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4)
2023(15280)
2022(13024)
2021(12414)
2020(10643)
2019(24466)
2018(24148)
2017(45089)
2016(24791)
2015(28420)
2014(28650)
2013(28251)
2012(26319)
2011(23888)
2010(23823)
2009(22077)
2008(21980)
2007(19617)
2006(17065)
2005(15651)
作者
(71805)
(60181)
(59793)
(57328)
(38133)
(29017)
(27467)
(23507)
(22844)
(21537)
(20624)
(20442)
(19212)
(19130)
(18793)
(18764)
(18190)
(17742)
(17507)
(17338)
(15117)
(14642)
(14551)
(13855)
(13610)
(13566)
(13385)
(13323)
(12146)
(12066)
学科
(105070)
经济(104924)
管理(69102)
(63821)
(50985)
企业(50985)
方法(47396)
数学(42225)
数学方法(41678)
中国(30793)
(28852)
(27120)
地方(22455)
(22322)
(22067)
业经(20771)
(20622)
贸易(20608)
(20067)
农业(18974)
(17073)
银行(17031)
(16271)
(16003)
财务(15944)
(15934)
金融(15931)
财务管理(15893)
环境(15633)
(15580)
机构
大学(356562)
学院(354928)
(148603)
经济(145512)
管理(133481)
研究(123285)
理学(114154)
理学院(112765)
管理学(110737)
管理学院(110050)
中国(96298)
(76270)
科学(75115)
(69150)
(62926)
(58885)
中心(58115)
研究所(56908)
(55017)
财经(54542)
业大(51155)
(49488)
北京(48477)
(47512)
师范(47034)
经济学(46743)
农业(46128)
(44625)
(43275)
经济学院(42170)
基金
项目(234501)
科学(184532)
基金(171238)
研究(170559)
(149994)
国家(148788)
科学基金(126882)
社会(108335)
社会科(102566)
社会科学(102543)
基金项目(89790)
(89613)
自然(81905)
自然科(79973)
自然科学(79949)
教育(79139)
自然科学基金(78519)
(76684)
资助(71191)
编号(68852)
成果(56446)
重点(53571)
(52719)
(50592)
课题(48046)
(47965)
国家社会(45544)
科研(45385)
创新(45066)
教育部(44982)
期刊
(163428)
经济(163428)
研究(106336)
中国(72599)
学报(55361)
(55216)
(52334)
科学(51792)
管理(47942)
大学(41808)
学学(39050)
教育(38846)
农业(34946)
(33845)
金融(33845)
技术(31980)
财经(27227)
经济研究(26172)
业经(25423)
(23455)
问题(22015)
(19406)
(19048)
图书(18273)
统计(18071)
资源(17421)
技术经济(17384)
(17180)
国际(16219)
世界(16201)
共检索到536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文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应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刻画了中国2 283个县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县域尺度上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胡焕庸线"是重要分界线,东南半壁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半壁。(2)2000~2010年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变化明显,高度老龄化区域在沿海地区表现出"破碎化"特征,在内陆地区表现出连绵化特征;较高老龄化区域跨越了"胡焕庸线",在西北半壁大量出现;中度老龄化区域空间扩散明显,在兰新铁路沿线呈带状分布,在东北地区呈蔓延式扩散;低度老龄化区域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增强。(3)人口老龄化的增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与空间关联。总体上看,东北部分边境和内陆地区增长速度高于沿海地区,老龄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增长速度较慢,而水平较低的区域增长速度较快。(4)影响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化的首要因素是基期老年人口比重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更替,而人口流动也是影响区域人口老龄化格局的重要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刘海猛  周鹏  康江江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泽玄   韩会然   杨成凤  
文章基于2010和2020年分县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老龄化指数增长模式等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空间集聚说”分析非老年人与老年人的动态迁移来把握老龄化地区的整体变化,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厘清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县域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老龄化程度加深,形成4个重度老龄化阶段县域集聚区,“区—县逆二元结构”凸显;苏皖半环形老龄化增速带和浙皖团块状老龄化增速带共同推动城市群老龄化进程;老年人口密度空间集聚趋势加强且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市辖区。(2)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迁移配置总体使区域老龄化程度加深,且除替代集聚外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高度老龄化区域是特定迁移配置主导的结果。(3)从区域经济水平、社会保障、自然因素、定居成本4个方面剖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通过影响区域人口净迁移率、青壮年人口净迁移率、老年人口净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对区域人口老龄化进程施加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连霞  吴开亚  
文章采用剩余预期寿命、实际老龄依赖比等动态年龄指标,通过生命表测度老年人口与老龄化,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分析199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与采用固定年龄方法测算的老龄化结果比较。研究表明,动态年龄测算的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均趋于下降,空间格局经历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以重庆市等为中心圈层模式的转变过程;而固定年龄度量的老龄化程度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则趋于上升,空间格局主要呈东西分异。相比而言,动态年龄指标测度的老龄化更符合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反映老龄化的本质特征,揭示老龄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特征,进而有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策略积极应对老龄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朱南军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人的国家,这将给养老、护理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劳动力供给格局、社会保障体系、传统家庭结构等都造成持续冲击。能否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福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聪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是必然的,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包括养老领域。智慧养老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分析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方面,应转变思维,加入信息技术辅助的思维意识,认识和分析ICT在老龄化进程中的运作机理和发挥的作用。目前ICT对中国智慧养老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还不够深入,一些技术创新尚未具有典型性,养老服务产品的研发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需加强ICT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渗透,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推动中国养老产业走向全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昕  赵媛  夏四友  武荣伟  张新林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支撑,刻画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时序演变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县域城乡老年人口空间差异与关联性,并结合空间回归模型对差异背后的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论为:①城乡老年人口绝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不考虑政策因素带来统计口径差异的影响,乡村老年人口始终高于城市,但增速较缓。②然而,乡村较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速度快于城市,老龄化"城乡倒置"呈现"缩小—再扩大"的阶段性特征。③城市老龄化以东北三省、苏北及川渝为甚,乡村老龄化呈"三足鼎立"之势,以乡城人口流迁主导的城乡差异格局开始凸显,具体围绕长江三角洲、川渝、呼包鄂榆城市群郊县分布。城乡老龄化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乡村集聚性大于城市,区域不均衡较城市更明显。④新时期,人口迁移构成城乡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各异,经济因素影响不显著。文章旨在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人口统筹发展指明方向,为城乡后社会主义老龄化理论探索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安  
This paper has botte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by using the forth and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in 1990 and 2000. 2)Based upon it and by using the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 System, having done some forecasts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 next 50 years. 3)To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have gotten into the population ageing society. 4)Giving some suggestions guideline for the policy maker.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开洲  陈楠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②热点区(高度热点区)由沿海向内陆演进,属跃迁式突变;边缘区发展方向刚好相反,属收缩式渐变。③总变异中随机性因素增大,结构化分异减弱;区域空间差异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西北—东南方向上。④各类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方向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分化。总体而言,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为正,出生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及迁入率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既有推动也有抑制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蕾  王亦闻  门长悦  
本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大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省份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较大差别,增速也有一定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对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为负,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为正。应从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慧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重和数量都在增加,这势必会对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条件研究老年人的储蓄特征,并分析这种特征对国民储蓄率和消费的影响。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LC-PIH)假说,采用组群分析的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组群分析,本文得到了中国居民在不同组群内的"年龄—储蓄率"曲线。分组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组群中,老龄化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些特征符合生命周期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康江江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武荣伟  
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测度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域、县域、镇域三个尺度对2000、2010年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地区整体及各个地市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分异格局看,老龄化高水平区由局部区域向全区扩展。但是,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细化,老龄化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尺度差异性。3从空间关联特征看,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随着研究尺度不断缩小,冷热点空间集聚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然而,两个指标局部集聚特征的也表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4结合多尺度的时空格局分异结果,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共医疗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两个指标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做了具体阐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晗  刘鉴  房艳刚  
以东北地区为案例,采用空间关联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基于省、市、县3个尺度分析了2000—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老龄化系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辽宁省老龄化程度最严重。(2)空间分布上,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均呈现全面升级的态势。(3)空间关联上,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集聚强度呈减弱态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空间集聚均呈收缩趋势。(4)老龄化速度空间分异在市级尺度上呈现显著的轴带分布,县级尺度呈现由北向南增速递减。从宏观定性和微观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不同尺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主要应用比较人口预测方法对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