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902)
2022(4875)
2021(4700)
2020(3884)
2019(9227)
2018(8797)
2017(17147)
2016(9020)
2015(10227)
2014(9931)
2013(10248)
2012(9814)
2011(8936)
2010(8826)
2009(8268)
2008(8050)
2007(6779)
2006(6050)
2005(5682)
作者
(26068)
(22075)
(21819)
(21008)
(13850)
(10654)
(9987)
(8738)
(8501)
(7766)
(7622)
(7213)
(7170)
(7149)
(7034)
(6832)
(6517)
(6362)
(6276)
(6158)
(5639)
(5403)
(5234)
(4966)
(4937)
(4924)
(4810)
(4691)
(4586)
(4527)
学科
(45136)
经济(45102)
方法(22130)
管理(20770)
(20738)
数学(20583)
数学方法(20488)
中国(15135)
(14240)
(13183)
贸易(13177)
(13003)
(12983)
企业(12983)
(8539)
(8397)
农业(7705)
(7661)
(7363)
(6989)
银行(6968)
(6752)
地方(6729)
业经(6717)
(6615)
金融(6615)
教育(6230)
(6143)
出口(6142)
出口贸易(6141)
机构
大学(136320)
学院(131683)
(69239)
经济(68261)
研究(54270)
管理(47910)
理学(41238)
理学院(40786)
中国(40780)
管理学(40179)
管理学院(39946)
(29543)
科学(28983)
(28725)
(27083)
研究所(24690)
经济学(23963)
财经(23612)
(23509)
中心(22878)
(21834)
经济学院(21740)
(19446)
北京(19343)
农业(18652)
业大(18439)
财经大学(17735)
(17662)
科学院(16431)
(15849)
基金
项目(88179)
科学(70012)
基金(67673)
研究(63016)
(60202)
国家(59834)
科学基金(50234)
社会(43851)
社会科(41941)
社会科学(41934)
基金项目(34030)
自然(30650)
(30348)
自然科(30022)
自然科学(30015)
资助(29583)
自然科学基金(29538)
教育(28831)
(26358)
编号(22285)
(21870)
中国(20812)
国家社会(20423)
重点(20238)
(19293)
教育部(18868)
成果(18159)
(17791)
人文(17388)
大学(17015)
期刊
(70071)
经济(70071)
研究(46421)
中国(27223)
学报(21495)
(21174)
(19644)
科学(19600)
管理(17348)
大学(16446)
学学(15396)
农业(15357)
经济研究(13713)
财经(12149)
教育(12071)
统计(11824)
(11622)
金融(11622)
(11319)
(10653)
世界(10488)
国际(10079)
问题(9766)
技术(9488)
(9470)
(9268)
业经(9101)
决策(8772)
技术经济(6917)
(6722)
共检索到20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红叶  张莉  
产品种类扩大型内生增长模型的核心变量产品种数的统计测度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该理论相关经验研究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笔者提出基于中国技术创新统计编制中国产品种类指数的产品种类测度方法,应用了两种产品种类测度方法对中国产品种类(1978~2008)进行统计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结论为:(1)基于贸易数据的贸易种类指数的局限性在于数据可得性,如果能解决数据上的困难,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有关偏好和收益问题的研究中;(2)基于重大技术创新统计编制中国产品种类指数是可行的,但关键问题是产品含义的界定;(3)中国内生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测度方法估计的中国产品种类与生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引入产品质量变量到贸易模型中,可以推导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出口产品质量决定于出口目的市场的质量偏好以及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首次提出"质量门槛"假说。通过构建产品质量指标,对中国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质量门槛"的存在以及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出口目的国家人均GDP每升高1%,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14%,而出口目的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高收入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质量偏好,因而产生较高的"质量门槛",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比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高26,5%。对产品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质量门槛"效应存在行业间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菁  
通过建立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要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数据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状况在进一步恶化,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威胁到长期的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实施有效的以经济激励为主的环境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世勇  
西非:中国产品的潜在市场彭世勇西非是指非洲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的一个人口众多、包括16个国家的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盛产热带水果,海产品丰富,劳动力低廉,土地便宜,资源较为丰富,如加纳共和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黄金蕴藏量,素有黄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萧露  
当今世界经济舞台,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扩大,企业顺应这一潮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必然。就我国企业而言,随着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日益临近,国际化趋势显得尤为迫切,从而更加要求企业必须未雨绸缪,尽快研拟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战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温德成,吕杰  
At firs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a study on the value compare between China goods and non-China goods by MARC J.SCHNIEDERJANS of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presents the studying method and conclusions briefly,and then oppugns its studying method and conclusions.In order to correct the analysis of MARC J.SCHNIEDERJANS' survey data,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an product valu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theory.As a result,the paper finds that,although China goods with a rather poor quality,most of them also can provide more value to foreign consumers.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凌远  
文章基于HS-6分位产品层面的国际贸易数据,遵循Hummels和Klenow(2005)的方法计算了1995~2011年中国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运用面板数据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进口及其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进口主要依靠集约边际的增长,但知识产权对中国进口积极作用则是沿着扩展边际而实现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扩张和市场势力效应分别作用于中国进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而前者占据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一个单位,扩展边际增加约36%,集约边际约减少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晓英  杨娟  
中国正处于能源转变关键时期,但在理论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文章采用两次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对我国1953-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都是围绕着两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这对于政府主导下的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有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消除趋势后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芳  
文章整理计算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物质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等数据,分产业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结果发现:对于第一产业,金融通过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渠道并不显著;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渠道、物质资本积累渠道、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均不显著;第三产业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小义  李佳欣  
文章基于产品空间视角,结合2001—2019年中国与130多个国家(地区)HS(1996)六分位双边贸易数据,创新引入区分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密度指标,考察中国与伙伴国(地区)双边产品内分工格局及产品空间结构关系,并采用两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出口关联、进口关联对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和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1)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趋缓,但中国与各伙伴国间的产品内分工程度、产品空间关系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表现突出;(2)无论是对总产品内分工还是高端型产品内分工水平,出口关联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进口关联不利于双边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一致结论;(3)出口关联、进口关联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作用效应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及伴随伙伴国收入水平、贸易关系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关联与进口关联更为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产品内分工深化与升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志梁  
人口红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中部A省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向动态关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推动A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支娜  
针对中国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利用古诺模型展开理论研究发现,当质量改进存在一次性的创新成本时,进行质量改进的厂商将面临着由质量改进效率决定的阈值条件,通过数值分析也可以发现最有利于质量改进的产业组织结构条件,有效的产权保护也是使质量改进的厂商具有足够利益激励的制度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制约中国产品质量改进的三大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美国盖洛普(Gallup)及Bozell Worldwide广告公司曾就12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质量,对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消费者进行意见调查,结果中国大陆产品排名第9,超过台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