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2)
2023(8258)
2022(6996)
2021(6795)
2020(5622)
2019(12983)
2018(12548)
2017(23824)
2016(13108)
2015(14924)
2014(14434)
2013(14414)
2012(13989)
2011(12915)
2010(12957)
2009(12090)
2008(11900)
2007(10602)
2006(9670)
2005(9001)
作者
(39379)
(32926)
(32899)
(31612)
(21359)
(15935)
(14794)
(13001)
(12875)
(11954)
(11615)
(11025)
(10981)
(10850)
(10822)
(10393)
(10022)
(9664)
(9620)
(9617)
(8379)
(8355)
(8129)
(7634)
(7600)
(7395)
(7392)
(7194)
(6908)
(6826)
学科
(52792)
经济(52729)
管理(33229)
(31233)
(23075)
企业(23075)
方法(21611)
中国(20509)
数学(19670)
数学方法(19447)
(16105)
(14002)
贸易(13995)
(13775)
(13186)
(12387)
(11571)
(10590)
农业(10275)
业经(9787)
(9691)
银行(9658)
(9432)
及其(8893)
(8833)
金融(8832)
地方(8700)
环境(8570)
(7609)
(7574)
机构
大学(191248)
学院(188413)
(87058)
经济(85470)
研究(80164)
管理(66406)
中国(61839)
理学(56075)
理学院(55329)
管理学(54427)
管理学院(54080)
科学(47941)
(43310)
(43030)
(39345)
研究所(39278)
(36733)
中心(34346)
财经(30418)
农业(29233)
(28845)
北京(28529)
(28257)
经济学(28186)
(28021)
业大(27650)
经济学院(25276)
科学院(25186)
(25126)
师范(24820)
基金
项目(123705)
科学(97346)
基金(91855)
研究(87950)
(83206)
国家(82573)
科学基金(68030)
社会(56481)
社会科(53498)
社会科学(53488)
基金项目(46250)
自然(44207)
(43834)
自然科(43175)
自然科学(43158)
自然科学基金(42462)
(40076)
资助(39935)
教育(39595)
编号(33271)
(29238)
重点(29060)
成果(28569)
(27877)
中国(26415)
(24878)
课题(24782)
国家社会(24609)
教育部(24349)
科研(23867)
期刊
(96572)
经济(96572)
研究(63757)
中国(41944)
(33451)
学报(33172)
科学(31365)
(27740)
管理(25881)
大学(24408)
农业(23204)
学学(22972)
(21177)
金融(21177)
教育(19642)
经济研究(17217)
财经(15704)
技术(13978)
(13761)
(13729)
(13289)
业经(12980)
国际(12966)
世界(12742)
问题(12723)
资源(9147)
技术经济(8815)
统计(8471)
(8409)
现代(7955)
共检索到300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状况各有特点,与此相应,各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特别是长期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经济和文化落后,当然也有现实原因。今夭,发展中国家都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以解决各自的人口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问题,发达国家也存在有待解决的诸如失业、贫困等人口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信忠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人口发展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一九三六年,人口出生率约为38‰,死亡率约为28‰,自然增长率只有10‰左右。从一八四○年到一九四九年的109年期间,中国人口由四亿一千多万增加到五亿四千多万,共增加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文若  
对一项人口政策的评估,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它执行的效果作出评价。从当前各国人口政策的执行效果看,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举凡公开推行鼓励增殖的人口政策,莫不效果罕见,充其量防止了人口出生率过快或过份地降低;举凡公开推行控制生育的人口政策,莫不硕果累累,执行得最差的也促使出生率下降,只不过下降的速度慢些而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立天  
As history opens a new chapter, China enters a new stage of it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China has substantially restructured its population as a result of carrying out a rigid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This "Population,and Development Forum" is designed to look backward as well as forward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past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so as to better rationalize the making or improving the future policy. The invited contributors have written on such topics as policy evolu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critiqu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the best time for policy transfer,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a's population.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旭光  
经历了计划与市场之争、持续危机管理、完整人口转型以及人口理论变化后的中国人口政策正逐渐步入老年。来自中国人口政策目标、政策循环、政策变迁、政策对照和政策冲突研究领域的诸多证据表明,中国人口政策改革迫在眉睫,不容有失。应在解放思想、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迅速启动人口政策调整方案,通过重设人口政策目标、改变人口管控方式、重塑人口政策体系等措施,依法使中国人口政策改革尽快取得实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富贤  
1.成立国家人口安全委员会,统筹制定反危机措施。中国人口结构不优,要恢复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应柔性设计,禁止强制。2.开展人口危机的国情教育。修改教科书,纠正几十年计划生育宣传所形成的"人口是负担"的观念,废除不利于生育的法律条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涛,Marjorie McElroy,孙征  
本文利用超生罚款数额来测度县级人口控制的强度,并以此估算人口控制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的罚款政策平均降低每位农村妇女0.33的累计生育率;罚敖对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另外,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有显著的刺激生育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基超  严雷  刘晴  
中国已进入超低生育率阶段,生育率之低直逼典型的少子老龄化国家日本,目前生育政策已开始渐进调整但力度较小,国内相关地区的实践证明,放松人口政策会引起人口暴涨的顾虑。文章根据国家人口战略目标提出了中国近期人口政策调整的建议:迅速放开二胎,未来适时推出鼓励生育政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华丽  杨俊  
人口均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人口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人口自身的均衡则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的前提。通过人口预测参数设计分别模拟"现状""由现状逐步调整到理想状态"及"理想状态"三种方案,对中国人口的中长期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生产自身的惯性作用,中国人口在中期(2050年以前)的基本发展态势基本不会受到人口政策或其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2050—2100年)来看,尽早实现总和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会极大地缓解长期的人口结构压力,尤其是超老龄化压力。要实现我国人口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周灵灵  
在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状况、特征以及主要问题,并对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涵义。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再到限制生育、最后向鼓励生育转变的四次重大调整。与人口政策调整相对应,中国人口结构在经历了1953-2008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大量人口红利之后,出现了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现象,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开始回升,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而且,部分年龄段性别比失衡严重,存在较大的"婚姻挤压"风险。这意味着,前期人口政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显示,中国人口规模的峰值大约出现在2023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农村空心化问题将持续加重。这种变化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需要政府采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在促进人口平衡发展的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荣时  
离婚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分析研究这种社会现象,是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婚姻领域发生了三方面变化:一是离婚人数增加,二是离婚的方式由“仇恨式”转变为“和平式”、“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及其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死亡水平,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低于无配偶人口(包括未婚、丧偶和离婚);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未婚、丧偶、离婚的死亡率与有配偶的相比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旋  
在对初婚的研究中,以往多用初婚总数、初婚比例、初婚率和总和初婚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分别描述了初婚的规模、构成、强度等特征,是分析初婚状况的重要指标,但以这些指标反映较长时期的初婚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需引入等初婚率年龄指标,并据此构造出初婚率等水平图,以便更深入地分析人口的历史初婚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