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2)
2023(10219)
2022(8486)
2021(7892)
2020(6266)
2019(14321)
2018(13773)
2017(25728)
2016(13733)
2015(15475)
2014(15318)
2013(15553)
2012(14950)
2011(14027)
2010(13922)
2009(12695)
2008(12622)
2007(11061)
2006(10137)
2005(9610)
作者
(40414)
(33703)
(33604)
(31864)
(21735)
(16082)
(15285)
(13304)
(12911)
(11861)
(11776)
(11308)
(11080)
(10772)
(10720)
(10589)
(10044)
(9727)
(9708)
(9424)
(8697)
(8245)
(8145)
(7750)
(7667)
(7561)
(7443)
(7239)
(6751)
(6740)
学科
(73165)
经济(73112)
管理(34674)
(33052)
中国(25924)
方法(24552)
(23433)
企业(23433)
地方(22306)
数学(22056)
数学方法(21934)
(19032)
业经(14890)
(14523)
贸易(14508)
(14053)
农业(13276)
地方经济(13160)
(13127)
金融(13126)
(12504)
银行(12492)
(12443)
(12395)
(12338)
(12282)
(11899)
环境(11809)
(9607)
发展(9238)
机构
大学(203023)
学院(202772)
(96191)
经济(94588)
研究(82042)
管理(72535)
中国(64396)
理学(61251)
理学院(60420)
管理学(59542)
管理学院(59145)
科学(47474)
(45514)
(42021)
(41330)
研究所(38164)
中心(35416)
财经(32452)
(32329)
经济学(31518)
北京(30077)
(29875)
(29721)
(29715)
(29178)
师范(28929)
经济学院(28344)
业大(25849)
科学院(25600)
农业(24979)
基金
项目(132239)
科学(106019)
研究(98066)
基金(97664)
(85697)
国家(85049)
科学基金(72036)
社会(66081)
社会科(62815)
社会科学(62807)
基金项目(50490)
(49005)
教育(43417)
自然(43288)
(42434)
自然科(42260)
自然科学(42251)
自然科学基金(41490)
资助(40381)
编号(37401)
(35376)
重点(30786)
成果(30560)
(30352)
发展(29247)
国家社会(28926)
(28779)
中国(27570)
课题(27361)
(27286)
期刊
(112147)
经济(112147)
研究(68547)
中国(46360)
(30766)
科学(30091)
学报(29290)
(28656)
管理(28630)
(23632)
金融(23632)
大学(22505)
农业(21784)
教育(21665)
学学(21059)
经济研究(19603)
业经(17457)
财经(16810)
技术(16635)
问题(14932)
(14723)
(13755)
世界(13171)
国际(12856)
(12433)
资源(11727)
技术经济(10383)
统计(9651)
经济问题(9433)
(9326)
共检索到32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峥  贾娜  张晓蓓  Barbara Fraumeni  
本研究通过改进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方法——Jorgenson-Fraumeni收入法,结合扩展的人力资本Mincer模型,构建了适合中国数据的省级人力资本估算方法。同时,通过建立省际生活成本平减指数解决了人力资本的横向比较问题,使计算结果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本文运用该方法估算了代表不同发展水平的六个省(市):上海、广东、河南、湖北、贵州和甘肃的人力资本水平,建立了跨省跨时间可比的分城乡1985—2009年省级年度人力资本综合度量指标及相应人力资本指数。结果显示总人力资本广东最高,人均人力资本上海遥遥领先,而贵州和甘肃均排在最后。计算结果定量描述了省级人力资本的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亚  甘勇  李克强  姜璐  
本文采用扩展后的教育基尼系数的方法 ,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总量在区域、年龄、行业等方面的分布以及区域分布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 ,基本结论是 :中国区域间的人力资本总量分布差异很小 ,且随着时间推移 ,差异在减少 ;教育经费投入、万人拥有大学生数、城镇化水平、拥有高等院校的个数与区域人力资本分布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科学有效测度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响应国家科技战略的有益尝试。运用熵权法,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4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中国省际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属于人工智能发展领跑者,山东、辽宁、天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陕西、福建属于追赶者,其余省份属于落后者;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区域差异较大,其中,东—西、东—中、东—东北差异是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差异和西部地区内差异为次要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可以分为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和2015—2018年4个阶段;考察期内,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扩展效应,东北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化效应,中部地区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相当,西部地区呈现出多极化效应。结论可为健全科技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为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供实证数据,为系统布局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钊  陆铭  金煜  
本文基于已有的数据,估算了缺失年份的数据,从而形成了1987~2001年各地区完整的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我们发现,中国各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各地的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呈现收敛的趋势,高等教育的持续平衡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天健  侯景新  
本研究在对人力资本集聚与分布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进行查阅、梳理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2000—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空间集聚与分布差异的程度与趋势。结果显示:城市的初始高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其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越大;收入、公共物品供给及产业集聚也能够促进高学历人口占比增加值的提高;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四大板块内部,2010年高学历人口的空间集聚程度都要明显强于2000年;除东北地区外,高学历人口与低学历人口的隔离程度都在下降;全国、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的高学历人口分布差异程度基本维持不变,而东北地区在上升,西部地区却在下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张国平  
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的区际差异在过去20年中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区域间分布、区域内部分布和城乡分布三个层面,系统考察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全胜奇  
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本市场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化改革的整体进程 ,尽快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本市场 ,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 ,应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 ,为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体制条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良健  何琼峰  
首次运用ESDA方法和锡尔系数、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人力资本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差异程度,研究发现,1996~2005年中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具有空间集聚性,区域差异程度在不断减小;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各区域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显著。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区域间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合理迁移来实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仲山  谢黎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错配指数进行测度,从省级层面、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类型和演进特征,通过泰尔指数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和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行揭示,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空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人力资本错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整体上由配置过度演变为配置不足;人力资本错配的演进态势在不同省份和不同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三大地区人力资本错配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内差异,而区域间差异对八大经济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区域差异贡献率趋于上升;整体上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人力资本错配,而居民消费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人力资本错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家乐  李秀敏  
文章运用Park(2006)的方法和中国1952-2009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及其分布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追赶效应的前提下,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衡均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而且,中国还处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左边,即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分布的不平衡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中国发展全民教育是合理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改善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文  
民工技能开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新领域王爱文1995年8月召开的“全国流动人口工作会议”向人们显示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我国目前约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将在本世纪末达到2亿,全国流动人口已8000万。一些单位的调查表明,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的年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发跃  谢龙  
本文将人均受教育水平作为估计人力资本存量的指标,利用GE指数(广义熵)对1987~2001年中国三大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进行差异分析,获得了详细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贡献率。结果表明,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都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主要因素。在区域内部的比较中,西部的区域内差异和贡献率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永平  余珮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资本应该大量从富国流向穷国,而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向富国的事实严重不符,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富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负相关,但是在区域层次上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正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卢卡斯之谜"的存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家滋  吕浩然  刘程军  
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首先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市场规模等因素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作用;其次通过构建交互项,检验了人力资本和FDI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投入总量、市场规模、市场开放度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效果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流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减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昭俊  赵宏中  
本文在分析未来收益法和累计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价值与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估算模型,以此估算了1995—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并对中国人力资本作用以及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