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4)
2023(8447)
2022(7251)
2021(6843)
2020(5931)
2019(14134)
2018(13657)
2017(26295)
2016(14400)
2015(16759)
2014(16770)
2013(17137)
2012(16315)
2011(14911)
2010(14798)
2009(13929)
2008(14186)
2007(12634)
2006(10853)
2005(9961)
作者
(43033)
(36146)
(36146)
(34714)
(23088)
(17447)
(16549)
(14163)
(13699)
(12721)
(12431)
(12067)
(11685)
(11533)
(11530)
(11424)
(11018)
(10792)
(10421)
(10402)
(9118)
(8922)
(8843)
(8253)
(8209)
(8198)
(8002)
(7854)
(7411)
(7327)
学科
(68229)
经济(68157)
管理(36197)
(35716)
方法(33681)
数学(30712)
数学方法(30499)
(26554)
企业(26554)
中国(21394)
(17712)
(15751)
(15705)
贸易(15698)
(15350)
(13481)
(12166)
业经(11659)
农业(11638)
地方(11399)
(10502)
银行(10477)
(10274)
金融(10272)
(10079)
(9481)
环境(9359)
(8772)
(8757)
财务(8756)
机构
大学(222177)
学院(216435)
(101480)
经济(99793)
研究(81633)
管理(80107)
理学(68929)
理学院(68097)
管理学(67088)
管理学院(66669)
中国(62313)
(47843)
科学(47813)
(44213)
(42544)
研究所(38868)
(38352)
中心(36260)
财经(35866)
经济学(33997)
(32763)
业大(31633)
北京(31040)
经济学院(30950)
农业(30590)
(30556)
(28444)
(28112)
师范(27844)
财经大学(26731)
基金
项目(141850)
科学(111388)
基金(105474)
研究(102257)
(92723)
国家(92045)
科学基金(77180)
社会(67077)
社会科(63685)
社会科学(63668)
基金项目(54761)
(51390)
自然(48242)
自然科(47144)
自然科学(47127)
教育(46474)
自然科学基金(46348)
(44954)
资助(44841)
编号(39446)
(33742)
成果(32842)
重点(32473)
(31230)
国家社会(29317)
中国(29138)
教育部(28829)
(28624)
科研(27662)
课题(27408)
期刊
(105032)
经济(105032)
研究(67607)
中国(40709)
学报(35104)
(33939)
(33298)
科学(32491)
管理(26736)
大学(26140)
学学(24569)
农业(23218)
(19681)
金融(19681)
教育(18927)
经济研究(18750)
财经(18171)
技术(16901)
(15753)
问题(14943)
(14654)
业经(14549)
(13742)
世界(12998)
国际(12803)
统计(12086)
技术经济(11653)
(10141)
(10102)
理论(9913)
共检索到321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米海杰  
本文利用1981-2010年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提供的死亡率数据,对四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人口死亡率改善水平进行深层次分析,分别按年龄、性别、城乡、是否投保等进行对比,并与其他国家的数据对比,旨在探讨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化趋势和不同分类人群死亡率改善的差异、成因及变动趋势,最终为长寿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主要结论是:建国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持续改善,死亡率改善程度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死亡率改善程度最高,婴儿和55岁以上人口尤为明显。大部分年龄组的女性死亡率改善水平高于男性,市人口死亡率改善水平明显高于镇和乡,投保商业保险人口的死亡率改善水平高于全国人口,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改善水平高于对比国家,这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和医疗水平的实质提高,也表明未来死亡率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涂子贤,王仁安  
本文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对中国人口年龄、性别死亡率水平和特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0年的17年间,中国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1973年和1981年男性高于女性转为1990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在市镇县及省市自治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少儿期年龄别死亡率下降幅度是所有年龄组中最大的,尤以1~4岁组最明显,下降了73.25%;育龄期妇女死亡率已由1973年和1981年高于男性,转为1990年低于男性;老年死亡率男性有所上升,女性略有下降,地区差异不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维志  
解放后,从1954年开始我国历年都对死亡人数做过统计,基本反映了我国人口死亡率一般变化情况。但对死亡率的深入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一是对死亡人口年龄调查的次数太少,二是调查的范围只包括部分地区,不够普遍。1982年普查时,对1981年全国分年龄死亡人口数字进行了全面调查,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普查结果表明,普查统计的1981年死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郝虹生  
对中国“四普”分性别死亡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及其各地区女性死亡水平普遍低于男性,总的趋势是女性预期寿命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地区死亡水平越低性别差异越大。国际比较显示中国的死亡率性别差异较小。死亡水平标准化后,地区间两性预期寿命差距幅度仍有较明显差别,且存在地理分布上的同质性。两性预期寿命差距主要由老龄段死亡率差异决定,女性婴幼儿死亡率高于男性则使两性预期寿命差距缩小。从“三普”到“四普”,死亡率性别模式的最大变化发生在育龄段,而在婴幼儿年龄段没有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坤  雒水稞  苏雯  高建伟  
根据人口死亡原始数据建立的死亡率预测模型往往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使其更具实用性。在Lee-Carter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中进行参数调整已经非常普遍,然而对CBD模型进行参数调整的研究还不多。文章首先利用中国人口死亡数据建立高龄人口的CBD模型,借助Lee-Carter模型的参数调整获取高龄人口预期寿命,然后以此为调整目标对CBD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最后,利用调整的CBD模型对未来人口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进行预测,并根据精算平衡原则分析评价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领取阶段面临的长寿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侯杨方  
文章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资料,认为该时期粗死亡率在25‰~35‰之间,婴儿死亡率可能在170‰~200‰之间,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随着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异,在某些地区已经超过了40岁。另外,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对降低死亡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坤  雒水稞  苏雯  高建伟  
根据人口死亡原始数据建立的死亡率预测模型往往需要进行参数调整,使其更具实用性。在Lee-Carter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中进行参数调整已经非常普遍,然而对CBD模型进行参数调整的研究还不多。文章首先利用中国人口死亡数据建立高龄人口的CBD模型,借助Lee-Carter模型的参数调整获取高龄人口预期寿命,然后以此为调整目标对CBD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最后,利用调整的CBD模型对未来人口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进行预测,并根据精算平衡原则分析评价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领取阶段面临的长寿风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镘  黄柏石  刘晔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切实治理影响人口健康的环境问题,建设健康人居环境。论文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5年和2015年各省级行政单元1%人口抽样调查等数据资料,论文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方法,揭示城市PM_(2.5)的平均浓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PM_(2.5)—人口死亡率关联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异质性,高死亡率地区早期集聚分布于西南地区,2005年后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呈现逐渐集聚分布态势。低死亡率地区长期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两市。(2)人口死亡率的分布存在空间关联性,高—高类型地区早期集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后期向东扩展;低—低类型地区主要分布于北疆、内蒙古西部和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3)城市PM_(2.5)浓度对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邻近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4)中国城市PM_(2.5)浓度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存在学历差异和城乡差异,地区高学历人群集聚可降低PM_(2.5)的健康风险,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则会加重PM_(2.5)的健康风险。研究旨在为防范空气污染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志生  刘恒甲  
文章选择Lee-Carter死亡率模型对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以探讨Lee-Carter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和表现形式。基于1992~2007年中国人口分年龄组死亡率数据,文章对奇异值分解法(SVD)、最小二乘法(OLS)、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和极大似然法(MLE)的拟合结果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最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文章利用最优的拟合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预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了区间估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樊毅  张宁  张万月  
生活方式的改变、医学的进步和遗传学的新发现都会使人的预期寿命变得不确定。本文针对中国人口死亡率历史数据(089岁男性数据),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和嵌套模型的似然比检验等方法,比较了8种目前流行的随机死亡率模型的拟合效果;同时,检验了这8种随机死亡率模型预测结果的生物合理性和稳定性,并比较了它们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由Lee-Carter模型拓展而来的Age-Period-Cohort模型最适合于拟合和预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这为我国寿险企业和养老金机构的死亡率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会敏  牛叔文  杨振  
文章以模型生命表为基础,对最近3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各省份人口死亡数据进行修正,并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修正后的人口死亡水平(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的时空变异进行研究,以辨明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1~2000年中国各省份的死亡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自相关程度随时间变动有所降低;死亡水平较高或较低省份与其周围同样较高或较低省份,在空间上更多地趋于集聚而非随机分布。研究结果为引导有限的社会卫生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人群和地区可以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江蕾,蒋远馨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2年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死亡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是引起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原因;在1952-2002年间,中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口死亡率对数发生比就相应地降低0.1‰,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  
由于人口死亡率年龄跨度长,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生命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参数修匀方法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分别建模,且不能反映人口死亡率随时间改善这一趋势。本文针对我国动态生命表,采取非参数二维修匀方法,选取二维Beta核方法与二维泊松P-样条方法,对全年龄人口死亡率进行修匀,并对两种方法的修匀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全年龄段上,二维Beta核密度修匀法的拟合度高于二维泊松P-样条修匀法,但在边端年龄处和高龄人口年龄段,两种方法的修匀结果各有优劣,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能够提高生命表的修匀质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  
由于人口死亡率年龄跨度长,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生命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参数修匀方法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分别建模,且不能反映人口死亡率随时间改善这一趋势。本文针对我国动态生命表,采取非参数二维修匀方法,选取二维Beta核方法与二维泊松P-样条方法,对全年龄人口死亡率进行修匀,并对两种方法的修匀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全年龄段上,二维Beta核密度修匀法的拟合度高于二维泊松P-样条修匀法,但在边端年龄处和高龄人口年龄段,两种方法的修匀结果各有优劣,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能够提高生命表的修匀质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邓颖璐  彭斯  王乾  周诺亚  
在寿险保单贴现的过程中,保单持有者将保单出售给第三方机构。本文中,我们首先对寿险保单贴现市场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同时论述这一市场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在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双指数跳跃扩散模型整合了长寿风险和死亡率跳跃,很好地拟合了中国的死亡率数据。讨论了在拥有新的医疗信息(比如对投保人剩余预期寿命的估计)的情况下对寿险保单产品的定价。为了整合这些医疗信息,我们使用了统计学中的信息理论,对事先选定的死亡率表格进行调整,在整合了所有的医疗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原始表格。利用调整后的死亡率表格,对寿险保单进行了现金流折现定价。我们选用了几种不同的死亡率数据,最终发现,传统的确定性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