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9)
2023(9661)
2022(7875)
2021(7223)
2020(6038)
2019(13719)
2018(12930)
2017(24111)
2016(13117)
2015(14597)
2014(13923)
2013(13931)
2012(12845)
2011(11706)
2010(11408)
2009(10509)
2008(10370)
2007(8751)
2006(7689)
2005(6844)
作者
(40367)
(33832)
(33694)
(31823)
(21361)
(16306)
(15184)
(13334)
(12909)
(11747)
(11671)
(11241)
(10805)
(10658)
(10638)
(10411)
(10126)
(10094)
(9815)
(9619)
(8429)
(8176)
(8117)
(7639)
(7566)
(7424)
(7282)
(7137)
(6787)
(6732)
学科
(57723)
经济(57656)
管理(33525)
(32742)
方法(28439)
数学(26242)
数学方法(26040)
(24034)
企业(24034)
中国(18798)
(14942)
(14792)
贸易(14787)
(14525)
(13206)
(11889)
业经(10774)
农业(10221)
(9654)
环境(8983)
(8786)
银行(8740)
(8693)
金融(8693)
(8420)
(8263)
技术(7903)
关系(7724)
地方(7658)
(7338)
机构
大学(197984)
学院(192367)
(89354)
经济(88184)
研究(74110)
管理(71283)
理学(62987)
理学院(62227)
管理学(61176)
管理学院(60839)
中国(54909)
科学(45585)
(41978)
(40323)
(38606)
(36677)
研究所(35903)
业大(33054)
农业(32518)
中心(32164)
财经(30861)
经济学(29771)
(28600)
经济学院(27149)
北京(26616)
(25997)
(24812)
科学院(23524)
财经大学(23464)
(23371)
基金
项目(138163)
科学(109061)
基金(105095)
(96144)
国家(95447)
研究(92152)
科学基金(79930)
社会(63454)
社会科(60412)
社会科学(60400)
基金项目(54967)
自然(52516)
自然科(51429)
自然科学(51411)
自然科学基金(50576)
(49363)
(44065)
资助(43395)
教育(41514)
编号(32244)
(31892)
重点(31727)
(29396)
国家社会(28851)
(28717)
中国(27470)
科研(27319)
创新(27111)
教育部(26963)
计划(26706)
期刊
(84860)
经济(84860)
研究(56051)
学报(39319)
(35078)
中国(34284)
科学(34218)
大学(28935)
学学(27599)
(25401)
农业(24429)
管理(24028)
经济研究(16824)
财经(15479)
(15139)
金融(15139)
(14319)
(13441)
教育(13182)
(12777)
技术(12417)
问题(12026)
业经(11832)
世界(11718)
国际(11618)
统计(10913)
业大(10475)
(9950)
(9819)
技术经济(9424)
共检索到273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人口预测结果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当前对过往预测结果进行回顾检验的研究却被学术界所忽视。文章通过选择部分人口预测研究成果为样本,设定误差率作为测量指标,结合人口发展实际,对样本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从基础数据、参数设定、预测模型三个方面考察了人口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缘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文章应用时间序列模型,以中国和瑞典的历史人口数据为例,深入探讨了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人口预测结果的影响。预测误差的相关性是指预测误差与时间、年龄、地区和性别,以及生育、死亡和迁移预测误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只有充分考虑了误差相关性的预测区间才能覆盖实际人口的发展变化。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对总人口数量预测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分年龄段人口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指标预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在进行人口预测时,需要将预测误差相关性纳入模型,才能得出准确和科学的预测结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人口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根据1949—2005年中国人口发展的最新统计资料,提出并建立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6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1471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8亿,2020年不超过13.911亿,2030年约为14.26亿,2040年约为14.50亿,到2050年约为14.66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和平  
本研究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为基础,以人口年增长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口年增长量的滞后值、人口年出生率和人口年死亡率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计了两类4个模型,并以1952-2002年人口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一般回归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三种方法对所设计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可作为人口预测的168个模型。然后,从中筛选出较优的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自回归分布滞后预测模型和不包含人口年增长量滞后值的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克峰  
文章在Logistic人口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人口复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规律的研究,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人口净增长率模型。最后运用数学软件计算人口复合模型中参数的值,建立了我国人口总数预测模型,并对我国未来28年内的人口总数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兴造  庞飞宇  
为了寻找更好人口预测方法,经济领域常用的自回归模型创新式的被应用到中国的人口预测中。通过结果预测结果分析,易知自回归的预测效果相当不错。进一步探索人口的预测理论,精典的logistic离散模型被用来和自回归模型做对比。由于自回归模型和logistic离散模型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对两者在建模原理上进行了对比分析,且对两个模型理论进行了推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国祥  刘利  
文章选取中国内地31个省2001~2012年的年度省级数据,筛选六个控制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同时进行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进行参数一致性检验,表明我们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菅倩倩  
本文利用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使用系统GMM模型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上看,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正相关关系;(2)从区域层面上看,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3)从家庭八大项消费类别来看,人口老龄化主要作用于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影响居民平均消费倾向;(4)收入增长率的增加可以显著减弱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正效应,而人口死亡率降低增加了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正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勇  俞亮  
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检验资产评估结果的市场认可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并购重组中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偏离同行业评估增值率中值越大,市场认可度越低,即资产评估异常增值率与市场反应显著负相关;资产评估结果的市场认可度受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双方采用的评估方法、资产评估机构聘请主体等因素影响。当并购支付方式为股票支付、并购采用的评估方法为收益法、买方聘请资产评估机构时,资产评估异常增值率越高,市场反应越消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秦佳  李建民  
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文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正自相关性是造成中国人口城镇化空间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会改变其他因素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利用控制了空间自相关性的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地区之间土地城镇化水平、第二、三产业就业水平和产值水平,以及人均GDP的差距是造成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在东部的作用。与一些研究文献的结论不同,本文在控制主要因素后发现,财政支出水平、出口规模、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发展水平对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差异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晨  樊杰  孙威  
利用ESDA技术,基于GIS平台对2005年中国人口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发现2005年全国县域人口密度不仅数值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达0.55,而且空间自相关性较强,Moran's I指数为0.42。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东北经济带仍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地区。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是高高型人口集聚区。哈尔滨、长春、银川、昆明等城市地区是高低集聚区。低高型区域集中在高高型区域四周。西北干旱区、内蒙古北部、东北北部山区属于低低集聚区。将人口密度分为五级,通过人口重心观察,以及将人口密度与自然和经济因素叠加,发现气候和海拔高度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交通对全国人口格局影响显著。自然因素不同的组合形式将对人口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气候和地形因素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空间格局,但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约束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经济因素是人口空间格局短期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博  王冰伦  黄卓  
中国人口流失问题已日趋常态化,如何有效均衡人力资源利用率与城市空间承载力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构建人口流失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空间视阈角度分析人口流失影响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表明:中心地区人口流失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呈短暂性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本地区人口流失的正向、负向影响并不稳定,这主要与地区经济基础条件相关;邻近地区城市等级和产业结构现阶段并不会显著带动中心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失,但其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加速中心地区人口流失的显著影响因素;同时邻近地区人口流失会同步带动中心地区的人口流失。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冒小栋  刘琼芳  
本文基于1996-2011年中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各时期人口城镇化率的Moran's I指数,发现我国区域人口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然后利用计量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城镇化相邻区域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模型存在时间固定效应差异;另外相邻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对本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不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主要应用比较人口预测方法对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明华  郝国彩  
文章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按三区域进行结构分解;然后结合省际面板数据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层面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但短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现反复波动态势;长期来看,老龄化地区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2004年以后,中、西部省际间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呈收敛趋势,东部省际间差异对老龄化总体差异影响最大;总体上看,区域内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是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