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7)
- 2023(13833)
- 2022(11746)
- 2021(10798)
- 2020(9044)
- 2019(20974)
- 2018(20364)
- 2017(39070)
- 2016(21294)
- 2015(24294)
- 2014(24347)
- 2013(24617)
- 2012(23636)
- 2011(21768)
- 2010(21978)
- 2009(20394)
- 2008(20479)
- 2007(18206)
- 2006(16089)
- 2005(14851)
- 学科
- 济(104927)
- 经济(104830)
- 管理(55561)
- 业(54199)
- 方法(43598)
- 企(40363)
- 企业(40363)
- 数学(39235)
- 数学方法(38950)
- 中国(32781)
- 农(28070)
- 地方(27048)
- 财(22379)
- 贸(20776)
- 贸易(20762)
- 业经(20420)
- 易(20096)
- 学(19289)
- 农业(19120)
- 制(17978)
- 融(16658)
- 金融(16656)
- 银(16503)
- 银行(16474)
- 行(15936)
- 环境(15878)
- 地方经济(15345)
- 发(14819)
- 和(14416)
- 技术(13129)
- 机构
- 大学(316694)
- 学院(314794)
- 济(140396)
- 经济(137639)
- 研究(118267)
- 管理(115927)
- 理学(98657)
- 理学院(97383)
- 管理学(95988)
- 管理学院(95372)
- 中国(90734)
- 科学(69919)
- 京(69235)
- 财(62820)
- 所(60907)
- 研究所(54971)
- 农(54042)
- 中心(53178)
- 财经(49664)
- 江(47787)
- 经(45128)
- 经济学(44837)
- 北京(44801)
- 业大(44219)
- 范(43439)
- 师范(43039)
- 院(42513)
- 农业(42391)
- 经济学院(40580)
- 州(38017)
- 基金
- 项目(203308)
- 科学(160658)
- 研究(149595)
- 基金(148302)
- 家(129316)
- 国家(128267)
- 科学基金(108686)
- 社会(96986)
- 社会科(92044)
- 社会科学(92021)
- 省(77410)
- 基金项目(77408)
- 教育(67978)
- 自然(67510)
- 划(66783)
- 自然科(65909)
- 自然科学(65888)
- 自然科学基金(64742)
- 资助(61712)
- 编号(59660)
- 发(49460)
- 成果(49258)
- 重点(46708)
- 部(46464)
- 课题(42377)
- 创(41518)
- 国家社会(41074)
- 发展(40285)
- 教育部(39657)
- 展(39651)
- 期刊
- 济(158112)
- 经济(158112)
- 研究(100299)
- 中国(66897)
- 农(49710)
- 学报(47877)
- 财(46972)
- 科学(45866)
- 管理(41673)
- 大学(36001)
- 农业(34083)
- 教育(33723)
- 学学(33649)
- 融(32896)
- 金融(32896)
- 经济研究(26489)
- 技术(26463)
- 财经(25157)
- 业经(24903)
- 经(21731)
- 问题(21672)
- 贸(19209)
- 业(19066)
- 世界(16918)
- 国际(16860)
- 技术经济(16411)
- 统计(15615)
- 资源(15292)
- 商业(14654)
- 图书(14533)
共检索到488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靖巍 胡珑瑛
区域人口集聚是主体功能区优化布局的要求和重要指标。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本文以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区规划为例,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分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发挥哈尔滨市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有序流动,推进国家及省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碧荣
农业区域规划是全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在一段时期内既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长足进步的一项基本方案。本文分析了日本农业区域规划的演变过程及推进措施,整理了其发展脉络和经验,并分析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在农业区域规划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
日本 农业区域规划 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旋
经与国家计委共同研究确定,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持的全国人口发展区域规划会议于今年三月在昆明召开。会议确定,从今年到1984年,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制订出全国人口发展区域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本文试图在对我国解放后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发展的曲折历程作简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阐明自实行开放、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区域规划的广度、深度方面出现的几种新发展趋势。一、城市规划高潮的形成及其对区域规划的推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陈金永,刘塔
为了研究迁移过程的决定因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通常采用的迁入模型或迁出模型往往都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建立多区域迁移模型,引入行为变量,用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决定因子并考察户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迁移的诸多特征如迁移选择性、区域模式、动力机制等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距离、人口与经济变量起主要作用,这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一致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仲常 张翠姣 章翔
作者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与构建了人口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引入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人口监测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全国31个省份人口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人口发展监测指标和区域人口发展综合水平存在的规律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预期寿命、二三产业人口比等指标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而且人口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东、中、西逐渐下降的状况,体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地理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晶 郭立文
文章从国际通用的人类发展(HDI)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国的区域差距和空间格局。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进行重新分类,并尝试从HDI综合指数和分项指数对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进行了单维度和多维度的剖析。研究表明区域之间人类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消除地区差距和不均衡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人类发展指数 区域差距 空间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宿良
在当前全国性的“规划”热潮中,区域经济规划成为重点突破口之一。各省市、各地区都在着手搞或已经搞了一些区域性经济规划。包括行政区、经济区等各类地区的各种形式的规划方案纷纷出台。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回顾性研究。一、区域经济的由来与发展区域,泛指地表的一定地域空间。区域经济就是将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置于一定的地域空间环境中,考察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在空间上的组织和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经济因素,历来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点,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应用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定量考察和分析了中国80年代后半期区域经济因素中经济收入与经济规模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关系及其特征。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因素对人口迁移(量)的影响比较大,经济收入因素的影响相对比较小;经济规模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出,经济收入因素主要是影响人口的迁入;经济规模因素对迁出人口的供给及迁移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的流向选择及其分布模式具有重要的导引、定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一鸣 杨静萱 刘青
文章基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公布的全国和各省份数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七普”数据中人口分布和人口增量的格局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七普”数据仍然显示出“东南高、西北低”的人口分布特征,但是内在空间结构产生了新现象,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基础上正在形成包括成渝城市群、西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新生城市群,中心城市也在快速成长;通过对比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东北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人口收缩型城市,而广州市、深圳市和成都市人口增量迁入势头迅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内陆城市群则需要持续关注人口“虹吸效应”潜在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爱民
区域规划从建国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区域问题日益复杂、区域规划职能上升等因素影响,区域规划更是密集出台,受到空前关注,先后经历了探索起步期、密集出台期、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区域规划体现出区域规划类型多样化、覆盖四大区域板块、国家批复具有层次性、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等特征,在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丰富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突破地方发展经济的体制困境、推动区域内外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区域规划体系、管理实施等方面积累了诸多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以破解。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发展历程 基本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 商静
自区域规划诞生起,城市规划师从物质空间角度、政治家和经济学者从区域发展角度,对区域规划一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在"联合选厂"、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群规划、经济区规划等的推动下,编制体系和技术方法不断成熟。未来,区域规划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研究空间需求的新变化。面对规划体制改革,必须实现编制内容的创新。面对区域治理的新要求,必须发挥中央、地方、市场和民间的共同作用。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必须实现分析方法的精细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蕾 王亦闻 门长悦
本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大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省份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较大差别,增速也有一定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对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为负,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为正。应从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老少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发展的地理波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中国人口与发展大系统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几大地理波波及区。它反映了发展的时空梯次。本文以中国地区发展的时空梯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提出人口与发展的地理波问题,分析人口与发展大系统及其下级系统各种地理波现象及其规律性,并尝试将其用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羚广,蒋正华
本文分析了世界及中国近20年来的人口发展,根据影响人口增长因素的变化趋势,提出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图景及相应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