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7)
- 2023(5689)
- 2022(4682)
- 2021(4596)
- 2020(3817)
- 2019(8819)
- 2018(8273)
- 2017(15418)
- 2016(8067)
- 2015(9220)
- 2014(8748)
- 2013(8894)
- 2012(8388)
- 2011(7761)
- 2010(7455)
- 2009(6899)
- 2008(6828)
- 2007(5716)
- 2006(5057)
- 2005(4650)
- 学科
- 济(40635)
- 经济(40606)
- 管理(20627)
- 业(19094)
- 方法(18482)
- 数学(17295)
- 数学方法(17212)
- 中国(14879)
- 企(13719)
- 企业(13719)
- 贸(9462)
- 贸易(9455)
- 易(9256)
- 农(9122)
- 财(8380)
- 融(6586)
- 金融(6585)
- 制(6567)
- 学(6533)
- 地方(6498)
- 业经(6419)
- 银(6346)
- 银行(6343)
- 农业(6253)
- 行(6205)
- 关系(5965)
- 环境(5824)
- 出(5534)
- 发(5500)
- 划(4825)
- 机构
- 大学(122405)
- 学院(117865)
- 济(61620)
- 经济(60853)
- 研究(47988)
- 管理(43041)
- 中国(37757)
- 理学(37551)
- 理学院(37030)
- 管理学(36499)
- 管理学院(36265)
- 京(26947)
- 科学(26594)
- 财(25499)
- 所(23558)
- 经济学(21791)
- 研究所(21749)
- 财经(21179)
- 中心(20128)
- 经济学院(19729)
- 经(19696)
- 北京(17455)
- 院(17406)
- 农(16932)
- 财经大学(16082)
- 范(15700)
- 师范(15595)
- 科学院(14941)
- 业大(14538)
- 江(14478)
- 基金
- 项目(81860)
- 科学(67085)
- 基金(65388)
- 家(58130)
- 国家(57807)
- 研究(57579)
- 科学基金(49548)
- 社会(41945)
- 社会科(40057)
- 社会科学(40053)
- 基金项目(34295)
- 自然(30923)
- 自然科(30297)
- 自然科学(30291)
- 自然科学基金(29778)
- 资助(27115)
- 省(26604)
- 教育(25542)
- 划(24257)
- 部(20385)
- 国家社会(19836)
- 中国(19776)
- 编号(19327)
- 重点(18776)
- 教育部(17800)
- 发(17653)
- 创(16618)
- 人文(16474)
- 科研(15823)
- 创新(15785)
共检索到174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健 侯景新
本研究在对人力资本集聚与分布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查阅、梳理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2000—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空间集聚与分布差异的程度与趋势。结果显示:城市的初始高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其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越大;收入、公共物品供给及产业集聚也能够促进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的提高;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四大板块内部,2010年高学历人口的空间集聚程度都要明显强于2000年;除东北地区外,高学历人口与低学历人口的隔离程度都在下降;全国、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的高学历人口分布差异程度基本维持不变,而东北地区在上升,西部地区却在下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学历人口 空间集聚 分布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亚 甘勇 李克强 姜璐
本文采用扩展后的教育基尼系数的方法 ,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总量在区域、年龄、行业等方面的分布以及区域分布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 ,基本结论是 :中国区域间的人力资本总量分布差异很小 ,且随着时间推移 ,差异在减少 ;教育经费投入、万人拥有大学生数、城镇化水平、拥有高等院校的个数与区域人力资本分布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均受教育年限 基尼系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张国平
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的区际差异在过去20年中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区域间分布、区域内部分布和城乡分布三个层面,系统考察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际差异 教育投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黄莉芸 盛伟 唐代盛
建构引入人力资本的Solow经济增长拓展模型,采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铁路运输时间距离权重矩阵,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探讨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通过考察省域间铁路运输时间距离变化,持续测度两类人力资本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集聚在空间上的主导效应分别为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两类人力资本表现出空间作用机制的异质性;伴随时间距离的增加,两类人力资本的空间效应分别呈现倒U形和U形变化规律;相对于非高铁时期,高铁时期人力资本集聚的空间效应更显著;健康资本投资倾斜与分散是调节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平衡增长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要系统考虑时间和空间协调性,适度集中的教育投资是较优的投资方法,健康资本则要选择空间均衡的投资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峥 贾娜 张晓蓓 Barbara Fraumeni
本研究通过改进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方法——Jorgenson-Fraumeni收入法,结合扩展的人力资本Mincer模型,构建了适合中国数据的省级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同时,通过建立省际生活成本平减指数解决了人力资本的横向比较问题,使计算结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本文运用该方法估算了代表不同发展水平的六个省(市):上海、广东、河南、湖北、贵州和甘肃的人力资本水平,建立了跨省跨时间可比的分城乡1985—2009年省级年度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指标及相应人力资本指数。结果显示总人力资本广东最高,人均人力资本上海遥遥领先,而贵州和甘肃均排在最后。计算结果定量描述了省级人力资本的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晓清 杨洋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戴琼瑶 刘家强 唐代盛
人口数量优势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减弱,挖掘人力资本红利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探讨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及空间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作用高于人口数量,中国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动力转换。进一步研究发现,健康资本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竞争效应,教育资本呈显著溢出效应,两类红利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伴随城市间间隔距离增加,健康资本竞争效应和教育资本溢出效应呈递增空间变动规律,不过两类人力资本空间效应边际增长随间隔距离增大而递减,满足"距离衰减"假设。因此提出,通过提高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实现经济增长从依靠劳动力数量向劳动力质量演进,并对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施行不同空间投资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家乐 李秀敏
文章运用Park(2006)的方法和中国1952-2009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及其分布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追赶效应的前提下,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衡均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而且,中国还处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左边,即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衡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中国发展全民教育是合理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改善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仲山 谢黎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错配指数进行测度,从省级层面、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类型和演进特征,通过泰尔指数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和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行揭示,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空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人力资本错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整体上由配置过度演变为配置不足;人力资本错配的演进态势在不同省份和不同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三大地区人力资本错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内差异,而区域间差异对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贡献率趋于上升;整体上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人力资本错配,而居民消费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人力资本错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涛涛,张建华
本文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极度不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在人力资本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且呈现递增的趋势。地区之间人力资本差距的拉大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加大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地区分布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昭俊 赵宏中
本文在分析未来收益法和累计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估算模型,以此估算了1995—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并对中国人力资本作用以及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存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峥 梁赟玲 Barbara Fraumeni 刘智强 王小军
尽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学者和政府的共识,但准确度量人力资本却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数据状况,运用并改进Jorgenson-Fraumeni的终生收入法,计算了1985—2007年中国人力资本年度总量及相应的年度人均人力资本,构建了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并对2008—2020年的人力资本水平作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均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物质资本来说,人力资本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并且人均人力资本跟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洋 崔静远
为了克服普通教育指标法对不同年龄人口教育回报率差异的忽视,文章在教育指标法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收益率加权平均教育年限法,用来估计人力资本存量。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调查(CFPS2010)成人问卷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多方位的测算。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存在显著差异,年轻人的教育回报率远高于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较大,简单平均受教育年限会夸大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另外,文章还发现,女性的人力资本利用率远低于男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收益率 教育指标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秀丽 张昭俊 谭霞
本文运用基于人力资本价值与劳动者收入内在逻辑关系的人力资本存量估算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内外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作用下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人力资本 空间分布 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强 温军 汤向俊
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水平迅速提升,但各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及结构水平差异颇大,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本文直接研究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样本。文章在增长回归框架下,以中国各省份1978-2008年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及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结构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