经济(226133)
研究(147848)
中国(99972)
学报(90821)
(86624)
科学(80232)
管理(71661)
(71307)
大学(67182)
学学(63486)
农业(59444)
教育(54379)
(44771)
金融(44771)
技术(43842)
业经(37152)
经济研究(36811)
财经(36179)
(32318)
(31151)
问题(29679)
(25611)
图书(25448)
科技(25035)
技术经济(24977)
(24531)
统计(23606)
业大(23282)
理论(22743)
共检索到758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对经济发展会产生变革性作用,AI产业是AI技术的载体,因此,AI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AI板块85家上市公司2010—2019年数据,从时序、行业、区域等维度测算了中国AI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影响AI产业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AI产业TFP呈上升趋势,并且已初步形成区域性良好产业生态,但是全国AI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中国AI产业TFP及分解项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各因素对技术效率等影响具有差异性,并且对不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平衡速度与质量之间关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侯志杰  朱承亮  
基于中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并构建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的"拖累效应"较为明显,而技术进步的"驱动效应"相对有限;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改善幅度不均衡,具有明显的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收益质量和获利能力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运营能力和政府补贴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新时代下应着力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注重发挥非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加快补齐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短板,大力培育行业龙头,积极应对政府补贴效果不佳的现实,进而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龙鹏  钟易霖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借助上市公司年报构建度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的指标,并基于价值链视角实证研究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企业中的整体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环节的智能化发展也带来了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技术创新是人工智能应用促进全要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机制;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智能化相比,市场营销的智能化发展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需从创新、资金、人才、治理等方面完善推动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曹效喜   任俊慧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分别基于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利用企业机器人数据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DID和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实证识别了人工智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均较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对东部沿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应强于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对高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效应更明显。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对低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于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对规模较大企业的影响强于对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人工智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包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和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确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邝劲松   杨坤宇   石校菲   姚一凡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强大引擎。文章系统阐释了省域人工智能发展影响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机制。基于2010—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技术条件、智能应用和创新实践3个维度构建省域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省域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不同省域人工智能发展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集聚现象存在显著差异;(2)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多种稳健性检验方式验证结论可靠;(3)异质性检验显示分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存在差异。(4)调节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发展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受到产业集聚的调节,较高的产业集聚水平强化了人工智能的作用。研究结论为评估人工智能发展的空间效应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数据支撑,同时为探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及对应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怀玉  菅利荣  
为了研究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全部以实物量指标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以避免价格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并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呈增长趋势;造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近年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普遍下降,从四大地区来看,只有中部地区生产率提高,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飞  陈亚会  徐长生  
在我国强调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大背景下,法律执行效率这一软环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地市级法律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律执行效率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要素投入、产权属性等企业异质性因素以及区域差异后还发现:法律执行效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且对劳动密集型私有企业的正面效应更大;较高的法律执行效率还能通过保护技术和专利等显著提升高研发投入型企业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因较差的法制环境削弱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宏伟  李桂芹  陈红  
本文测算了197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历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对三次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次产业TFP存在差异。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率(TRE)模型测算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率,分析中国产业间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趋势为正,应把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龙少波  张梦雪  
中国农业生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依靠要素驱动农业发展的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要求,利用清单分析法核算农业排污量,将环境污染看做非合意产出并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框架中。同时,考虑农产品质量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非径向非角度方向性距离函数引入DEA模型,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高质量发展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再测算,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情景相比,高质量发展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有所下降;技术进步是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税负的减免、农业受灾状况的缓解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鑫  王明辉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和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是有限的。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业基础层薄弱、政府数据联通开放滞后、人才培养能力缺乏等短板。此外,国际技术合作阻力加大、政策协调和规制体系不完善、隐私泄露与伦理风险等问题逐步凸显,对中国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一定挑战。下一步,中国应着眼未来、布局长远,合理设置人工智能促进政策的短期目标,从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和改进规制三方面着手夯实发展基础,从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中争得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献金  陈晓乐  
本文采用我国24个主要汽车生产省份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测算,发现在我国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年份中技术效率TE的增长贡献较大,而技术进步TP的增长贡献较小;并进一步选取变量建立半对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的增长均有较大贡献,而FDI、R&D主要是通过对TE产生作用进而促进TFP的提升;政策并未对TP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鼓励兼并重组主要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小胜  余芝雅  安庆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很多环境污染指标在世界排名也显著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经济增长对环境一定是有害的吗?也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围绕着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但是很多文献都是利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排放关系来识别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认清这两者都是生产过程的产出,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导致产出的结果。忽略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的效率变化,只研究两个产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基础,也妨碍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正是循着这个方向,很多学者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环境绩效指标。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商帮文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分析表明,在法律制度环境和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文章为评估商帮文化的影响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证据支撑,也为探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路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