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8)
2023(8864)
2022(7370)
2021(6791)
2020(5358)
2019(12501)
2018(12030)
2017(22287)
2016(11968)
2015(13596)
2014(13324)
2013(13454)
2012(13023)
2011(12175)
2010(12160)
2009(11067)
2008(10982)
2007(9592)
2006(8848)
2005(8376)
作者
(34519)
(28686)
(28624)
(27171)
(18534)
(13798)
(12938)
(11219)
(11145)
(10247)
(10099)
(9556)
(9369)
(9279)
(9175)
(8932)
(8566)
(8353)
(8276)
(7987)
(7392)
(7042)
(6897)
(6632)
(6515)
(6457)
(6341)
(6246)
(5811)
(5777)
学科
(61494)
经济(61435)
管理(29386)
(28710)
中国(24992)
方法(19728)
(19426)
企业(19426)
地方(18174)
数学(17592)
数学方法(17512)
(17443)
(13907)
贸易(13892)
(13521)
业经(12926)
农业(12097)
(11700)
(10856)
银行(10847)
(10775)
(10734)
金融(10734)
(10710)
(10552)
地方经济(10483)
环境(10164)
(9551)
发展(8830)
(8807)
机构
大学(174429)
学院(173804)
(84408)
经济(83024)
研究(72270)
管理(61779)
中国(56537)
理学(51672)
理学院(51003)
管理学(50435)
管理学院(50097)
科学(39883)
(39692)
(36916)
(36554)
研究所(33199)
中心(31104)
财经(28528)
(28090)
经济学(27568)
北京(26650)
(26136)
(25872)
(25755)
(24882)
经济学院(24767)
师范(24682)
科学院(22169)
业大(21751)
农业(21671)
基金
项目(110200)
科学(87931)
研究(83809)
基金(80765)
(70461)
国家(69898)
科学基金(59016)
社会(56183)
社会科(53442)
社会科学(53433)
基金项目(41310)
(40309)
教育(37414)
(34820)
自然(34418)
自然科(33636)
自然科学(33629)
资助(33538)
自然科学基金(33056)
编号(32432)
(30453)
成果(27117)
(25783)
重点(25493)
发展(25451)
(25018)
国家社会(24645)
中国(24234)
课题(23875)
(22513)
期刊
(99354)
经济(99354)
研究(62779)
中国(43018)
(27545)
(25470)
科学(25000)
管理(24750)
学报(23695)
教育(21458)
(20252)
金融(20252)
农业(19557)
大学(18625)
经济研究(17585)
学学(17256)
业经(15668)
财经(14628)
技术(14610)
问题(13378)
(12839)
(12682)
世界(12433)
国际(11828)
(11291)
技术经济(8877)
资源(8472)
经济问题(8390)
(8121)
论坛(8121)
共检索到287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方海,杨珂  
人口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人口问题正朝着多元性转化。人口质量问题已显得十分突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对中国人口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进而制定人口质量目标,制订规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提高中国人口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  
人口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的人口问题也不单纯是数量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是相互涵盖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人口问题不全是人口因素造成的,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不能仅从人口因素入手。人口控制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改善人的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人口问题属于国家级问题,必须由国家出面,用“看得见的手”去解决。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成为现阶段中国计划生育的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正华,张羚广  
本文将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论述面向21世纪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发展及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红平,康和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是关键。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 ,以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对策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将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这是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意义所在 ,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克钧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看,我国的长远人口总量应该保持在6亿以下,而中长期总人口目标应设定为"十一五"时期末人口总量控制在13.4亿人以内;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亿人左右;2030年人口总量峰值为14.2亿人左右。在峰值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到21世纪70年代以后使我国人口下降到6亿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雅玲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国家经贸部、国家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于1994—12—19~29举办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讲习班。此讲习班邀请美国米德罗伯利学院的David E.Horlacher教授主讲。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人口研究、经济研究的新兴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开罗世界人口大会后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学者接受。David E.Horlacher教授在联合国人口司人口与发展部工作几十年,是联合国绝大多数关于“可持续发展”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和有关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身及创立、发展和最后形成极为熟悉。讲习班概括地讲授了人口、环境与发展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耀岭   徐洋洋  
基于2000~2020年各种统计年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相关数据,构建劳动力素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中国未来名义劳动供给量与有效劳动供给当量的变动情况,分析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名义劳动供给量将从2020年的7.447亿人降至2050年的5.659亿人,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虽然高于名义劳动供给量,但受限于劳动年龄人口基数的持续缩小,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7.529亿人后开始下降,并于2050年降至6.431亿人;通过教育改革与健康干预提升相对劳动质量,有效劳动供给当量达到峰值的年份可推迟至2032年,并在205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7.14亿人以上,在短期内实现人口质量抵补人口数量;长期来看,充分发挥人口质量的抵补效应离不开一定规模的人口基数,需要在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齐天骄  徐诗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在《中国人口科学》创刊30周年之际,于11月17日在广州召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人口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暨《中国人口科学》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专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袁建华  何林  许屹  姜涛  
本文在阐述了如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和研究21世纪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基础上,对21世纪人口前景及人口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我们建立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模型",从经济增长、粮食供求、就业、资源及环境等方面,研究了人口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最后,提出了未来人口政策的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琳   张宝学   王丙参  
文章从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口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人口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保序时空PCA评价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7—2021年的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及地区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和聚类。在此基础上,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之间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人口质量最高,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第三,西部地区较低但近年来进步较大。长期来看,人口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下降趋势,中国人口质量呈稳定发展的趋势。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总体的人口质量发展水平存在σ收敛,但东北地区不存在σ收敛;且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本文从人地关系的高度出发 ,论述了人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有不少歧见。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最初是针对环境资源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及模式,“可持续发展”在1992—06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作为一种优良的理论构架,“可持续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样,所谓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诸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是可以持续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亚  龙嘉研  
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政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丽芬  江卫东  
本文探讨了人口增长的不同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障碍,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人口增长方式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丽华  
人口因素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我国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优化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