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7)
2023(9265)
2022(7802)
2021(7399)
2020(6109)
2019(13980)
2018(13716)
2017(26495)
2016(14184)
2015(16272)
2014(16076)
2013(16349)
2012(15924)
2011(14810)
2010(15118)
2009(14333)
2008(14282)
2007(12982)
2006(12212)
2005(11348)
作者
(42825)
(35902)
(35835)
(34467)
(23123)
(17011)
(16112)
(13774)
(13757)
(12930)
(12858)
(11965)
(11808)
(11716)
(11555)
(11112)
(10615)
(10460)
(10388)
(9728)
(9403)
(8711)
(8673)
(8434)
(8116)
(8079)
(7859)
(7359)
(7231)
(7146)
学科
(87181)
经济(87015)
管理(37227)
(33713)
方法(30973)
(26740)
企业(26740)
数学(25845)
数学方法(25591)
中国(24605)
地方(19382)
(19163)
(16971)
业经(16732)
(16184)
(15132)
(14517)
贸易(14508)
(14081)
地方经济(13532)
农业(12300)
(12106)
(11940)
金融(11938)
(11810)
银行(11791)
(11439)
(11172)
环境(11165)
理论(10563)
机构
大学(226872)
学院(221650)
(110882)
经济(109091)
研究(88881)
管理(78656)
中国(68850)
理学(66451)
理学院(65579)
管理学(64523)
管理学院(64102)
(49956)
科学(49479)
(49009)
(46173)
研究所(41447)
财经(39498)
中心(37938)
经济学(37424)
(35908)
(33647)
经济学院(33433)
(33227)
北京(32379)
(30794)
(30518)
师范(30294)
财经大学(29171)
业大(27145)
科学院(27006)
基金
项目(136318)
科学(109083)
基金(103039)
研究(100503)
(89826)
国家(89160)
科学基金(75292)
社会(70528)
社会科(65925)
社会科学(65906)
基金项目(52760)
(48156)
教育(45045)
自然(44766)
自然科(43765)
自然科学(43749)
资助(43495)
自然科学基金(43043)
(42024)
编号(37243)
(32721)
成果(32688)
重点(31564)
(30899)
国家社会(30715)
中国(29191)
教育部(28549)
课题(27051)
人文(26791)
(26699)
期刊
(132385)
经济(132385)
研究(79280)
中国(44797)
(37205)
科学(33215)
学报(32884)
(31941)
管理(30991)
大学(25621)
学学(24119)
(23658)
金融(23658)
经济研究(22674)
财经(22003)
农业(21445)
教育(19736)
(19241)
问题(18182)
业经(17084)
技术(16981)
(16268)
世界(15351)
国际(14758)
技术经济(12795)
统计(12282)
经济问题(11042)
(10980)
(9912)
经济管理(9851)
共检索到35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贵平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既是以往人口自身及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也是决定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未来生育水平、国民收入、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深入研究和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提供了最新资料。结合前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可能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国兰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的构成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速度,而且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上通常按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划分成不同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不同,人口问题也不同。人口年轻型的国家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是儿童、少年、青年的抚养、教育、就业、住宅等问题。而人口为老年型的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老年人的照顾、抚养、医疗和未来劳动力是否充裕等问题。因此应根据人口年龄构成类型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艺容  尹有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点表现为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但空间有限;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负向关系,居民消费水平与少儿抚养比以及总抚养比正相关,而与老年人口抚养比负相关;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负相关,与老年抚养比也呈负相关关系,这与"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家庭储蓄需求假说"相符;少儿抚养比与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与技术创新呈反向关系,同时抚养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延缓退休、放开二胎等政策将有利于适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维持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在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从储蓄、就业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建立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和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并得出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升高是居民储蓄率不断提高、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起了失业率上升的结论。本文最终提出把握新常态机遇,政府引导发展老龄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准备应对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琪  马树才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就人口年龄结构对物质、人力资本投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发现:充足的劳动供给会促进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1998-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抚养负担减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5%;在人力、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少儿抚养比的作用弱于老年抚养比;当老年抚养比达16.04%时,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偏效应降低至零;老年抚养比达19.15%时,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偏效应降低至零。老年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长期来看"第二人口红利"并不存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琪  马树才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就人口年龄结构对物质、人力资本投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发现:充足的劳动供给会促进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1998-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抚养负担减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5%;在人力、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少儿抚养比的作用弱于老年抚养比;当老年抚养比达16.04%时,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偏效应降低至零;老年抚养比达19.15%时,人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郁  
根据中国人口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的决定,理事会扩大会议于1983年1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理事55人,其他有关方面代表25人,共提交论文47篇,论文集8份。会上由会长许涤新同志作了题为《论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学术报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钱信忠同志作了《人口科学为人类幸福服务》的报告。会议由副会长陈道致开幕词;李成瑞同志介绍了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主要经验;宋健同志作了题为《从人口普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周  
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以及人口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得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极其复杂.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对能源消费会产生不同影响。文章通过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3个指标引入扩展的STIRPAT模型.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法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总抚养比、前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等因素对我国能源消费均具有显著影响.老年抚养比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暂时不显著.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影响会逐步显现;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与能源消费反方向变动;前期能源消费对当期能源消费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第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资料是考察我国人口再生产以及安排好十亿人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历史上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口统计资料残缺不全的部分,利用这次人口年龄结构资料作回顾性的估计推算,并进行一些修正和补缺也具有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十亿人口在同一时点统计出的年龄结构,必然具有它的世界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瀛通  
文章将欧洲发达国家与中国历经的人口实践进行比较,探讨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的不足,进而提出人口转变的方向及完成与否的判别标准。文章在构建年龄结构转化理论的基础上,严格区分了相对过剩人口与相对适宜人口,指出未完成年龄结构转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与相对基本完成年龄结构转化过程的发达国家人口状况的区别,从而论证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化的日趋合理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韦吉飞  
人口红利揭示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由于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大,人口红利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消失,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人口负债。因此,正视中国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问题,是一件迫在眉睫且十分重要的工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冷建飞  黄施  
消费结构影响着消费需求,而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消费结构的不同。本文使用中国1992-2014年的数据,根据我国人口政策变动,建立人口模型并运用SVAR模型及正负脉冲响应函数,综合考察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及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及老年抚养比正负冲击对各项消费支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在期初对各项消费支出产生作用,某一些还会在中期转变影响方向继续作用于各项消费支出。2015-2029年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衣着支出、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呈现出逐期减少状态,医疗保健支出及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呈现出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树才  宋琪  付云鹏  
文章通过扩展连续世代交叠模型所构建的居民内生储蓄函数,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少儿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均呈U形动态关系。然而,对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却发现,少儿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存在U形动态关系,与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一致,并且完全可以从父母对收入和支出的心理预期很好地解读;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及总人口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均呈现出倒U形动态关系,这可能与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和还不到位有关。因此,改变居民储蓄偏好,减轻家庭抚养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降低当前居民储蓄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中根  孙武福  洪涛  
老龄化对老龄人口自身消费将产生影响;老龄化通过影响储蓄率、劳动供给、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将间接作用于消费需求。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收入越低的地方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居民消费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比较显示:人口老龄化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老年负担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比较微弱。东中西部地区比较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中部、西部、东部;老年负担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领  张余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红利"持续多年,储蓄率持续波动上升,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为理论基础,探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978-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04-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宏观上储蓄率与少年儿童扶养比和老年人口扶养比成负相关,这与生命周期假说吻合;而对各个地区的研究分析发现少年儿童扶养比与储蓄率成负相关,老年人口扶养比与储蓄率成正相关,这与生命周期假说不相一致。由此引出中国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