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9)
- 2023(7780)
- 2022(6816)
- 2021(6584)
- 2020(5662)
- 2019(13487)
- 2018(13223)
- 2017(25317)
- 2016(13824)
- 2015(16213)
- 2014(16073)
- 2013(16379)
- 2012(15573)
- 2011(14300)
- 2010(14199)
- 2009(13347)
- 2008(13440)
- 2007(12006)
- 2006(10294)
- 2005(9380)
- 学科
- 济(64439)
- 经济(64380)
- 业(34571)
- 管理(34323)
- 方法(31336)
- 数学(28596)
- 数学方法(28420)
- 企(24996)
- 企业(24996)
- 中国(20777)
- 农(18139)
- 财(15057)
- 贸(15043)
- 贸易(15037)
- 易(14715)
- 学(12312)
- 农业(12109)
- 制(11860)
- 业经(10931)
- 地方(10881)
- 银(9914)
- 银行(9888)
- 行(9510)
- 融(9340)
- 金融(9336)
- 和(9152)
- 环境(8830)
- 出(8496)
- 务(8036)
- 财务(8020)
- 机构
- 大学(210604)
- 学院(205698)
- 济(96480)
- 经济(94853)
- 研究(77293)
- 管理(76459)
- 理学(65833)
- 理学院(65034)
- 管理学(64103)
- 管理学院(63697)
- 中国(58919)
- 京(45102)
- 科学(44765)
- 财(41741)
- 所(39977)
- 研究所(36473)
- 农(35735)
- 中心(34447)
- 财经(33790)
- 经济学(32136)
- 经(30908)
- 业大(29364)
- 北京(29186)
- 经济学院(29186)
- 江(28946)
- 农业(28343)
- 范(27081)
- 师范(26855)
- 院(26785)
- 财经大学(25128)
- 基金
- 项目(134304)
- 科学(105756)
- 基金(100066)
- 研究(97991)
- 家(87569)
- 国家(86913)
- 科学基金(72932)
- 社会(64326)
- 社会科(60999)
- 社会科学(60981)
- 基金项目(52385)
- 省(48450)
- 自然(45244)
- 教育(44698)
- 自然科(44197)
- 自然科学(44181)
- 自然科学基金(43446)
- 划(42427)
- 资助(41845)
- 编号(38468)
- 成果(32287)
- 部(32157)
- 重点(30592)
- 发(29410)
- 国家社会(27942)
- 中国(27852)
- 教育部(27653)
- 创(27098)
- 课题(26328)
- 科研(25985)
共检索到305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雷琳旋
出生地信息是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信息之一,可用于判断终身迁移人口。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时期-队列和省际差异为分析视角,从迁入与迁出两方面,描述了全国及各省份人口省际终身迁移的宏观水平、流向以及年龄模式的现状及变化。研究发现,终身迁移是历史时期移民运动与当前人口迁移流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带有的历史印记会被当代趋势逐渐湮没,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终身迁移的空间分布在稳定中呈现出迁出地扩散和迁入地在集聚中扩散的特点;中国人口仍相对凝固;队列分析表明终身迁移具有时间累积效应,且与生命事件密切关联。出生地信息具有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口径的研究视角,应加强迁移流空间扩散趋势、双向迁移流的存在条件与因果机制等研究。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出生地 终身迁移 队列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金塘,王红丽,蔡虹
“出生地”是用来收集人口迁移信息最常用的调查项目之一。中国以往的人口普查中一直缺少这一调查项目 ,这使得利用出生地资料对人口迁移状况进行分析在国内一直是个空白。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在中国人口普查史上首次调查了人口的出生地信息。本文主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的出生地资料 ,对中国各省人口的终身迁移水平、流向以及不同年龄人口的终身迁移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出生地 终身迁移 普查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陈金永
当代中国人口的省际迁移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有几分扑朔迷离的问题。由于省际迁移的距离长,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对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曙明,时安卿,侯维忠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历次人口调查资料,对过去50年间的人口分布及各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作者采用RobertoBachi的迁移人口偏好指数研究省际人口迁移及西部和其他地区人口迁移的形态变化,并根据一些选择因素,如迁移距离、本地人口、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投资、工业结构、就业率及失业率、政府政策、自然资源与环境、教育和其他一些地区性社会经济要素,建立Narayana人口迁移的修正模型,并简要讨论了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入口迁移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西部开发 区域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谢东虹 吕利丹
从人口转变的历史过程来说,人口转变经历了从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再到以人口迁移和流动为主导的变化过程。当死亡率和生育率均已下降到很低水平时,人口迁移和流动就自然而然地步入人口舞台的中央,成为影响人口形势的关键因素(顾宝昌,2010)。然而,经典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林宗坚
文章提出了人口经济压力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人口经济压力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中国各个省市分为3种类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作者认为当代中国人口迁移与人口经济压力指标有密切关系,说明随着中国人口迁移环境的宽松,影响中国人口迁移的因子不只限于失业—就业之中。文章给出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经济系统关系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定量分析人口迁移规律、区域人口预测等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陈金永,刘塔
为了研究迁移过程的决定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通常采用的迁入模型或迁出模型往往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建立多区域迁移模型,引入行为变量,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决定因子并考察户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迁移的诸多特征如迁移选择性、区域模式、动力机制等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距离、人口与经济变量起主要作用,这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 2 0 0 0年五普数据 ,根据户记录的有关信息 ,证明了家庭迁移是我国 1 990年代人口迁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且目前的家庭迁移是以核心家庭的迁移为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 ,利用罗吉斯蒂回归分析了家庭特征对于家庭迁移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 ,除了家庭特征以外 ,户主的个人特征在家庭迁移中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家庭户 户主 人口迁移 家庭迁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唐家龙 马忠东
人口迁移的选择性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利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重点考察了1990年代后期在转型社会中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问题。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迁移具有较强的年龄选择性和教育选择性,但青年迁移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且呈现出高于男性迁移风险的态势。同时,户籍制度是影响迁移决策和决定迁移类型的重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薇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伟 王亚华 刘生龙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研究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重点分析了以火车交通时间为表征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1987、1995、2005三次全国1%抽样调查人口迁移数据进行的面板分析,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极大地影响了人口迁移,其中火车交通时间提速1%将会促使跨省人口迁移增加约0.8%。这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能够显著地促进人口或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经济因素,历来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点,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应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定量考察和分析了中国80年代后半期区域经济因素中经济收入与经济规模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关系及其特征。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因素对人口迁移(量)的影响比较大,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经济规模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出,经济收入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入;经济规模因素对迁出人口的供给及迁移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流向选择及其分布模式具有重要的导引、定型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国宏
据估计,世界上现有华侨、华人和华裔(一般统称为海外华人。国外学术界称 Ove—rseas Chinese或 Chinese Abroad)约2000—3000万。海外华人以其产生历史之悠久,数量规模之庞大,地区分布之广泛,而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