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4)
- 2023(10861)
- 2022(8880)
- 2021(8124)
- 2020(6650)
- 2019(14949)
- 2018(14005)
- 2017(26090)
- 2016(14080)
- 2015(15572)
- 2014(14918)
- 2013(14919)
- 2012(13739)
- 2011(12580)
- 2010(12155)
- 2009(11149)
- 2008(10963)
- 2007(9331)
- 2006(8194)
- 2005(7267)
- 学科
- 济(66221)
- 经济(66165)
- 管理(39022)
- 业(36298)
- 方法(29108)
- 企(27214)
- 企业(27214)
- 数学(26848)
- 数学方法(26707)
- 中国(20059)
- 农(16562)
- 贸(14628)
- 贸易(14622)
- 财(14435)
- 易(14312)
- 地方(13402)
- 业经(12481)
- 学(12437)
- 农业(11638)
- 环境(10440)
- 制(10380)
- 融(9977)
- 金融(9976)
- 银(9731)
- 银行(9688)
- 行(9349)
- 技术(8634)
- 地方经济(8576)
- 务(8484)
- 财务(8480)
- 机构
- 大学(209961)
- 学院(206697)
- 济(96058)
- 经济(94761)
- 研究(77821)
- 管理(77639)
- 理学(68620)
- 理学院(67778)
- 管理学(66793)
- 管理学院(66428)
- 中国(58688)
- 科学(48149)
- 京(44025)
- 农(40788)
- 所(39815)
- 财(39096)
- 研究所(37154)
- 业大(33846)
- 中心(33678)
- 财经(32818)
- 农业(32696)
- 经济学(31851)
- 经(30384)
- 经济学院(28995)
- 院(27629)
- 北京(27429)
- 江(27234)
- 范(25837)
- 师范(25468)
- 科学院(25051)
- 基金
- 项目(149300)
- 科学(119288)
- 基金(113745)
- 家(103020)
- 国家(102267)
- 研究(101725)
- 科学基金(86514)
- 社会(70773)
- 社会科(67364)
- 社会科学(67351)
- 基金项目(60133)
- 自然(56051)
- 自然科(54843)
- 自然科学(54823)
- 省(54645)
- 自然科学基金(53915)
- 划(48060)
- 资助(45639)
- 教育(45513)
- 编号(36208)
- 重点(34578)
- 部(34259)
- 发(32907)
- 国家社会(31927)
- 创(31402)
- 创新(29610)
- 科研(29239)
- 中国(29216)
- 教育部(29081)
- 计划(28071)
共检索到291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仲山 谢黎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错配指数进行测度,从省级层面、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类型和演进特征,通过泰尔指数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和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行揭示,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空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人力资本错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整体上由配置过度演变为配置不足;人力资本错配的演进态势在不同省份和不同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三大地区人力资本错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内差异,而区域间差异对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贡献率趋于上升;整体上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人力资本错配,而居民消费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人力资本错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发跃 谢龙
本文将人均受教育水平作为估计人力资本存量的指标,利用GE指数(广义熵)对1987~2001年中国三大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进行差异分析,获得了详细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贡献率。结果表明,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都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主要因素。在区域内部的比较中,西部的区域内差异和贡献率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低。
关键词:
人力资本存量 GE指数 差异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峥 梁赟玲 Barbara Fraumeni 刘智强 王小军
尽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学者和政府的共识,但准确度量人力资本却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数据状况,运用并改进Jorgenson-Fraumeni的终生收入法,计算了1985—2007年中国人力资本年度总量及相应的年度人均人力资本,构建了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并对2008—2020年的人力资本水平作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均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物质资本来说,人力资本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并且人均人力资本跟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亚 甘勇 李克强 姜璐
本文采用扩展后的教育基尼系数的方法 ,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总量在区域、年龄、行业等方面的分布以及区域分布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 ,基本结论是 :中国区域间的人力资本总量分布差异很小 ,且随着时间推移 ,差异在减少 ;教育经费投入、万人拥有大学生数、城镇化水平、拥有高等院校的个数与区域人力资本分布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均受教育年限 基尼系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良健 何琼峰
首次运用ESDA方法和锡尔系数、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人力资本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差异程度,研究发现,1996~2005年中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具有空间集聚性,区域差异程度在不断减小;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各区域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显著。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区域间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合理迁移来实现。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优化配置 ESDA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峥 贾娜 张晓蓓 Barbara Fraumeni
本研究通过改进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方法——Jorgenson-Fraumeni收入法,结合扩展的人力资本Mincer模型,构建了适合中国数据的省级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同时,通过建立省际生活成本平减指数解决了人力资本的横向比较问题,使计算结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本文运用该方法估算了代表不同发展水平的六个省(市):上海、广东、河南、湖北、贵州和甘肃的人力资本水平,建立了跨省跨时间可比的分城乡1985—2009年省级年度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指标及相应人力资本指数。结果显示总人力资本广东最高,人均人力资本上海遥遥领先,而贵州和甘肃均排在最后。计算结果定量描述了省级人力资本的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葛晶 李勇
首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人力资本错配测算框架,其次,基于分层贝叶斯模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行业中观数据测算了我国2009—2015年期间19个行业的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最后,从行政垄断视角解释了其成因。研究发现:(1)我国人力资本错配程度较为严重,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已出现"倒置的门槛效应";(2)行政垄断解释了人力资本错配在行业间差距的59. 65%;(3)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本错配问题尤为严重。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消除行政垄断,建立以人力资本价格为基础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钊 陆铭 金煜
本文基于已有的数据,估算了缺失年份的数据,从而形成了1987~2001年各地区完整的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我们发现,中国各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各地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呈现收敛的趋势,高等教育的持续平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璋 陈宏伟 魏梅
基于1999~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1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影响人力资本技术外部性的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区人力资本深化对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具有促进作用,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专业化和多样化分别超过各自的临界值时,才会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正向的影响;专业化对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在东西部地区分产业之间存在差异;就业密度在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业中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类似于多样化的非线性影响,但它在其他地区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部性 就业密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纯义
文章构建了一个居民预期寿命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数理推导出老龄化对社会人力资本的影响,并基于我国1990~2012年的数据,利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考察了各个影响因素对人力资本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1990~2012年我国教育和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要高于年龄和性别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贡献程度分解之后可以发现,教育和地区的贡献仍远高于年龄和性别对人力资本的贡献。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导致年龄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一直是负,抑制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增长。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力资本 Divisia指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健 侯景新
本研究在对人力资本集聚与分布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查阅、梳理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2000—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空间集聚与分布差异的程度与趋势。结果显示:城市的初始高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其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越大;收入、公共物品供给及产业集聚也能够促进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的提高;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四大板块内部,2010年高学历人口的空间集聚程度都要明显强于2000年;除东北地区外,高学历人口与低学历人口的隔离程度都在下降;全国、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的高学历人口分布差异程度基本维持不变,而东北地区在上升,西部地区却在下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学历人口 空间集聚 分布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张国平
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的区际差异在过去20年中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区域间分布、区域内部分布和城乡分布三个层面,系统考察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际差异 教育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文
民工技能开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新领域王爱文1995年8月召开的“全国流动人口工作会议”向人们显示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我国目前约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将在本世纪末达到2亿,全国流动人口已8000万。一些单位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的年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昭俊 赵宏中
本文在分析未来收益法和累计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估算模型,以此估算了1995—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并对中国人力资本作用以及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存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戴琼瑶 刘家强 唐代盛
人口数量优势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减弱,挖掘人力资本红利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探讨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及空间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作用高于人口数量,中国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动力转换。进一步研究发现,健康资本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竞争效应,教育资本呈显著溢出效应,两类红利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伴随城市间间隔距离增加,健康资本竞争效应和教育资本溢出效应呈递增空间变动规律,不过两类人力资本空间效应边际增长随间隔距离增大而递减,满足"距离衰减"假设。因此提出,通过提高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实现经济增长从依靠劳动力数量向劳动力质量演进,并对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施行不同空间投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