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9)
- 2023(4297)
- 2022(3590)
- 2021(3539)
- 2020(2908)
- 2019(6891)
- 2018(6593)
- 2017(12418)
- 2016(6443)
- 2015(7609)
- 2014(7151)
- 2013(7530)
- 2012(7211)
- 2011(6870)
- 2010(6615)
- 2009(6054)
- 2008(6025)
- 2007(5073)
- 2006(4532)
- 2005(4251)
- 学科
- 济(33846)
- 经济(33812)
- 方法(14658)
- 中国(14354)
- 管理(14211)
- 业(13510)
- 数学(13415)
- 数学方法(13377)
- 贸(9995)
- 贸易(9987)
- 易(9865)
- 企(9186)
- 企业(9186)
- 农(8015)
- 制(6393)
- 关系(6058)
- 出(5753)
- 银(5714)
- 银行(5712)
- 财(5694)
- 行(5623)
- 融(5448)
- 金融(5448)
- 业经(5326)
- 农业(5095)
- 发(5076)
- 人口(5043)
- 学(5024)
- 出口(4684)
- 出口贸易(4684)
- 机构
- 大学(99275)
- 学院(94875)
- 济(54469)
- 经济(53898)
- 研究(43439)
- 中国(34609)
- 管理(34204)
- 理学(29095)
- 理学院(28736)
- 管理学(28533)
- 管理学院(28341)
- 京(22398)
- 所(22087)
- 财(21937)
- 科学(21550)
- 研究所(20022)
- 经济学(19104)
- 中心(18169)
- 财经(17902)
- 经济学院(17232)
- 经(16714)
- 北京(15336)
- 院(15194)
- 科学院(13640)
- 财经大学(13612)
- 农(13057)
- 社会(12599)
- 研究中心(12473)
- 范(12317)
- 师范(12261)
- 基金
- 项目(61347)
- 科学(49952)
- 基金(48844)
- 研究(45896)
- 家(43050)
- 国家(42804)
- 科学基金(35959)
- 社会(33111)
- 社会科(31569)
- 社会科学(31564)
- 基金项目(24625)
- 自然(20776)
- 资助(20703)
- 自然科(20345)
- 自然科学(20340)
- 教育(20256)
- 自然科学基金(20053)
- 省(18253)
- 划(17428)
- 中国(17395)
- 部(16268)
- 编号(15918)
- 国家社会(15809)
- 教育部(14361)
- 重点(14260)
- 发(13763)
- 成果(13745)
- 人文(12912)
- 重大(12665)
- 社科(12556)
共检索到153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原新
中国只用了1/4个世纪就实现了生。育率由高向低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构成了人口控制的主体,政府的生育政策和执行手段始终是左右人口走势的根本因素。本文在回顾50年来人口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生育政策可能的调整方式,设计了三种生育率变动方案,推演各自的人口学后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周灵灵
在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状况、特征以及主要问题,并对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涵义。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再到限制生育、最后向鼓励生育转变的四次重大调整。与人口政策调整相对应,中国人口结构在经历了1953-2008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大量人口红利之后,出现了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现象,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开始回升,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而且,部分年龄段性别比失衡严重,存在较大的"婚姻挤压"风险。这意味着,前期人口政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显示,中国人口规模的峰值大约出现在2023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农村空心化问题将持续加重。这种变化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需要政府采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在促进人口平衡发展的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结构 演变特征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明 米海杰 王晓军
文章利用1950~2018年人口死亡率数据,研究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随机死亡率模型,度量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长寿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1950~1981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速度随年龄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性别间的差异较小。(2)1981~2005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平稳下降,0岁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大幅提高,15~59岁男性人口死亡率降低明显减速,导致平均预期寿命逐渐低于女性。(3)2005~2015年人口粗死亡率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年龄别死亡率仍保持下降趋势,且60岁及以上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前两阶段显著提升。(4)在人口死亡率预测方面,稳健模型考虑了死亡率变动趋势,提高了长期预测的合理性。(5)在长寿风险度量方面,稳健模型具有较低的模型风险,对长寿风险的度量更加保守,能够为养老金体系留存更充足的风险资本。
关键词:
人口死亡率 变动趋势 长寿风险 度量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提升,但到了21世纪后半叶,老龄化进程将逐渐放缓。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根明
未来15年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未来15年(1996一2010年)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2000年小康水平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中国长期人口增长将低于人口发展战略目标,进入老龄化社会前中国还将出现一个生育高峰,教育行业仍有发展空间,"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未来15年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但结构逐年老化。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尚在开放,预计将在2028年前后关闭。由于隐性失业人口规模庞大,适龄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结构性失业情况严重,中国并不具备获取人口红利所必需的充足的就业机会,人口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在2013年后转正为负。2027年中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的过程对中国的税收制度、产业结构和房地产市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的第二阶段,2023...
关键词:
人口 变化趋势 经济趋势 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采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及分形分析R/S法,对中国人口总数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发展演变满足赫斯特律,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人口增长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规律,人口总数将继续持续增长,这种研究结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金菊
教育过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还不多。文章的目的是考察中国近20年来教育过度现象的趋势和差异。中国教育过度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从1990年的7.24%,到2000年的12.26%,再增加到2010年的28.16%,后十年的上升幅度大大超过前十年。不同群体的教育过度率也都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且差异不断扩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教育过度率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中国教育过度的迅速增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各类中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形成了很多从业人员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工作所要求水平的"教育过度"现象。
关键词:
教育过度 受教育程度 职业 高校扩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杜鹏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已达11.6亿人;199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过1亿。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者们还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第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光辉
文章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参数假定分析基础上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化,再根据模型数据推算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按照目前的死亡水平计算,老年人口的比重到2055年左右将接近40%的最高点。
关键词:
预测模型 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果臻 江莎
文章参照已有死亡模式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国家和地区间比较探究中国人口生育模式离散趋势的转变规律,阐明其与生育水平转变的主要差异,以揭示中国人口生育行为的实质性转变进程。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生育模式的离散趋势在2005年以前相对稳定:既滞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模式转变的一般规律,也滞后于中国生育水平的转变进程。2005年以后,中国生育模式的离散趋势迅速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反映出中国人口生育行为在生育时间上的多样化转变。这表明中国的生育水平降至低生育水平约10年后,生育模式才基本达成与低生育水平的实质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安
This paper has botte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by using the forth and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in 1990 and 2000. 2)Based upon it and by using the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 System, having done some forecasts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 next 50 years. 3)To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have gotten into the population ageing society. 4)Giving some suggestions guideline for the policy maker.
关键词:
中国 人口老龄化 预测 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张凤飞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分析中国人口的新态势和新特征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以往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中国1990~2020年的初婚推迟水平和趋势。研究表明,各类群体的初婚年龄均在推迟,且近年来推迟加速,但终身不婚率依然很低,中国婚姻正在步入晚婚普婚模式。中国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初婚推迟路径,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先行的超前推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婚姻的可取性、可行性、可获得性对于婚姻的阻力会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初婚还存在继续推迟的空间,但短期内普婚的特征不会改变。初婚决定因素对不同人群的作用不同,认识到初婚推迟背后的异质性非常重要,中国农村男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婚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