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2)
2023(11010)
2022(8875)
2021(8005)
2020(6302)
2019(14324)
2018(14106)
2017(26386)
2016(14234)
2015(16225)
2014(16127)
2013(15999)
2012(15205)
2011(14193)
2010(14160)
2009(12950)
2008(12854)
2007(11413)
2006(10594)
2005(10159)
作者
(41893)
(34733)
(34716)
(33051)
(22416)
(16592)
(15646)
(13514)
(13499)
(12374)
(12168)
(11525)
(11364)
(11232)
(11027)
(10825)
(10368)
(10038)
(10030)
(9686)
(9000)
(8519)
(8448)
(8014)
(7919)
(7843)
(7734)
(7628)
(7006)
(6993)
学科
(72412)
经济(72343)
(33846)
管理(33517)
中国(28547)
(23368)
企业(23368)
方法(21822)
(21478)
地方(20832)
数学(18871)
数学方法(18773)
业经(16954)
(15408)
贸易(15393)
(14954)
农业(14586)
(13954)
(13116)
(13092)
银行(13076)
(12908)
金融(12908)
(12842)
(12021)
(11743)
地方经济(11445)
环境(11085)
发展(10908)
(10884)
机构
大学(207365)
学院(207013)
(98249)
经济(96546)
研究(86161)
管理(72221)
中国(67060)
理学(60117)
理学院(59331)
管理学(58501)
管理学院(58106)
科学(48425)
(47075)
(44496)
(42396)
研究所(40042)
中心(37301)
(35059)
财经(32868)
经济学(31885)
(31718)
北京(31277)
(30816)
(30037)
(29913)
师范(29645)
经济学院(28615)
农业(27016)
业大(26701)
科学院(26403)
基金
项目(130741)
科学(103925)
研究(99102)
基金(95246)
(83360)
国家(82667)
科学基金(69506)
社会(65996)
社会科(62623)
社会科学(62612)
基金项目(48783)
(48532)
教育(43874)
(41719)
自然(40517)
自然科(39600)
自然科学(39592)
自然科学基金(38916)
编号(38830)
资助(38773)
(35318)
成果(32809)
重点(30407)
(29789)
发展(29347)
(28864)
国家社会(28854)
课题(28433)
中国(27709)
(26795)
期刊
(117833)
经济(117833)
研究(73485)
中国(50757)
(34993)
科学(30640)
学报(30006)
管理(29973)
(29577)
教育(25312)
(25150)
金融(25150)
农业(24248)
大学(23369)
学学(21672)
经济研究(20506)
业经(18708)
技术(17556)
财经(16910)
问题(16024)
(14903)
(14827)
世界(14551)
国际(14276)
(13802)
技术经济(10454)
经济问题(9933)
(9903)
论坛(9903)
图书(9772)
共检索到34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光辉  
文章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参数假定分析基础上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化,再根据模型数据推算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按照目前的死亡水平计算,老年人口的比重到2055年左右将接近40%的最高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安  
This paper has botte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by using the forth and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in 1990 and 2000. 2)Based upon it and by using the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 System, having done some forecasts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 next 50 years. 3)To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have gotten into the population ageing society. 4)Giving some suggestions guideline for the policy maker.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吉文桥  钱诚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预测,2022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前后老龄化率将达到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不断上升,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及其比例将由2020年的4 564万人和17.11%上升到2030年的6 953万人和17.44%,至2050年进一步上升到12 606万人和22%。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的快速扩大,将引发老年照护服务需求激增,按照90%失能半失能老人由家庭照护、10%由机构照护估算,照护机构护工需求将由202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52.2万人和2050年的101万人。考虑到家庭小型化趋势和“421”家庭普遍化趋势,未来由社区、家政、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机构提供照护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将会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所需护工的规模还会成倍增加,当前的护理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远不能满足未来老年照护服务的需求。满足未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多层次照护服务需求,亟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护理人才中长期培育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杜鹏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已达11.6亿人;199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过1亿。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者们还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第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王苏苏  刘轶锋  
文章利用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采用时空双重比较视角,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浅析了基本原因。结果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1)中国人口老龄化经历了"孕育—稳升—速升"3个发展阶段。(2)老年人口的结构性差异贯穿于70年全程,但高龄化、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城乡倒置经历了"缩—扩"的变动模式;东北地区在"东部领跑、中西加速"模式中后来居上。(3)多数省份的老龄化进程为"低起点—高增长"模式。(4)经济社会发展是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动因,并通过低生育、长寿命和人口迁移作用于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底部、顶端和中部,共同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还将继续向纵深发展,成为人口常态。在家庭结构深刻变化、养老功能极大弱化的情况下,家庭、社会、政府如何携手应对,成为新时代重大的民生议题与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徐万标  
老龄化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国际惯例和通行标准,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60多个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文)的内容和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问题:(1)21世纪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2)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关系;(3)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去把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4)当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涵墨  
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详细描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生活来源、居住状况等方面的变化,并总结现阶段中国老年人口的新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高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农村老年人比重高于城镇。相比于2010年,2020年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老年人丧偶比重有所下降,农村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丧偶比重相对较高;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在经济上独立性更强、压力更小;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普遍;自评不健康、独居老年人生活更依靠政府托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徐勤  
一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新估计 早在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就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作了种种预测。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发展快、程度高;相当多的人认为,在下一世纪中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仅次于日本。根据近年来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重新估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提升,但到了21世纪后半叶,老龄化进程将逐渐放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仲崇阳  张晓萌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与极化趋势。研究方法:采用泰尔指数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大小及来源,采用Wolfson指数、ER指数、EGR指数、LU指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极化程度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总体上升,但呈现非均衡分布态势;东部、西部的区域内差异较大,中部、东北部则相对较小;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极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多极化趋势有所缓解。研究创新:基于四区域比较视角,不仅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的总体差异,还考察了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不仅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两极、多极分化程度,还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极化演进趋势。研究价值:刻画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分异规律与极化趋势,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战略、协同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本根  许改玲  
中国老龄化趋势为世界之最 ,庞大的老年人群将促进老年消费及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多元化和网络化 ,因此 ,要建立健全最低养老保障与保险养老产业体系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小康型的养老服务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红平,康和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是关键。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 ,以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对策迎接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将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这是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意义所在 ,也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希哲   周祥  
目前,中国人口发展主要呈现出人口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四个方面的趋势性特征;人口老龄化发展存在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且仍在持续增长,农村老龄化程度长期以来普遍高于城镇,人口结构老化速度快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速度等重要特征。中国当下的人口发展态势和老龄化发展特征表明,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从破除传统老龄化观念误区、促进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大力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建立对中国人口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从而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最终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