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8)
- 2023(5616)
- 2022(4582)
- 2021(4271)
- 2020(3334)
- 2019(7831)
- 2018(7188)
- 2017(13207)
- 2016(7000)
- 2015(8053)
- 2014(7686)
- 2013(7912)
- 2012(7357)
- 2011(6916)
- 2010(6690)
- 2009(6216)
- 2008(6184)
- 2007(5070)
- 2006(4459)
- 2005(4167)
- 学科
- 济(34034)
- 经济(34006)
- 管理(18723)
- 业(17516)
- 方法(15274)
- 数学(14288)
- 数学方法(14240)
- 中国(13061)
- 贸(11909)
- 贸易(11898)
- 易(11774)
- 农(11678)
- 企(11550)
- 企业(11550)
- 财(6717)
- 出(6659)
- 制(5916)
- 关系(5858)
- 产品(5788)
- 业经(5708)
- 出口(5632)
- 出口贸易(5632)
- 口(5632)
- 银(5624)
- 银行(5619)
- 农业(5606)
- 行(5511)
- 发(5291)
- 环境(5195)
- 融(5171)
- 机构
- 大学(105586)
- 学院(103200)
- 济(55957)
- 经济(55385)
- 研究(42561)
- 管理(38447)
- 中国(33687)
- 理学(33201)
- 理学院(32853)
- 管理学(32581)
- 管理学院(32390)
- 京(23119)
- 财(22380)
- 科学(22152)
- 所(20994)
- 研究所(19222)
- 经济学(19094)
- 财经(18482)
- 中心(18096)
- 经济学院(17227)
- 经(17219)
- 农(17003)
- 北京(15448)
- 院(15186)
- 财经大学(13938)
- 农业(13551)
- 科学院(13474)
- 业大(13254)
- 江(12730)
- 范(12494)
- 基金
- 项目(69098)
- 科学(55394)
- 基金(53438)
- 研究(50895)
- 家(47486)
- 国家(47200)
- 科学基金(39655)
- 社会(35697)
- 社会科(34152)
- 社会科学(34145)
- 基金项目(26859)
- 自然(23677)
- 自然科(23162)
- 自然科学(23157)
- 资助(22846)
- 自然科学基金(22805)
- 教育(22750)
- 省(22635)
- 划(20366)
- 编号(18098)
- 中国(17934)
- 部(17484)
- 国家社会(16695)
- 重点(15961)
- 发(15566)
- 教育部(15180)
- 成果(14806)
- 创(14185)
- 人文(13925)
- 创新(13508)
共检索到158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美国盖洛普(Gallup)及Bozell Worldwide广告公司曾就12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质量,对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消费者进行意见调查,结果中国大陆产品排名第9,超过台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支娜
针对中国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利用古诺模型展开理论研究发现,当质量改进存在一次性的创新成本时,进行质量改进的厂商将面临着由质量改进效率决定的阈值条件,通过数值分析也可以发现最有利于质量改进的产业组织结构条件,有效的产权保护也是使质量改进的厂商具有足够利益激励的制度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制约中国产品质量改进的三大条件。
关键词:
质量竞争 技术改进效率 产业组织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家东 李依锦 郑立伟
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研究了主要国家出口产品的质量溢价水平,以及宏观质量水平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理论层面,首次提出了质量溢价概念,分析了质量与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论证了质量提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层面,首先基于国际贸易数据计算各国出口产品的平均单位价值,然后对主要国家出口产品的质量溢价和质量溢价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发现,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以输出中低档质量的产品为主,但每一次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明显提升都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支撑作用。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提升产品质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质量溢价 出口单位价值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学瀛
新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将起重大作用。关于产品质量与责任的立法,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早期的产品责任法首先在英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世勇
西非:中国产品的潜在市场彭世勇西非是指非洲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的一个人口众多、包括16个国家的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盛产热带水果,海产品丰富,劳动力低廉,土地便宜,资源较为丰富,如加纳共和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黄金蕴藏量,素有黄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萧露
当今世界经济舞台,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扩大,企业顺应这一潮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必然。就我国企业而言,随着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日益临近,国际化趋势显得尤为迫切,从而更加要求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尽快研拟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战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温德成,吕杰
At firs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a study on the value compare between China goods and non-China goods by MARC J.SCHNIEDERJANS of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presents the studying method and conclusions briefly,and then oppugns its studying method and conclusions.In order to correct the analysis of MARC J.SCHNIEDERJANS' survey data,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an product valu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theory.As a result,the paper finds that,although China goods with a rather poor quality,most of them also can provide more value to foreign consumers.
关键词:
中国 外国制造 质量 价值 加速折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述毅
应加深对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的认识唐述毅我国企业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1)产品质量抽查的合格率低,不良品损失大。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样品合格率,七年来一直在75%左右徘徊。市场商品监督抽查样品合格率比产品抽查样品合格率低20个百分点。不合格品中,5%...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思萍 朱浩清
保护因产品危害而造成消费者的人身、财产的损害、从法律上说,其核心问题是产品责任的认定。我国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产品质量法》中。该法要求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在实施生产、销售行为时不得给消费者造成可能导致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不合理的危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钦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探讨王文钦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消费品大量生产,行销各地,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贡献巨大。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厂商大肆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如何解决合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已刻不容缓。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引入产品质量变量到贸易模型中,可以推导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出口产品质量决定于出口目的市场的质量偏好以及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首次提出"质量门槛"假说。通过构建产品质量指标,对中国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质量门槛"的存在以及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出口目的国家人均GDP每升高1%,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14%,而出口目的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高收入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质量偏好,因而产生较高的"质量门槛",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比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高26,5%。对产品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质量门槛"效应存在行业间差...
关键词:
质量门槛 对外贸易 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夏依 王子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发现,外资企业在控制了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一系列可观测变量后,出口产品质量仍高于内资企业。本文将这一典型事实嵌入包含跨国生产和产品质量内生决定的一般均衡模型,以量化外资企业对中国产品质量升级和福利水平提升的贡献。结果显示,2001—2007年,引进外资企业使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1.29%,福利水平增长22.40%;若剔除外资企业的质量优势,则同时期外资企业进入使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0.11%,福利水平提升降为4.03%。因此,准确衡量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优势对于全面理解和评估中国对外开放的质量提升和福利效应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外资企业 质量优势 福利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小义 李佳欣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结合2001—2019年中国与130多个国家(地区)HS(1996)六分位双边贸易数据,创新引入区分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密度指标,考察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产品内分工格局及产品空间结构关系,并采用两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和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趋缓,但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产品内分工程度、产品空间关系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突出;(2)无论是对总产品内分工还是高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出口关联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进口关联不利于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一致结论;(3)出口关联、进口关联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作用效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及伴随伙伴国收入水平、贸易关系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关联与进口关联更为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