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1)
- 2023(4831)
- 2022(3990)
- 2021(3943)
- 2020(3302)
- 2019(7705)
- 2018(7324)
- 2017(13569)
- 2016(7328)
- 2015(8583)
- 2014(8131)
- 2013(8383)
- 2012(7943)
- 2011(7438)
- 2010(7143)
- 2009(6549)
- 2008(6520)
- 2007(5508)
- 2006(4833)
- 2005(4558)
- 学科
- 济(34616)
- 经济(34577)
- 管理(15845)
- 方法(15564)
- 业(15226)
- 中国(15098)
- 数学(14642)
- 数学方法(14588)
- 企(9818)
- 企业(9818)
- 贸(9688)
- 贸易(9681)
- 易(9546)
- 农(9084)
- 财(6661)
- 制(6520)
- 关系(5982)
- 农业(5949)
- 学(5718)
- 银(5629)
- 银行(5624)
- 出(5601)
- 行(5541)
- 业经(5427)
- 人口(5410)
- 融(5222)
- 金融(5221)
- 地方(5172)
- 发(5164)
- 环境(5129)
- 机构
- 大学(110337)
- 学院(106320)
- 济(55926)
- 经济(55222)
- 研究(46523)
- 管理(37577)
- 中国(35828)
- 理学(32296)
- 理学院(31875)
- 管理学(31523)
- 管理学院(31320)
- 科学(25506)
- 京(24730)
- 所(24254)
- 财(22704)
- 研究所(22311)
- 经济学(19609)
- 中心(19534)
- 财经(18704)
- 农(18411)
- 经济学院(17739)
- 经(17435)
- 北京(16478)
- 院(16178)
- 科学院(14897)
- 农业(14662)
- 财经大学(14139)
- 范(14134)
- 师范(14022)
- 业大(14004)
- 基金
- 项目(72122)
- 科学(57662)
- 基金(55644)
- 研究(52385)
- 家(49742)
- 国家(49392)
- 科学基金(41077)
- 社会(36686)
- 社会科(34900)
- 社会科学(34895)
- 基金项目(28313)
- 自然(24533)
- 自然科(24029)
- 自然科学(24023)
- 省(23758)
- 资助(23659)
- 自然科学基金(23658)
- 教育(23497)
- 划(21799)
- 编号(18473)
- 中国(18421)
- 部(18259)
- 国家社会(17217)
- 重点(16758)
- 发(16360)
- 教育部(15743)
- 成果(15579)
- 创(14501)
- 人文(14236)
- 大学(14035)
共检索到16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及其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死亡水平,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低于无配偶人口(包括未婚、丧偶和离婚);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未婚、丧偶、离婚的死亡率与有配偶的相比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婚姻状况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社会因素。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明显低于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口。这种差异表现在几乎所有年龄组中,但在低年龄段差异最大,随着年龄提高,差异趋于缩小。20—80岁暂时预期寿命的比较显示,未婚、丧隅和离婚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别不大,三者均明显低于有配偶人口,平均差距约为7岁;此外,婚姻状况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海城,孙福滨,胡平
本文利用中国1990年“四普”1%抽样数据,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全国及其城乡和六大区域不同婚姻状况人口死亡率的水平和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全国及其城乡和六大区域不同婚姻人口死亡率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婚姻人口的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差别较大,婚姻因素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1982年人口普查和千分之一生育率调查,提供了有关妇女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以及母亲生育年龄和生育率的关系的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也作了不少的具体分析,人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律性的了解。但是,上述诸社会经济指标和死亡率的关系如何,因没有直接的调查资料,更没有全国性的确切的全面资料,缺少具体研究和论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人口普查时一般都列有婚姻状况项目,以反映某一时刻人们在婚姻方面所处的状态。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婚姻状况分为四类:未婚、有配偶、丧偶和离婚。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的人。有配偶是指已婚并处于婚居状态的人。丧偶是指已结过婚但配偶已死亡,而本人并未再婚的人。离婚是指已通过法律手续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但没有再婚的人。有的国家还把“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鉴塘
对我国人口的婚姻状况,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随后进行的各次抽样调查和最近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都表明,其一些最基本的特点,诸如未婚比例低、有配偶比例高、离婚比例低、终身不婚者少、婚姻关系稳定等尽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程度上的差异却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和家庭关系在日趋完善、丰富多采。但是,与幸福美满的家庭相比,中国相当多的残疾人却处于婚姻和家庭的痛苦之中,帮助他们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过去,由于没有资料,一直没人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1987年4月,由民政部牵头、会同国家统计局、卫生部等十个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鉴塘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对我国人口婚姻状况作了调查,从而弥补了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和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以来这方面数据的不足。本文主要依据1984、1985和1986年国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宗传 段超
中国土家族人口的婚姻状况分析杨宗传段超土家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有5725049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列第七位。土家族人口的婚姻状况有一定的特点,下面利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一、未婚人口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未 解韬
文章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选取22~64岁组听力残疾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他们的婚姻状况及其同个人与家庭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残疾人口的社会福利标准及工作参与率等,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
关键词:
听力残疾人口 婚姻 家庭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飞燕 唐根深
本文根据湖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湖南省人口婚姻状况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湖南省人口婚姻状况总体稳定,但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和地域人口的婚姻差异比较明显。同时,结婚难问题比较突出、早婚现象有所抬头、离婚率上升速度较快,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主要应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加速经济发展,扩大本土就业渠道;二是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增加住房供给;三是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婚恋观。
关键词:
湖南 人口 婚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鉴塘
婚姻是制约人口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未婚、初婚、再婚、丧偶、离婚、婚龄等的变化,无不影响到妇女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等方面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研究妇女生育模式变化时,首先考察她们婚姻状况的变化,并非偶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艾尼瓦尔·聂机木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与历年统计资料,对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这5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这些少数民族中出现的各类人口婚姻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常先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状况是指人口在某一时点所处的不同婚姻状态的人数和比例。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生育率抽样调查的资料,将浙江省人口婚姻状况初析于下。 (一)未婚人口状况 1982年我省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29.42%,男性未婚人口占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34.62%,女性未婚人口占女性15岁及以上人口23.81%。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由于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台湾的人口婚姻状况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与模式。与大陆地区相比,台湾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晚婚、人口的不婚比例偏高、离婚现象相对普遍、已婚有配偶比重较低,而丧偶情况复杂。但在夫妇年龄差、离婚率变动趋势、新郎新娘受教育程度匹配模式等方面,两地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老年人的不婚与离婚、婚姻市场的“婚姻拥挤”、离婚率的持续攀升,是目前台湾面临的主要人口婚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