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2)
- 2023(12109)
- 2022(10592)
- 2021(10217)
- 2020(8440)
- 2019(20021)
- 2018(19785)
- 2017(38114)
- 2016(20255)
- 2015(23085)
- 2014(22912)
- 2013(22934)
- 2012(20975)
- 2011(19166)
- 2010(18814)
- 2009(17253)
- 2008(16810)
- 2007(14276)
- 2006(12473)
- 2005(11056)
- 学科
- 济(85333)
- 经济(85248)
- 管理(56779)
- 业(54194)
- 企(44264)
- 企业(44264)
- 方法(41470)
- 数学(35626)
- 数学方法(35320)
- 贸(26354)
- 贸易(26337)
- 易(25648)
- 中国(23822)
- 农(23271)
- 财(18418)
- 业经(18190)
- 学(17003)
- 地方(15843)
- 制(14367)
- 农业(14097)
- 和(13757)
- 理论(13459)
- 环境(13132)
- 技术(12425)
- 银(12262)
- 银行(12228)
- 划(11952)
- 行(11728)
- 出(11535)
- 融(11442)
- 机构
- 大学(293768)
- 学院(290588)
- 济(125790)
- 经济(123505)
- 管理(117804)
- 理学(102745)
- 理学院(101653)
- 研究(100526)
- 管理学(100164)
- 管理学院(99662)
- 中国(74836)
- 京(62912)
- 科学(60120)
- 财(52524)
- 所(49667)
- 研究所(45678)
- 中心(43801)
- 农(43561)
- 财经(43366)
- 业大(41668)
- 北京(40283)
- 经(39745)
- 江(38742)
- 经济学(38361)
- 范(37202)
- 师范(36918)
- 院(36692)
- 经济学院(34735)
- 农业(34326)
- 财经大学(32510)
- 基金
- 项目(201383)
- 科学(158751)
- 研究(148552)
- 基金(148325)
- 家(128964)
- 国家(127982)
- 科学基金(109747)
- 社会(94525)
- 社会科(89754)
- 社会科学(89731)
- 基金项目(78599)
- 省(75040)
- 自然(70761)
- 自然科(69140)
- 自然科学(69125)
- 自然科学基金(67907)
- 教育(66789)
- 划(63899)
- 资助(61813)
- 编号(59501)
- 成果(48066)
- 部(45698)
- 重点(44587)
- 发(42791)
- 创(41636)
- 课题(40365)
- 教育部(39453)
- 国家社会(39287)
- 创新(38863)
- 科研(38434)
- 期刊
- 济(131338)
- 经济(131338)
- 研究(87796)
- 中国(49883)
- 学报(43826)
- 管理(42758)
- 科学(41773)
- 农(39194)
- 财(36435)
- 大学(33397)
- 学学(31319)
- 教育(28642)
- 农业(28388)
- 技术(23625)
- 经济研究(22944)
- 融(22089)
- 金融(22089)
- 业经(20890)
- 财经(20631)
- 贸(20084)
- 问题(18426)
- 经(17670)
- 国际(17404)
- 业(15638)
- 图书(15040)
- 世界(14936)
- 理论(14542)
- 技术经济(14241)
- 科技(13631)
- 商业(13162)
共检索到418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春梅 宋彦 陈英梅
本文通过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分析,指出了中国产品外贸竞手力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仍然很弱,具有竞争力比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尚处于劣势。希望据此提出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 产品外贸竞争力 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珏
文章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采用比较优势定量分析方法,从中国出口产品“类”、“章”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1)从“类”层次上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强的状况,尤其是纺织品处于竞争力很强的状况,但从“章”层次上看,中国纺织品等产业并不都是处于强势竞争力状况;(2)尽管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状况处于一般状态,但却是朝着较强比较优势方向上升。文章认为在分析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时还应考虑在华外资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为
本文以劳动力成本为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变化,认为劳动 生产率已经取代劳动投入量,成为产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远期策略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短期策略是实行低汇率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快 速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张丽
使用1998~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行业的生产效率与行业规模显著地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内投资对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却成中性结果;分行业的研究显示,行业工资水平对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影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则受行业规模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维持与提升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导方向,而对于中国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先扩大规模再发展内涵是一条现实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行业规模 出口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明勇 王堃羽 祝树金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东盟贸易迅速发展,目前东盟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自贸区的建立势必影响到中国产品对东盟的出口竞争力。根据中国-东盟历年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预测中国东盟未来贸易情形。并对中国产品对东盟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动态评估,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未来发展会提高我国大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对石化等部分产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韶艳 高雅琳 陈佩
海湾国家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目标市场,但近年来印度产品对中国形成了有力竞争。文章基于2006-2016年双边贸易数据,采用竞争力指标对中印两国在海湾国家的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印与海湾国家的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印度具有竞争力,但印度在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具有较显著竞争优势,印度制成品竞争力处于追赶过程,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竞争力,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关键词:
中国 海湾国家 出口贸易 竞争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丘兆逸
中国是全球产品内贸易的第二大参与者,也是未来欧美发达国家碳规制的主要影响对象。碳规制通过直接影响高碳产品出口和间接影响进口两条途径来影响产品内贸易,采用混合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碳规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具有负面影响,且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若欧美等国对每吨碳排放征收30美元或60美元的碳关税,中国产品内贸易的进出口总规模将分别下降10.42%和24.31%。为应对欧美等国的碳规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的影响,一是应根据"共同但有差别"的减排原则进行积极申诉;二是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中积极朝低碳方向进行升级;三是若边境碳调节税开始实施,应根据生产者责任原则,以实际内涵碳作为征收依据,减少其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春宝 杨德林
一、我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缺乏后劲 199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808.5亿美元,与1994年相比,净增442.3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额为1487.7亿美元,增长率为22.9%;进口额为1320.8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义志
目前我国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塑造我国现代民族品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的一些成功企业,论述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创造和保持我国的名牌产品。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际竞争力 名牌产品 垄断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义志 贺蓓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对我国内资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与FDI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我国内资企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而这主要归因于政府的干预和对内资的差别对待以及内外资企业关联度低。因此,政府应调整引资政策,一是采用公平竞争的“规则引资”政策;二是采取促进内外资企业关联的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志军 姜万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规模强劲增长,但竞争力依然有限。本文提出:要提升外贸竞争力,中国现阶段应主动地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向发展产业内贸易,因为产业内贸易是竞争力更强的贸易方式。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外贸竞争力 异质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