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9)
- 2023(15014)
- 2022(12905)
- 2021(11999)
- 2020(10012)
- 2019(23160)
- 2018(22747)
- 2017(42377)
- 2016(23304)
- 2015(26699)
- 2014(26956)
- 2013(26861)
- 2012(25725)
- 2011(23797)
- 2010(24093)
- 2009(22307)
- 2008(22354)
- 2007(20307)
- 2006(18180)
- 2005(16888)
- 学科
- 济(104774)
- 经济(104670)
- 管理(60532)
- 业(56619)
- 企(42661)
- 企业(42661)
- 方法(40630)
- 数学(35171)
- 数学方法(34825)
- 中国(34303)
- 农(30003)
- 地方(26743)
- 学(23844)
- 财(22672)
- 业经(21953)
- 贸(21272)
- 贸易(21254)
- 易(20566)
- 农业(20145)
- 制(19818)
- 环境(18765)
- 银(18194)
- 银行(18140)
- 融(17563)
- 金融(17561)
- 行(17538)
- 和(16133)
- 发(15805)
- 理论(14890)
- 地方经济(14481)
- 机构
- 大学(344588)
- 学院(344007)
- 济(144434)
- 经济(141235)
- 研究(132522)
- 管理(120766)
- 中国(101598)
- 理学(101315)
- 理学院(99912)
- 管理学(98048)
- 管理学院(97416)
- 科学(82632)
- 京(77713)
- 所(70554)
- 农(65746)
- 财(65486)
- 研究所(63772)
- 中心(59628)
- 江(55039)
- 业大(52693)
- 农业(51698)
- 财经(50749)
- 北京(50670)
- 范(48187)
- 院(47710)
- 师范(47616)
- 经(45925)
- 经济学(45009)
- 州(43894)
- 科学院(40836)
- 基金
- 项目(220032)
- 科学(170616)
- 研究(158254)
- 基金(157211)
- 家(139769)
- 国家(138603)
- 科学基金(115258)
- 社会(98761)
- 社会科(93470)
- 社会科学(93444)
- 省(85630)
- 基金项目(82481)
- 自然(73997)
- 划(73306)
- 自然科(72139)
- 自然科学(72113)
- 教育(72088)
- 自然科学基金(70814)
- 资助(65676)
- 编号(63327)
- 发(52894)
- 成果(52747)
- 重点(51191)
- 部(48291)
- 课题(46203)
- 创(44645)
- 科研(42007)
- 创新(41983)
- 发展(41963)
- 展(41281)
- 期刊
- 济(170897)
- 经济(170897)
- 研究(108842)
- 中国(78949)
- 农(60496)
- 学报(59309)
- 科学(53814)
- 财(50032)
- 管理(45493)
- 大学(43628)
- 农业(41294)
- 学学(40714)
- 教育(40357)
- 融(34943)
- 金融(34943)
- 技术(30470)
- 经济研究(27684)
- 业经(27193)
- 财经(25342)
- 业(23257)
- 问题(22694)
- 经(22036)
- 贸(19848)
- 图书(18278)
- 国际(18030)
- 世界(18007)
- 技术经济(17253)
- 资源(17247)
- 版(17123)
- 统计(15794)
共检索到546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如松 陈亮
区域人口分布态势是由地区资源、环境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渊源决定的。本文在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信息的挖掘和对已有研究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人口变动的生态学机制进行研究,探讨人口、资源、环境耦合与调控的人口生态学方法,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育以及人口生态安全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方法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晶 郭立文
文章从国际通用的人类发展(HDI)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国的区域差距和空间格局。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进行重新分类,并尝试从HDI综合指数和分项指数对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的剖析。研究表明区域之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消除地区差距和不均衡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人类发展指数 区域差距 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蔡国田
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最具公用性特征的资源,能源的供应保障状态始终是现代国家和地区人口发展的必要资源基础和充分物质条件。未来20-30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人口的增长将逼近峰值水平,全国人均财富的占有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必须面对来自国家自身资源环境基础脆弱的严峻挑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源供应保障的安全。通过对世界和中国人口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本文提出中国必须继续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及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国际化等建议。
关键词:
人口发展 能源供应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根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一鸣 杨静萱 刘青
文章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公布的全国和各省份数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七普”数据中人口分布和人口增量的格局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七普”数据仍然显示出“东南高、西北低”的人口分布特征,但是内在空间结构产生了新现象,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基础上正在形成包括成渝城市群、西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新生城市群,中心城市也在快速成长;通过对比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东北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人口收缩型城市,而广州市、深圳市和成都市人口增量迁入势头迅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内陆城市群则需要持续关注人口“虹吸效应”潜在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华丽 杨俊
人口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人口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人口自身的均衡则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的前提。通过人口预测参数设计分别模拟"现状""由现状逐步调整到理想状态"及"理想状态"三种方案,对中国人口的中长期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生产自身的惯性作用,中国人口在中期(2050年以前)的基本发展态势基本不会受到人口政策或其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2050—2100年)来看,尽早实现总和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会极大地缓解长期的人口结构压力,尤其是超老龄化压力。要实现我国人口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司金銮 徐侠 杨秀兰
高技术产业化是一个系统 ,有关其体制与政策只有与HTI发展实际存在系统对称性并不断创新才能产生动力效用。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构造出一个HTI系统的基础模型 ,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探讨了HTI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基本规律 ;寻找到中国HTI发展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导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 :(1)健全市场机制 ;(2 )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 ;(3 )推动产学研进一步合作 ;(4 )推进中介机构建设。
关键词:
HTI 政策着力点 政策调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何曙光 陈丽华 黄珊珊 丁志
步入21世纪,审计又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新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等对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审计对象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宽,而且现代经济管理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并迅速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在新经济环境下,国家审计的实质是实现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也就是说国家审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有效规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戈艳霞
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家庭类型的分年龄别孩次递进生育率模型测算政策目标群体并根据其再生育意愿和计划完成时间推测新增出生人口,得出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并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将累计多出生近2100万人,总人口峰值将推迟到2030年的14.66亿,略大于不调整政策的情况。同时,"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速度;增加了2035年之后的劳动力供给、减轻了劳动力负担和人口老化程度。但预测结果也显示总人口的减少趋势并没有改变,2030年后我国人口将以平均每年640多万的规模持续减少,到本世纪末人口减少到10.16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晓波
本文根据系统分析的思路和设计原则 ,分析了社会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性质和特点 ,构造了系统预警体系 ,设计了系统预警模型、预警区间及系统预警显示模块。论证了社会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预警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协同发展 预警系统 分析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立见
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早生、超生、偷生、抢生现象日益严重,原定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现在看来届时接近13亿已成定势。同时,尽管我国人口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现状仍令人忧虑:法盲、科盲比比皆是;文盲半文盲有1.8亿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27%;残疾人口有5164万人。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给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人口质量偏低,给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根明
未来15年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未来15年(1996一2010年)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2000年小康水平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玉鸣
文章采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及分形分析R/S法,对中国人口总数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发展演变满足赫斯特律,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人口增长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规律,人口总数将继续持续增长,这种研究结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崔红艳
几年来,关于中国人口总量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户籍部门统计的数据等,采用人口增长分析技术,对当前的中国人口总量进行了分析和测算。1991年以来,对出生人口的统计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漏统。考虑到这些因素,到1999年底,中国人口总量应为12.57~12.67亿;以此推算,2000年人口普查时,总人口应在12.67~12.80亿之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俊梅
把土地利用视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实用和科学的从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分析再到系统分析的结构分析方法体系。并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详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系统;系统分析;浙江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