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4)
- 2023(10421)
- 2022(8988)
- 2021(8419)
- 2020(6845)
- 2019(15733)
- 2018(15459)
- 2017(29507)
- 2016(15966)
- 2015(18532)
- 2014(18424)
- 2013(18620)
- 2012(17977)
- 2011(16678)
- 2010(16970)
- 2009(15630)
- 2008(15714)
- 2007(14211)
- 2006(13198)
- 2005(12351)
- 学科
- 济(79133)
- 经济(78960)
- 管理(41212)
- 业(40812)
- 企(31214)
- 企业(31214)
- 中国(29655)
- 方法(27901)
- 农(23279)
- 数学(22591)
- 数学方法(22383)
- 地方(21288)
- 业经(18427)
- 贸(16855)
- 贸易(16840)
- 易(16335)
- 财(16099)
- 制(15822)
- 农业(15273)
- 银(14277)
- 银行(14257)
- 学(14065)
- 行(13910)
- 融(13518)
- 金融(13516)
- 发(13154)
- 和(12815)
- 地方经济(11986)
- 环境(11679)
- 理论(11098)
- 机构
- 大学(237197)
- 学院(236172)
- 济(108066)
- 经济(105946)
- 研究(95065)
- 管理(84418)
- 中国(74519)
- 理学(70316)
- 理学院(69364)
- 管理学(68325)
- 管理学院(67876)
- 科学(53754)
- 京(53205)
- 所(50011)
- 财(49792)
- 研究所(44584)
- 中心(41627)
- 农(39293)
- 财经(38147)
- 江(36757)
- 北京(35694)
- 经(34614)
- 范(34423)
- 师范(34173)
- 经济学(34022)
- 院(33389)
- 经济学院(30408)
- 业大(30238)
- 农业(30083)
- 州(29678)
- 基金
- 项目(144948)
- 科学(114803)
- 研究(109952)
- 基金(105084)
- 家(91237)
- 国家(90399)
- 科学基金(76027)
- 社会(73501)
- 社会科(68595)
- 社会科学(68578)
- 省(54194)
- 基金项目(54125)
- 教育(49903)
- 划(46672)
- 自然(45025)
- 自然科(43997)
- 自然科学(43987)
- 资助(43912)
- 编号(43615)
- 自然科学基金(43252)
- 成果(37945)
- 发(37057)
- 部(33748)
- 重点(33295)
- 课题(32003)
- 发展(30658)
- 国家社会(30537)
- 展(30166)
- 创(29474)
- 中国(29421)
- 期刊
- 济(132873)
- 经济(132873)
- 研究(83658)
- 中国(57662)
- 农(38886)
- 财(36492)
- 科学(34412)
- 管理(34366)
- 学报(34226)
- 教育(30241)
- 融(28329)
- 金融(28329)
- 农业(26645)
- 大学(26270)
- 学学(24265)
- 经济研究(21912)
- 业经(20965)
- 财经(20025)
- 技术(19271)
- 问题(17914)
- 经(17507)
- 贸(16563)
- 世界(15525)
- 国际(15264)
- 业(14260)
- 技术经济(11786)
- 图书(11363)
- 坛(11110)
- 论坛(11110)
- 经济问题(10986)
共检索到395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原新 陈卫民 朱镜德 黄乾 姚从容 吴帆
文章从人口转变、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的社会分层及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人口,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复杂。必须对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应该把解决中国人口社会问题及统筹协调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作为人口发展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
关键词:
人口转变 社会发展 人口社会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敏芳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率达9.74%,人口流动率达12.33%。人口的迁移流动,以经济因素为主,以女性为多,且迁移流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人口。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按城市化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新增人口数量,低于农村人口外出迁移数,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实现人口顺利迁移流动,需要相应的配套策略。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城市化 迁移预测 迁移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怀阳,叶礼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21世纪中国人口具有一些明显变动和发展趋势,驾驶这些趋势促进现代化建设,要在深入研究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选择。关于下一个世纪前十年生育率要不要恢复到更替水平,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激励机制和旨在提高教育劳动生产率的改革,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截流”与“分流”,开发中西部的人才战略等问题,作者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和改革的思路,比较充分地阐述了独立的见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光辉
文章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参数假定分析基础上预测中国人口的变化,再根据模型数据推算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左右,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按照目前的死亡水平计算,老年人口的比重到2055年左右将接近40%的最高点。
关键词:
预测模型 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就将来人口的推测方法而言,一般有数学法、经济学法以及要素法。这里以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为基准,根据要素法对将来人口进行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颖润 周鑫 陈思敏 肖宇慧
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口问题已从原来的数量增长过快转变为人口结构失衡。文章在分析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分布失衡现状及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耦合模型,解析1982—2020年中国人口结构失衡的态势以及人口系统内部失衡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人口结构失衡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发展态势;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2009年之前快速上升,在2009年之后保持平稳;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先加剧后减缓,2009年达到峰值,人口年龄失衡和分布结构失衡愈演愈烈。(2)中国人口年龄-性别-分布三元系统协调度为优质协调类型,在2010年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在2010年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说明2010年后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和人口分布结构失衡比较一致。(3)中国人口年龄-性别-分布结构耦合度从负向转向正向,2010年之后保持稳定。这说明中国人口年龄-性别-分布结构失衡的相互影响力在加剧。2010年之后人口系统耦合度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出生性别比开始快速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1991年9月18日,受国家教委和中国人口学会委托,由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人口控制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来自高校系统、人口情报研究系统、计划生育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人口普查系统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讨论会,大会共收到论文50多篇。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学会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从多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安
This paper has botte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by using the forth and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in 1990 and 2000. 2)Based upon it and by using the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 System, having done some forecasts about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 next 50 years. 3)To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ing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have gotten into the population ageing society. 4)Giving some suggestions guideline for the policy maker.
关键词:
中国 人口老龄化 预测 特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志刚
受中国人口学会委托,由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五所高校人口研究所和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中国人口控制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9月17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社会科学院、人口情报中心、人口统计部门及计划生育实际工作部门等40多个单位的7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周灵灵
在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状况、特征以及主要问题,并对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涵义。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再到限制生育、最后向鼓励生育转变的四次重大调整。与人口政策调整相对应,中国人口结构在经历了1953-2008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大量人口红利之后,出现了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现象,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开始回升,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而且,部分年龄段性别比失衡严重,存在较大的"婚姻挤压"风险。这意味着,前期人口政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显示,中国人口规模的峰值大约出现在2023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农村空心化问题将持续加重。这种变化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需要政府采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在促进人口平衡发展的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结构 演变特征 发展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张红奎 武志刚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360个行政村和2万多农户1986—2013年的连续观察数据从人口与人力资本、劳动就业、收入与消费、公共服务、村庄经济发展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具体包括:村庄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参与率下降,非农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兼业化趋势基本稳定;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作用日益突出,村庄内部农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占收入比重和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医疗卫生和文化服务支出比重提高;村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发展提速,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村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村域经济比重下降,村庄空心化加剧;村集体经济规模不断扩...
关键词:
村庄 经济 社会 发展趋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根明
未来15年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未来15年(1996一2010年)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2000年小康水平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翟振武,陈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