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89)
- 2023(18834)
- 2022(16114)
- 2021(14999)
- 2020(12384)
- 2019(28683)
- 2018(28345)
- 2017(54199)
- 2016(29028)
- 2015(32679)
- 2014(32699)
- 2013(32352)
- 2012(30008)
- 2011(27150)
- 2010(27053)
- 2009(24825)
- 2008(24037)
- 2007(20842)
- 2006(18572)
- 2005(16705)
- 学科
- 济(135766)
- 经济(135629)
- 管理(80411)
- 业(76886)
- 企(61241)
- 企业(61241)
- 方法(54765)
- 数学(47889)
- 数学方法(47319)
- 中国(38294)
- 农(34429)
- 地方(30966)
- 财(28896)
- 业经(28333)
- 学(26728)
- 贸(23912)
- 贸易(23895)
- 农业(23539)
- 易(23147)
- 制(22231)
- 环境(19892)
- 银(19516)
- 银行(19471)
- 融(19267)
- 金融(19265)
- 和(19177)
- 理论(18906)
- 行(18755)
- 技术(18413)
- 地方经济(17599)
- 机构
- 大学(416301)
- 学院(413731)
- 济(179220)
- 经济(175723)
- 管理(161591)
- 研究(147815)
- 理学(139188)
- 理学院(137638)
- 管理学(135303)
- 管理学院(134567)
- 中国(111576)
- 京(89826)
- 科学(87771)
- 财(79471)
- 所(74041)
- 研究所(67171)
- 中心(65642)
- 农(65143)
- 财经(63374)
- 江(59720)
- 业大(58932)
- 经(57780)
- 北京(57589)
- 范(55134)
- 经济学(55084)
- 师范(54632)
- 院(53514)
- 农业(50529)
- 经济学院(49336)
- 州(48336)
- 基金
- 项目(278791)
- 科学(220248)
- 研究(205031)
- 基金(203615)
- 家(177313)
- 国家(175882)
- 科学基金(151072)
- 社会(131508)
- 社会科(124743)
- 社会科学(124713)
- 基金项目(107063)
- 省(106351)
- 自然(96554)
- 自然科(94322)
- 自然科学(94299)
- 教育(93633)
- 自然科学基金(92609)
- 划(90006)
- 资助(84419)
- 编号(82518)
- 成果(66874)
- 发(62637)
- 重点(62406)
- 部(62286)
- 创(57318)
- 课题(57035)
- 国家社会(54940)
- 教育部(53832)
- 创新(53577)
- 科研(52856)
- 期刊
- 济(200687)
- 经济(200687)
- 研究(129619)
- 中国(81864)
- 学报(62182)
- 管理(61363)
- 科学(59761)
- 农(59650)
- 财(59303)
- 大学(48037)
- 学学(45110)
- 教育(45042)
- 农业(41609)
- 融(37615)
- 金融(37615)
- 技术(37475)
- 经济研究(33196)
- 财经(31396)
- 业经(31154)
- 经(27066)
- 问题(25898)
- 业(21862)
- 技术经济(21498)
- 贸(20925)
- 图书(20664)
- 世界(20195)
- 统计(19242)
- 理论(19113)
- 科技(18771)
- 国际(18712)
共检索到625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李庄园 王冬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将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将会受到人口加速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劳动力数量减少而抚养负担加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在对人口发展规律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论证了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所需要的人口发展状态,提出未来中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范围和方向,明确了人口规模在战略取向上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具体来说,应积极改变人口长期发展轨迹,以接近更替水平为目标努力提升生育率,从而到21世纪末使总人口规模能够维持在9亿~12亿人,促进人口向着规模相对稳定、结构逐步优化、素质不断提升、空间分布合理的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经济实力 高质量发展 人口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葛红林
我的工作经历是从企业到政府,再从政府到企业,又从企业到行业协会。从过去从事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工作,转变到现在从事发挥政府与企业间桥梁纽带作用的工作。现结合对三个岗位的感受,就政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谈一些想法。一、政府要做经济健康发展的守护者政府必须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四大职能,并把这些职能贯穿到整个经济发展工作之中。维护经济健康发展,不是政府要不要做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就将来人口的推测方法而言,一般有数学法、经济学法以及要素法。这里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为基准,根据要素法对将来人口进行预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巨大的人口数量,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然而,我们在加强人均意识的同时,必须也加强人口素质意识。提高人口素质,挖掘素质潜能,不仅对于发展经济,而且对于降低人口数量,对于把中国人口数量多这一基本国情由劣势尽量向优势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二平 陈金香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仅进行定性判断,更应该定量分析。本文从劳动力供给、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角度入手,考察论证中国人口老龄化增加的社会抚养负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的程度。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发展 社会扶养负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陈莹
1978年以来,中国依靠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部分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妥善解决要素禀赋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内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刘易斯拐点理论入手,通过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根据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得以从谋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
人口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的人口问题也不单纯是数量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是相互涵盖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人口问题不全是人口因素造成的,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不能仅从人口因素入手。人口控制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改善人的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人口问题属于国家级问题,必须由国家出面,用“看得见的手”去解决。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成为现阶段中国计划生育的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在回顾人口科学研究主要脉络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人口科学发展面临基础研究薄弱、跟风现象严重、学风浮躁等问题,原始数据共享障碍、研究创新能力缺乏的状况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文章认为,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者需进一步加强数学、概率论与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训练,研究主题应集中在人口结构性问题和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变动规律方面。文章结合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指出中国人口科学研究在基础数据、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学术创新方向。明确人口科学研究为相关定量社会科学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支撑的定位,以及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关键词:
人口科学 分析技术 基础研究 学科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在回顾人口科学研究主要脉络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人口科学发展面临基础研究薄弱、跟风现象严重、学风浮躁等问题,原始数据共享障碍、研究创新能力缺乏的状况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文章认为,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者需进一步加强数学、概率论与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训练,研究主题应集中在人口结构性问题和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变动规律方面。文章结合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指出中国人口科学研究在基础数据、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学术创新方向。明确人
关键词:
人口科学 分析技术 基础研究 学科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一鸣 杨静萱 刘青
文章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公布的全国和各省份数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七普”数据中人口分布和人口增量的格局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七普”数据仍然显示出“东南高、西北低”的人口分布特征,但是内在空间结构产生了新现象,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基础上正在形成包括成渝城市群、西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新生城市群,中心城市也在快速成长;通过对比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东北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人口收缩型城市,而广州市、深圳市和成都市人口增量迁入势头迅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内陆城市群则需要持续关注人口“虹吸效应”潜在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根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