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9)
2023(6893)
2022(5721)
2021(5701)
2020(4566)
2019(10630)
2018(10242)
2017(19795)
2016(10591)
2015(11937)
2014(11603)
2013(11607)
2012(11054)
2011(10194)
2010(10238)
2009(9596)
2008(9535)
2007(8364)
2006(7633)
2005(7025)
作者
(28145)
(23550)
(23369)
(22654)
(15335)
(11094)
(10611)
(9147)
(9035)
(8544)
(8187)
(7740)
(7663)
(7646)
(7524)
(7376)
(7089)
(6805)
(6743)
(6525)
(5945)
(5653)
(5623)
(5419)
(5391)
(5347)
(5088)
(5028)
(4727)
(4688)
学科
(45638)
经济(45585)
管理(28035)
(26391)
(19287)
企业(19287)
中国(18715)
方法(18421)
数学(16989)
数学方法(16825)
(13907)
(12703)
贸易(12697)
(12523)
(11423)
(10170)
(9764)
(9087)
银行(9087)
(8864)
农业(8808)
业经(8371)
(8077)
金融(8077)
及其(7683)
地方(7317)
政策(7154)
环境(7028)
关系(6990)
(6966)
机构
大学(151278)
学院(149380)
(77124)
经济(75896)
研究(60037)
管理(56602)
中国(48575)
理学(47853)
理学院(47318)
管理学(46791)
管理学院(46492)
(35210)
(32840)
科学(30655)
(29778)
财经(27250)
研究所(26670)
中心(26420)
经济学(25584)
(25144)
经济学院(23021)
北京(21978)
(21356)
(21235)
财经大学(20279)
(20220)
(19732)
师范(19639)
科学院(17701)
研究中心(17042)
基金
项目(93882)
科学(76261)
研究(72858)
基金(71771)
(61685)
国家(61209)
科学基金(52395)
社会(49774)
社会科(47375)
社会科学(47370)
基金项目(35816)
教育(32980)
(31397)
资助(30804)
自然(30753)
自然科(30073)
自然科学(30066)
自然科学基金(29593)
(28291)
编号(28129)
成果(24442)
(23562)
中国(22311)
国家社会(22104)
(21122)
重点(21089)
教育部(20831)
课题(20009)
人文(19488)
(19450)
期刊
(84727)
经济(84727)
研究(54791)
中国(31784)
(25037)
管理(21916)
(19668)
金融(19668)
科学(19417)
(18976)
学报(16953)
教育(15532)
经济研究(15439)
财经(14072)
大学(13963)
农业(13220)
学学(12934)
(12544)
(12305)
国际(11795)
技术(11470)
业经(11360)
问题(11267)
世界(11167)
技术经济(7504)
(7483)
统计(7248)
现代(6756)
经济问题(6748)
(6741)
共检索到240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希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日渐庞大,对人口流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人口流动的政策演进及政策要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流动政策经历了两次"人口流动自由—人口流动管制"变化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人口流动政策经历了"人口流动放开—人口流动管制—人口流动加快—人口流动深化"四个时期。从人口流动政策的周期变化规律来看,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城乡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促进人口科学流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文若  
对一项人口政策的评估,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它执行的效果作出评价。从当前各国人口政策的执行效果看,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举凡公开推行鼓励增殖的人口政策,莫不效果罕见,充其量防止了人口出生率过快或过份地降低;举凡公开推行控制生育的人口政策,莫不硕果累累,执行得最差的也促使出生率下降,只不过下降的速度慢些而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立天  
As history opens a new chapter, China enters a new stage of it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China has substantially restructured its population as a result of carrying out a rigid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This "Population,and Development Forum" is designed to look backward as well as forward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past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so as to better rationalize the making or improving the future policy. The invited contributors have written on such topics as policy evolu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critiqu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the best time for policy transfer,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a's population.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信忠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人口发展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一九三六年,人口出生率约为38‰,死亡率约为28‰,自然增长率只有10‰左右。从一八四○年到一九四九年的109年期间,中国人口由四亿一千多万增加到五亿四千多万,共增加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刘传江  
本文从农村发展与人口流动、城镇化(包括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视野,较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乡城、乡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提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渠道、流动机制、制度创新、宏观调控、据点——网络二元城镇化及其非平衡布局、一县一市型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等10个方面的对策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第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资料是考察我国人口再生产以及安排好十亿人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历史上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口统计资料残缺不全的部分,利用这次人口年龄结构资料作回顾性的估计推算,并进行一些修正和补缺也具有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十亿人口在同一时点统计出的年龄结构,必然具有它的世界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状况各有特点,与此相应,各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特别是长期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经济和文化落后,当然也有现实原因。今夭,发展中国家都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以解决各自的人口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问题,发达国家也存在有待解决的诸如失业、贫困等人口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旭光  
经历了计划与市场之争、持续危机管理、完整人口转型以及人口理论变化后的中国人口政策正逐渐步入老年。来自中国人口政策目标、政策循环、政策变迁、政策对照和政策冲突研究领域的诸多证据表明,中国人口政策改革迫在眉睫,不容有失。应在解放思想、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迅速启动人口政策调整方案,通过重设人口政策目标、改变人口管控方式、重塑人口政策体系等措施,依法使中国人口政策改革尽快取得实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社英  梁小楠  
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富贤  
1.成立国家人口安全委员会,统筹制定反危机措施。中国人口结构不优,要恢复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应柔性设计,禁止强制。2.开展人口危机的国情教育。修改教科书,纠正几十年计划生育宣传所形成的"人口是负担"的观念,废除不利于生育的法律条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艳  石洪波  
文章编制了连续年份的动态完全生命表,采用变参数年龄移算法模型,对我国2016—2040年的人口进行了精准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将在2025年迎来人口峰值14.05亿,在2040年左右迈入"超少子化"和"超级老龄化"的行列,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少子化,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会得到改观。可见,"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问题全方位调整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但会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和家庭内部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人口政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人口政策包括的范围既涉及婚姻、生育、死亡,也涉及迁移、劳动力分布、培训、就业等。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政策,专指国家调节、干预和指导人口再生产的“人口政策”,其主要部分是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李静  
中国生育率变动的曲折有政策的原因 ,但更与政策实施的宏观环境有关 ,或者说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转变的作用随着外部政策实施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分析中国生育率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计划生育在不同实施阶段的整体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种有效的社会政策除了其本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以外 ,对政策执行环境和政策实施手段的充分考虑是必不可少的。我国 2 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独生子女政策”的提出和实行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引起的。人口生育率急速的下降与我国严格的生育政策紧密相联。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中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是使人口老化加快的主要原因。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的低生育率、低惯性增长和过快的人口老化的新形势,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现行生育政策并予以调整。作者主张,从现行追求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的生育政策宜调整为低生育率与调控结构并举的生育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