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4)
- 2023(5890)
- 2022(4820)
- 2021(4789)
- 2020(3868)
- 2019(9016)
- 2018(8444)
- 2017(15411)
- 2016(8134)
- 2015(9600)
- 2014(9106)
- 2013(9077)
- 2012(8902)
- 2011(8185)
- 2010(8196)
- 2009(7479)
- 2008(7492)
- 2007(6392)
- 2006(5766)
- 2005(5457)
- 学科
- 济(38564)
- 经济(38512)
- 管理(19818)
- 业(18054)
- 方法(16316)
- 中国(15606)
- 数学(14999)
- 数学方法(14929)
- 企(12953)
- 企业(12953)
- 贸(9862)
- 贸易(9850)
- 农(9798)
- 易(9747)
- 制(7668)
- 财(7584)
- 学(7166)
- 银(7088)
- 银行(7083)
- 行(6964)
- 融(6856)
- 金融(6856)
- 关系(6328)
- 农业(6222)
- 业经(6198)
- 出(5966)
- 发(5495)
- 策(5392)
- 环境(5357)
- 体(5244)
- 机构
- 大学(122636)
- 学院(116798)
- 济(61296)
- 经济(60490)
- 研究(50148)
- 管理(42048)
- 中国(40091)
- 理学(35779)
- 理学院(35314)
- 管理学(34875)
- 管理学院(34650)
- 京(27711)
- 财(26758)
- 科学(26489)
- 所(24851)
- 研究所(22714)
- 经济学(21565)
- 中心(21540)
- 财经(21274)
- 经(19896)
- 经济学院(19427)
- 北京(18748)
- 院(18007)
- 农(16765)
- 财经大学(16185)
- 范(16045)
- 师范(15952)
- 江(15500)
- 科学院(14977)
- 研究中心(14597)
- 基金
- 项目(77998)
- 科学(63182)
- 基金(61224)
- 研究(58141)
- 家(55244)
- 国家(54424)
- 科学基金(45259)
- 社会(41076)
- 社会科(38956)
- 社会科学(38948)
- 基金项目(30930)
- 自然(26746)
- 教育(26217)
- 自然科(26147)
- 自然科学(26139)
- 自然科学基金(25750)
- 资助(25700)
- 省(24302)
- 划(22767)
- 编号(20368)
- 中国(20098)
- 部(19957)
- 国家社会(19225)
- 重点(18130)
- 成果(17773)
- 教育部(17583)
- 发(16959)
- 人文(15871)
- 创(15612)
- 大学(15487)
共检索到190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健 孙雨晴 陈倩 张新安
工作和家庭是成年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也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本文构建了工作-家庭平衡观概念,采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数据考察中国人工作-家庭平衡观在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变迁,通过构建年龄-时期-世代模型(APC模型)解析中国人工作-家庭平衡观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第一,中国人工作家庭平衡观随时间推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时期效应);第二,50后、60后的工作-家庭平衡观较低,70后和80后逐渐上升并达到最高点,90后转为逐渐下降(世代效应);第三,随年龄增长,中国人工作-家庭平衡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45岁左右达到最高(年龄效应);最后,中国人工作-家庭平衡观的变迁趋势主要被社会经济条件、社会联结和社会威胁三方面共9项社会指标所解释。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拓展了工作和家庭界面的理论体系,为理解中国人工作-家庭平衡观的变迁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实证证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亭亭 朱宇 林李月 柯文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准确把握家庭化流动模式的变迁对于认识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演变规律和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2年和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层多项Logit回归模型,对中国人口家庭化流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的平均家庭规模正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已经并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化流动模式变迁呈现出延续性,表现为半家庭化流动的下降和完整家庭化流动的上升。(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家庭化流动的过程也更为复杂,流动人口家庭团聚需要更多的流动批次才能实现;家庭规模越大、家庭化流动程度越完整,所需流动批次越多。(3)模型结果表明,家庭化流动受到流动人口特征和流入城市特征的共同影响。流动人口个体及家庭特征、流动特征等一直是影响家庭化流动的重要因素;城市特征层面,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了从不显著向正向显著的重要转变;此外,完整家庭化流动一直受到城市住房市场状况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半家庭化流动则主要受到城市等级的影响。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家庭化流动 模式变迁 中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 2 0 0 0年五普数据 ,根据户记录的有关信息 ,证明了家庭迁移是我国 1 990年代人口迁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且目前的家庭迁移是以核心家庭的迁移为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 ,利用罗吉斯蒂回归分析了家庭特征对于家庭迁移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 ,除了家庭特征以外 ,户主的个人特征在家庭迁移中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家庭户 户主 人口迁移 家庭迁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湛 彭希哲
在人口转变和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逐渐简化、传统家庭功能趋于弱化。这对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各项社会政策带来巨大冲击,并由此将家庭政策的完善与改革提上议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政策在影响人口发展、提供家庭保障和促进性别平等等方面有所建树,但仍未脱离含蓄型和补缺型模式的囿限。文章认为,中国的家庭政策体系应实现向明确型和发展型转变。首先应创建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将家庭整体作为基本的福利对象、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标进行家庭投资、推进家庭政策的适度普惠性,并尽量避免其他政策安排与家庭政策的相互制约乃至冲突。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政策 社会政策 人口转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永丽 张思琪
当工作或家庭领域中某一个领域内的要素跨越边界进入另一个领域,便发生了工作-家庭边界渗透。以工作家庭边界理论为基础,探究工作-家庭边界渗透对工作家庭平衡的作用效果。采用810名员工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在控制员工的性别、工龄、职位层次后,不同类别的工作-家庭边界渗透对工作家庭平衡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家庭事件渗透或工作家庭心理渗透越多,工作家庭冲突越强,但工作家庭关系渗透越多,工作家庭冲突越弱;工作家庭事件渗透越多,工作家庭促进越强;家庭工作事件渗透越多,家庭工作冲突越强;家庭工作事件渗透越多,家庭工作促进越弱,但家庭工作心理渗透越多,家庭工作促进越强。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家庭...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江求川 代亚萍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07和2008年数据研究了未成年子女对女性劳动参与和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中有未成年子女显著降低了女性工作的可能性,提升了工作女性选择灵活就业的可能性;学龄前子女更有可能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而6-14岁子女更有可能导致女性选择灵活就业;不工作和选择灵活就业使女性更有可能成为学龄前子女的主要照顾者,但灵活就业并没有减少女性的工作时间;女性获得工作灵活性的代价是工资水平显著下降。上述结论在解决了女性劳动参与、职业选择和生育决策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是稳健的。文章的结论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保障女性就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富强 陈耘 杨淑媛
工作和家庭是员工生活的两个重要领域,由于资源限制而产生的工作家庭冲突成为影响个体目标实现最为重要的压力源。然而,既有研究并未系统揭示中国情景下究竟哪些人力资源实践有助于工作家庭冲突的解决和个体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专家研讨、扎根访谈、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得到包含一阶四因子和二阶一维18题项的中国情境下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量表(WFBHRP),并以员工绩效为关联效标,结合全国2197份样本对该量表进行了关联效度检验。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定情境下导向性人力资源实践的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善华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变迁受到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作用与制约,家庭变迁反过来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当我们展望21世纪的中国家庭时,不能不首先关注21世纪的中国社会。 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中国将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伴随着这一转变的则是科技与经济的进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永强 赵曙明 王永贵
工作已经通过网络渗入家庭,员工面临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组织绩效和生活质量。工作—家庭平衡作为企业家庭伦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制度设计的中心问题。对工作—家庭平衡制度安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平衡还没有成为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享信念,制度设计失去社会价值观基础;弹性工作制是有效的正式企业制度;家庭照顾福利是无效的正式企业制度;经理须持之以恒支持员工平衡工作—家庭需要、控制因享用工作—家庭平衡福利而带来的负面职业生涯后果。两者是有效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据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政府要在全社会倡导、培育以工作—家庭平衡为核心的企业家庭伦理管理哲学、提供家庭照顾福利作为公共制度供给;企业进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欣 赵琛徽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从心理资本视角构建工会实践影响工作家庭平衡的概念模型,并探讨工会实践归因的调节作用。以361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会实践正向促进工作家庭平衡;心理资本在工会实践与工作家庭平衡间起中介作用;服务归因正向调节工会实践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服务归因调节心理资本在工会实践与工作家庭平衡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本文认为,在中国情景下要实现工作—生活平衡,社会层面要重塑社会价值观,形成政府、企业、员工"工作—家庭平衡"共享新理念;政府层面要设计家庭友好型政策,在工作时间政策设计上由关注长度到关注弹性。在休假政策设计上要由促进女性就业到促进男女平等分担照顾家庭责任;企业层面要探索有效的弹性时间制、时间储蓄制、休假制等制度安排,实施员工支持政策、家庭福利政策等政策,同时还应培育良好的"工作—家庭平衡"的组织文化。
关键词:
国际比较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平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丽 叶敏
本文研究中国大陆已婚员工工作家庭平衡四因素的前因和结果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支持了Frone有关工作家庭平衡的四因素模型,表明工作家庭平衡是一个双重指向的(工作-家庭,家庭-工作)包括冲突和促进的四重构面概念。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揭示了工作家庭冲突与促进的不同形成机制,角色过载是工作家庭冲突的首要前因变量,角色投入是工作家庭促进的首要前因变量。此外,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家庭-工作促进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雅萍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员工面临着自身职业生涯的国际化。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成为企业和外派员工共同面对的难题,且已危及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文章分析外派员工家庭难题及其产生的根源,探讨企业如何帮助外派员工解决家庭难题。提出了从制度和程序两个层面,外派前、中、后三个阶段制定实施组织支持策略,以期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员工职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和谐共融。
关键词:
外派员工 家庭 组织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永强 赵曙明
工作-家庭平衡策略研究是近年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本文分析了组织实施工作-家庭平衡策略的驱动因素和一些不利的阻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家庭平衡策略制度化建议,以帮助企业制定、实施良好的工作-家庭平衡策略,从而塑造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兴华 凌文辁 方俐洛
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环境与人们观念的变化 ,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本文先对工作—家庭冲突进行了定义 ,然后在论证冲突来源与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和个人平衡冲突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