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0)
- 2023(8293)
- 2022(6942)
- 2021(6409)
- 2020(5061)
- 2019(11724)
- 2018(11336)
- 2017(21110)
- 2016(11184)
- 2015(12786)
- 2014(12595)
- 2013(12734)
- 2012(12429)
- 2011(11675)
- 2010(11675)
- 2009(10655)
- 2008(10574)
- 2007(9249)
- 2006(8579)
- 2005(8214)
- 学科
- 济(60042)
- 经济(59982)
- 管理(25584)
- 业(25265)
- 中国(24820)
- 方法(18988)
- 地方(17947)
- 数学(16766)
- 数学方法(16681)
- 农(16590)
- 企(16538)
- 企业(16538)
- 贸(13618)
- 贸易(13604)
- 易(13234)
- 业经(12435)
- 发(11401)
- 农业(11372)
- 银(10819)
- 银行(10811)
- 行(10696)
- 融(10691)
- 金融(10691)
- 地方经济(10387)
- 制(10312)
- 环境(9641)
- 学(9410)
- 财(9202)
- 发展(8624)
- 展(8603)
- 机构
- 大学(165134)
- 学院(164573)
- 济(81341)
- 经济(80035)
- 研究(69620)
- 管理(57686)
- 中国(54846)
- 理学(47922)
- 理学院(47270)
- 管理学(46689)
- 管理学院(46363)
- 科学(38464)
- 京(37715)
- 所(35840)
- 财(35378)
- 研究所(32213)
- 中心(29995)
- 财经(27348)
- 经济学(26849)
- 农(26429)
- 北京(25418)
- 经(24979)
- 院(24688)
- 江(24581)
- 经济学院(24109)
- 范(23603)
- 师范(23416)
- 科学院(21594)
- 农业(20281)
- 财经大学(20178)
- 基金
- 项目(102881)
- 科学(82121)
- 研究(78364)
- 基金(75558)
- 家(65795)
- 国家(65259)
- 科学基金(54939)
- 社会(53006)
- 社会科(50392)
- 社会科学(50386)
- 基金项目(38451)
- 省(37376)
- 教育(34421)
- 划(32407)
- 资助(31519)
- 自然(31438)
- 自然科(30719)
- 自然科学(30712)
- 自然科学基金(30184)
- 编号(30012)
- 发(29145)
- 成果(25251)
- 发展(24466)
- 部(24058)
- 展(24056)
- 重点(23802)
- 国家社会(23415)
- 中国(23228)
- 课题(22260)
- 创(21067)
共检索到27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李荣时
新中国的人口统计事业,同其它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走过了光辉的三十五年。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人口统计基本上是空白。从历史上看,我国是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统计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的萌芽,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户籍制度,公元2年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人口数字记载。但是,由于阶级关系和社会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竞能
中国人口史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比较冷落的研究领域,从事这种研究工作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缺乏可靠的系统地历史人口资料,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杨子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在填补这方面空白上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努力和极其可贵的贡献。这本共计1770页近370万字的鸿篇巨著,是由杨子慧,王维志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重点科研项目最终成果,有9个研究机构的34名专家教授参加,从立项到最终完成历时8个春秋,在中国人口史的耕耘上,作者们可称得上是筚路蓝缕,呕心沥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刘昌宇 唐代盛
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2000年后社会转型特征明显。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口始终是我国追求发展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基本国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素。人口科学的本质是把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最基本的特征和趋势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完善包括人口学在内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社会形态变迁引致我国人口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对我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文虎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业,是以1949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为标志,历经了整顿改造中国的旧保险业,屡经挫折在中国保险业、中国国内保险业务的恢复和中国保险业全面发展的四个时期。 (一) 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统一的国家保险公司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8月,由陈云同志主持,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财经会议决定,国家保险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筹备。筹备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景沄领导,从上海抽调三批有经验的干部组成筹备班子。同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文上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核准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报告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忠观
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是一个很重要也很特殊的时期。在这50年里,人口发展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又有着深刻的教训。如何总结这50年来的历史经验,反思其中有过的教训,是摆在中国人口科学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面前不可推卸的使命。由山东社会科学院路遇研究员主编,集中了全国二十几位知名人口学专家集体撰写的《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就是一部以深邃的眼光来审视新中国成立后50年人口发展的信史。书中既有对中国人口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有对失误的反思,全面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科学精神。笔者认为,该书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淑娟
回顾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经济增长是其基本动力,工业化、市场化、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等经济增长要素构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源泉。但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是"福"是"祸"尚且存在着较大争论。基于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和资源型经济转型两大时代背景,本文运用城市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重点研究资源禀赋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动力结构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矿产资源对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影响,但资源丰裕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动力结构和动力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对于资源丰裕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海亚 游杰
保险发展和人口发展息息相关,人口结构状况对保险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我国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中,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如何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现状与趋势,将是保险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人口结构,对保险发展的影响不同。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对保险发展影响明显的相关具体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趋势,指出我国保险发展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和趋势,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路。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保险发展 影响 对策 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竞能
1989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在一份关于中国5省1市人口生育力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现有已婚妇女中,北京、辽宁各有79.7%和86.4%的妇女想要2个或2个以上子女,广东、贵州、甘肃都在90%,以上”。而且,对孩子的性别偏好大多数都倾向于男孩。另一份对10个县20个村的850名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调查,也获得了类似的结论,有50.55%的夫妇希望生两个孩子,仍有45.41%的夫妇希望生3个或更多的孩子,同时也表现出对男孩的偏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明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的政治走向民主与开放、经济走向现代化建设轨道的重大历史转折,也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迎来了空前繁荣与发展的历史时期。70年代初,由于控制人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需要,人口学在重重压力下开始复苏,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已迎来了相当发展的局面。人口社会学的兴起,是在三中全会之后。人口社会学是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人口学的分支,也是社会学的分支。新中国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
人口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的人口问题也不单纯是数量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是相互涵盖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人口问题不全是人口因素造成的,因此,解决人口问题也不能仅从人口因素入手。人口控制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改善人的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人口问题属于国家级问题,必须由国家出面,用“看得见的手”去解决。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成为现阶段中国计划生育的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光辉
文章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参数假定分析基础上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化,再根据模型数据推算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按照目前的死亡水平计算,老年人口的比重到2055年左右将接近40%的最高点。
关键词:
预测模型 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国内社会学界和人口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并在中国妇女的生育、就业、教育、参政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秋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问题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而女性人口学的提出和发展则丰润着中国现代人口学的成长。从本次笔谈的主题可见,我们将侧重人口学的角度对妇女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话题,探讨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妇女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妇女的健康与生育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地位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还有对提高女性素质的思考等。本次笔谈或许不够深入,却是重要的——我们举办本次笔谈的目的也正在于唤起更多的同志对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妇女问题的关注,以期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能使我国的人口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已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普查内容逐步充实、普查方法更科学、普查技术更先进、资料开发更深入。本文回顾了我国人口普查的发展历程,总结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对将来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展望,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及各地的人口变化情况。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普查 改革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