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5)
2023(7471)
2022(6351)
2021(6213)
2020(5294)
2019(12761)
2018(12557)
2017(24368)
2016(12931)
2015(14933)
2014(14622)
2013(14563)
2012(13386)
2011(12101)
2010(12268)
2009(11427)
2008(11058)
2007(9460)
2006(8317)
2005(7555)
作者
(36056)
(30144)
(29918)
(28785)
(19221)
(14388)
(13560)
(11807)
(11560)
(10658)
(10520)
(10001)
(9875)
(9534)
(9457)
(9423)
(8842)
(8669)
(8581)
(8203)
(7540)
(7421)
(7216)
(6867)
(6777)
(6768)
(6611)
(6314)
(6108)
(5951)
学科
(62839)
经济(62786)
方法(31545)
管理(31343)
(30848)
数学(29260)
数学方法(28765)
(23340)
企业(23340)
中国(19875)
(14646)
(13966)
贸易(13956)
(13706)
(11286)
业经(10275)
地方(10264)
(10181)
农业(9792)
(9653)
(8818)
银行(8808)
(8598)
金融(8598)
(8520)
理论(8278)
环境(7929)
(7668)
(7559)
(7525)
机构
大学(184750)
学院(183120)
(88227)
经济(86949)
管理(69569)
研究(69070)
理学(60226)
理学院(59592)
管理学(58316)
管理学院(57998)
中国(53589)
(40056)
科学(38835)
(36641)
(35101)
研究所(31934)
中心(30088)
财经(29702)
经济学(29111)
(28001)
(27371)
经济学院(26275)
北京(26206)
业大(24607)
(24594)
(24513)
(22440)
财经大学(22303)
师范(22240)
农业(21924)
基金
项目(122391)
科学(97663)
基金(92192)
研究(88219)
(81205)
国家(80682)
科学基金(68824)
社会(58601)
社会科(55797)
社会科学(55785)
基金项目(47033)
(44314)
自然(43805)
自然科(42927)
自然科学(42919)
自然科学基金(42193)
教育(41254)
资助(40092)
(38535)
编号(33409)
(28811)
重点(28150)
成果(27094)
(26639)
国家社会(25807)
中国(25456)
(25286)
教育部(25048)
创新(23796)
课题(23749)
期刊
(90284)
经济(90284)
研究(58302)
中国(36818)
管理(27501)
科学(26858)
(26574)
学报(26433)
(25169)
大学(20711)
学学(19515)
教育(18205)
农业(17803)
经济研究(17195)
技术(17101)
(16316)
金融(16316)
财经(15165)
(13285)
(12550)
统计(12428)
问题(12163)
业经(11947)
世界(11877)
国际(11593)
(11198)
(10726)
技术经济(10308)
决策(9827)
资源(8009)
共检索到275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佩佩  马云艳  
文章基于1981~2010年的中国人口数据,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Gramer分解定理,将原数据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分和平稳的零均值误差成分。对于确定趋势部分得到中国人口增长与时间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对于误差部分建立了ARMA(2,1)模型,把这两部分相加便得到了中国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模型。从而,通过构建的长期趋势模型,计算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将会逐渐减小,且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中国人口数量将呈现出递减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艳伟  张永利  
文章根据已有的人口数据,运用数据拟合方法和矩阵方法分析研究了人口增长的规律,分别建立了预测中国人口增长的回归和凯菲茨矩阵两个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中国人口短期和长期的预测结果。通过比较,阐述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钢  刘霞辉  
本文通过将1985—2030年的时间跨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运用基于人口、就业因素的恒等式分解法与标准生产函数分解法,分析了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两者都表明人口结构转型是近来及未来几年增长减速的主要因素。由于资本因素仍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如果未来过度依赖投资,低效的资本投入将会伴随人口"负利",把经济拖入过快的减速通道,而扭转这一切的枢纽则在于提升资本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伟国  
我国粮食生产趋势受激励因素、制约因素、波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上升与波动相交织的形态。近年粮食生产将稳定增长,至2000年,5000亿kg的目标可望实现。还提出了为实现粮食目标而应采取的各项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乐  邹文涛  
稻谷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稻谷消费的结构和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转型期稻谷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稻谷消费模型,采取基准方案、低位方案和高位方案对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2020年)、人口达到峰值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时稻谷消费需求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认为,在中长期内我国稻谷消费总量将呈下降趋势,稻谷口粮消费绝对数量下降但在稻谷消费总量中仍占较大比重,稻谷饲用量和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稻谷工业用量和比重则持续增加,种子用量数量减少,但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最后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估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陆建人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东亚发展中经济在90年代上半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中,东亚经济的高增长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有哪些因素会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琪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1989年12月7日公布,今后世界人口将以每10年10亿左右的速度增长,比近年人口增长速度略有降低.现在世界上新生儿中每10人有9人是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52亿.预计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学工  
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人口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顺利实现这些战略设想和制订正确的人口政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长期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总量增长的态势、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景气变量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这一时期趋缓但持续的人口增长对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有利的,但由于资源约束的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加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构成威胁。人口的继续增长也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初始改革有利的若干人口因素的正面作用已经逐渐丧失,而一些不利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综合地看,促进人口早日实现静止应是主要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杨洋  
本文根据研究目的而构建GDP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协整系统,将简约的协整VECM模型转换为结构VECM,继而转换成包含有协整信息的VMA,通过VMA识别长期和短期冲击并分解长期趋势。根据长期趋势的演变和GDP的分布而推断经济新常态的数量特征。由此产生的主要结论为:GDP长期趋势呈现出结构性下移,其平均增幅从2001—2009年的9.88%,下降到2010—2014年的7.85%。这一结果揭示了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的源头,其隐含的意义之一是宏观经济形成了部分弱供给特征。基于长期趋势的结构性下移,本文推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先明  秦开强  
本文通过σ收敛方法和β收敛方法考察8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1980—2011年间的技术和收入收敛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30多年来技术收敛对收入收敛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显著,技术收敛对低收入国家收入提高的约束比高收入国家要小。长期来看,技术收敛对收入收敛的作用明确且积极,并且后期的技术进步努力更为重要。在这一期间中国与前沿国家的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技术差距依然很大,并且表现出总体缩小但不稳定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杨洋  
本文根据研究目的而构建GDP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协整系统,将简约的协整VECM模型转换为结构VECM,继而转换成包含有协整信息的VMA,通过VMA识别长期和短期冲击并分解长期趋势。根据长期趋势的演变和GDP的分布而推断经济新常态的数量特征。由此产生的主要结论为:GDP长期趋势呈现出结构性下移,其平均增幅从2001—2009年的9.88%,下降到2010—2014年的7.85%。这一结果揭示了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的源头,其隐含的意义之一是宏观经济形成了部分弱供给特征。基于长期趋势的结构性下移,本文推断长期趋势和GDP增速的取值范围,据此检验GDP增速服从截尾正态分布,由此计算GDP的长期趋势分布于5.5%—7.5%之间,GDP增速具有91.5%的概率稳定在6%—7.5%的区间。这一结论意味着,我国GDP增速的持续下滑将止于6%以上;GDP增长速度正在从10%左右减速至6%—7.5%之间,这是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洋  
该文以中国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变量组成全球宏观经济的协整系统,基于长期协整关系分解中国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再进一步运用因子模型提取世界经济周期因子。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具有长期的共同增长趋势,而提取的世界经济周期因子可以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53%,说明世界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长期和短期协同关系。现阶段中国和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长期趋势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2012年至2015年中国年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为7.16%。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促进了短期需求并形成周期成分,但并没有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国际形势跟踪课题组  姚淑梅  李大伟  杨长湧  杜琼  
一、世界经济复苏的中长期趋势(一)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未来一段时期,新兴市场国家仍有望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首先,新兴市场国家的私人消费需求仍将不断增加。近年来,私人消费对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娜  
2013年8月28日,国际财税协会①(International Fiscal Association)在哥本哈根召开年会(以下简称"哥本哈根年会"),庆祝其成立七十五周年。当国际财税协会于1938年在荷兰成立时,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Laure还未发明增值税,大多数工业国家征收的是单一税率的销售税;个人所得税还处于普及期,很多国家刚刚开始实施公司所得税。七十五年后的今天,全世界一百五十个左右的国家已经实施了增值税②,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