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5)
- 2023(13527)
- 2022(10809)
- 2021(9826)
- 2020(7833)
- 2019(17652)
- 2018(17011)
- 2017(31226)
- 2016(17158)
- 2015(19117)
- 2014(18722)
- 2013(18456)
- 2012(17007)
- 2011(15535)
- 2010(15379)
- 2009(14260)
- 2008(14154)
- 2007(12202)
- 2006(10955)
- 2005(9865)
- 学科
- 济(76298)
- 经济(76211)
- 管理(43453)
- 业(42264)
- 企(30324)
- 企业(30324)
- 方法(29429)
- 中国(27495)
- 数学(26288)
- 数学方法(26090)
- 农(25602)
- 业经(18338)
- 农业(17566)
- 财(16497)
- 贸(16222)
- 贸易(16214)
- 学(15895)
- 易(15816)
- 地方(15477)
- 制(13857)
- 发(12738)
- 环境(11824)
- 银(11705)
- 银行(11657)
- 行(11229)
- 融(11120)
- 金融(11118)
- 产业(10170)
- 发展(10109)
- 展(10094)
- 机构
- 大学(256974)
- 学院(253374)
- 济(109586)
- 经济(107557)
- 研究(98402)
- 管理(91166)
- 理学(79147)
- 理学院(78105)
- 管理学(76684)
- 管理学院(76245)
- 中国(72497)
- 科学(61303)
- 京(55803)
- 农(52372)
- 所(51119)
- 研究所(47259)
- 财(46447)
- 中心(42421)
- 业大(41760)
- 农业(41462)
- 财经(38016)
- 江(36045)
- 经济学(35757)
- 北京(35165)
- 院(35154)
- 经(35016)
- 范(34525)
- 师范(34091)
- 经济学院(32392)
- 科学院(30813)
- 基金
- 项目(177298)
- 科学(139850)
- 基金(132090)
- 研究(122728)
- 家(119686)
- 国家(118737)
- 科学基金(99361)
- 社会(82532)
- 社会科(78197)
- 社会科学(78176)
- 基金项目(69680)
- 省(65688)
- 自然(64206)
- 自然科(62829)
- 自然科学(62804)
- 自然科学基金(61734)
- 划(57883)
- 教育(54765)
- 资助(52554)
- 编号(45340)
- 重点(41090)
- 部(39851)
- 发(39427)
- 成果(36453)
- 创(36408)
- 国家社会(36389)
- 创新(34282)
- 科研(34135)
- 计划(33579)
- 教育部(33465)
共检索到37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维奇
本文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其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城市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关系。传统城市化过程中长期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而带动的老年人口有限,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这种人口转移方式是形成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又会对城市化本身产生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城市化水平和速度,而且影响到城市化的质量。要缓解这种状态,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转变城乡人口转移方式,融合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 城乡倒置 养老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成坤
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我国各省份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城镇化水平会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工业化进程会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经济饱和度和医疗卫生水平会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存在基于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阶段性。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欣平 卢博扬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体量非常庞大,将要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面对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从:发展老龄产业、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发展老年智慧健康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更好地提升老龄社会的治理能力和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现状 积极应对 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安
This paper has botte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by using the forth and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in 1990 and 2000. 2)Based upon it and by using the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 System, having done some forecasts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 next 50 years. 3)To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have gotten into the population ageing society. 4)Giving some suggestions guideline for the policy maker.
关键词:
中国 人口老龄化 预测 特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睿
自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后,中国从整体上进入老龄化社会;分城乡来看,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长期超过城镇,呈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首先从国际视角指出城乡倒置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常态";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认为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以及流动人口内部"循环更新"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然后,在对流动人口年龄特点、流动特征和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提出未来城乡倒置仍会持续,但其内涵将由"大城市—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转变为"中小城镇—乡村"的老龄化倒置;进而提出在"中小城镇—乡村"老龄化倒置的"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倒置 人口流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新 范文清
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宝
文章利用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城乡分年龄性别数据,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存在明显阶段性,在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3%~4%及10%时存在两个转折。分段回归结果显示,在第一个阶段(60+人口比例<3.5%),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扩大0.172个百分点;在第二个阶段(3.5%≤60+人口比例<10%),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缩小0.243个百分点;在第三个阶段(60+人口比例≥10%),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扩大0.211个百分点。结合理论分析,文章提出了修正的"城乡差异转变模型",认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将经历"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4个阶段。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差异 城乡倒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新 范文清
纵观全球,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和阶段性特征。对中国而言,随着由乡入城人口的地域流动,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不断演变,呈现出“农村先老、农村快老、农村更老、农村高老、农村弱老”的特征,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积极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需从建设人才队伍、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提高老年人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吴姝嫔
文章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使用1985~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老少比"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剔除了物价变化因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变量及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老少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正负交错的影响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实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主要应用比较人口预测方法对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邓晶晶 张帆
文章在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老龄化通过减少劳动力供给,迫使企业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2)人均寿命延长引发的"预防动机"和老年人的"遗赠动机"促进资本积累;(3)预期寿命增加、子女减少、老年劳动力知识和经验积累,以及工资议价能力提高,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4)老龄化带来的要素禀赋改变和人力资本投资效应有利于技术创新。从长期动态看,劳动力供给减少、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创新均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虽然老年人收入水平降低,"预防性"和"遗赠性"储蓄导致的消费动力不足会减少消费需求,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但总体上中国人口老龄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莹 童玉芬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是否相关?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具有负向影响。政策启示:政府应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减轻未来对劳动力供给的压力,从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的冲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参与率 直接标准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明珠
文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建立了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资产价格作用的机理和路径。利用中国19902015年历史数据建立人口老龄化和金融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资产价格有稳定的负向影响。从预测角度,脉冲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如果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添加1个额外的正向冲击,将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长期的负向影响。文章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在未来不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崩溃,但金融资产回报率的下降需要引起警惕,因为未来退休人口将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成 李茹
中国已经进入加速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目前具有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未富先老以及老龄化区域差异显著等特征。在此背景下,养老需求量迅速增长,养老需求种类更加多样且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功能丰富的人身保险无疑将成为缓解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但人口老龄化也可能会抑制定期寿险等纯保障型险种的消费。笔者通过利用中国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身保险消费的影响发现,老年人口占比对人身保险消费存在显著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需求 人身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