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8)
2023(7697)
2022(6322)
2021(5892)
2020(4731)
2019(11079)
2018(10384)
2017(19378)
2016(10405)
2015(11831)
2014(11383)
2013(11516)
2012(10935)
2011(10174)
2010(10104)
2009(9294)
2008(9363)
2007(7953)
2006(7051)
2005(6564)
作者
(30167)
(25274)
(25181)
(24056)
(16189)
(12077)
(11499)
(9842)
(9721)
(9065)
(8917)
(8495)
(8226)
(8194)
(8138)
(7856)
(7525)
(7475)
(7437)
(7083)
(6531)
(6192)
(5995)
(5868)
(5749)
(5691)
(5625)
(5209)
(5135)
(5105)
学科
(48682)
经济(48635)
管理(27293)
(25904)
方法(23020)
数学(21060)
数学方法(20906)
(18278)
企业(18278)
(17257)
贸易(17246)
(17017)
中国(16818)
(15280)
(12427)
(11716)
(9106)
(9073)
出口(9063)
出口贸易(9062)
业经(8572)
(8312)
农业(8203)
(7726)
银行(7712)
(7551)
(7369)
金融(7368)
环境(7217)
关系(6866)
机构
大学(160227)
学院(155664)
(76718)
经济(75738)
研究(60557)
管理(57179)
理学(49562)
理学院(48981)
管理学(48229)
管理学院(47953)
中国(46845)
(34508)
科学(34195)
(33143)
(30435)
研究所(27932)
财经(27149)
经济学(26399)
(26244)
中心(25937)
(25078)
经济学院(23983)
北京(22220)
(21843)
业大(21363)
(21325)
农业(20956)
财经大学(20440)
(20258)
师范(20068)
基金
项目(105450)
科学(84509)
基金(81212)
研究(75641)
(72164)
国家(71701)
科学基金(60562)
社会(52009)
社会科(49698)
社会科学(49687)
基金项目(41262)
自然(37590)
自然科(36803)
自然科学(36790)
自然科学基金(36194)
(36106)
资助(34517)
教育(34334)
(32136)
编号(27323)
(25835)
重点(24291)
国家社会(23901)
中国(23844)
(22863)
成果(22624)
教育部(22271)
(21330)
人文(20542)
科研(20459)
期刊
(77513)
经济(77513)
研究(50261)
中国(29908)
学报(25603)
科学(24073)
(23792)
(23391)
管理(20702)
大学(19732)
学学(18360)
农业(17077)
经济研究(14988)
财经(14048)
(13939)
教育(13800)
(13550)
金融(13550)
国际(12280)
(12202)
世界(11674)
技术(11574)
问题(11228)
业经(10495)
(10315)
统计(8830)
技术经济(7893)
(7290)
(7056)
决策(6692)
共检索到235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会朝  徐康宁  
引入产品质量变量到贸易模型中,可以推导出在市场均衡条件下出口产品质量决定于出口目的市场的质量偏好以及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首次提出"质量门槛"假说。通过构建产品质量指标,对中国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质量门槛"的存在以及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出口目的国家人均GDP每升高1%,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14%,而出口目的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高收入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质量偏好,因而产生较高的"质量门槛",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比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高26,5%。对产品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质量门槛"效应存在行业间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中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而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为了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合理而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增长,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必须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出发,对于传统出口产业,摆脱过分强调中国同其他国家经济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比较优势指导思想,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对出口贸易结构采取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并举的方针,合理确定传统出口产业、出口支柱产业和战略性出口产业,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工具,通过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长英  刘璇  李志远  
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基于2017—2020年HS6位编码细分产品月度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加征关税降低了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美国关税每提高1%,中国对美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约0.56%;异质性分析显示,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输美消费品、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和质量较低产品质量的负向影响更大;美国的拟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也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相对于实际加征关税而言影响较小;中国产品的出口流向及路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对东盟国家出口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但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产品质量没有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梁晶晶  徐锦强  黄蕾  
文章使用2000~2013年Aid Data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援助数据、BACI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产品出口数据、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中的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相关指标,采用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中的非洲国家与中国投票相似度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对中国向非洲受援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到非洲,且这样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共同实现的。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改善非洲国家的政府治理水平,进而使中国对受援国产品出口显著上升。该结论说明中国对非援助不但会提升非洲国家人民的福利水平,也会促进中国的产品贸易;对非援助实现了"双赢"局面,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小伟  
知识产权保护是目前出口贸易中新出现的复杂问题。国际上正在形成新的规则。关贸总协定的《知识产权协议》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并将保护状况与贸易制裁挂钩。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并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去开拓国际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张丽  
使用1998~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行业的生产效率与行业规模显著地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内投资对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却成中性结果;分行业的研究显示,行业工资水平对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影响显著,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则受行业规模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维持与提升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导方向,而对于中国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先扩大规模再发展内涵是一条现实的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泊宁  
使用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和2016年《全球贸易促进报告》的数据,从通关费用、时间、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四个方面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通关环境,考察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通关环境不同指标的改善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即通关费用和时间的改善抑制了中国产品出口,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的改善促进了中国产品出口。经过初步分析,发现通关费用和时间的减少抑制中国产品出口的原因为,进口国通关环境改善面向的是所有出口国,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挤出了中国出口。还进一步从产品、国家和进口依存度方面做了异质性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伟良  贾秀录  
"贸易非效率"像一堵无形的壁垒阻碍着贸易的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是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Wilson、Mann和Otsuki(2003)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量指标体系,选取2007—2014年的贸易数据,在测算G20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G20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产品出口额以及出口产品种类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除了G20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距离、市场开放程度之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也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G20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越高,不仅中国出口到该国的贸易额越大,中国出口到该国的产品种类也会增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亚楠  王海成  苏慧  
基于中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背景,试图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新视角来解释中国的出口扩张以及出口升级。通过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入到质量异质性模型,推理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扩张及出口升级的关系等式,运用2002—2014年高度精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有利于促进出口扩张和出口升级,OFDI是发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自由贸易战略是我国应对当前"逆全球化"国际局势的重要对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为我国维持出口扩张和实现出口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录安  刘一江  葛丽梅  冯璐  
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深入,贸易自由化对产品出口的影响力不断加强,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增加出口利润,对产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为了保持在产品出口市场中的竞争力,出口企业更注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利用技术进步促进产品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洪雨  
长期以来,量增价跌是我国出口中难以避免的结局,但是造成低价既有正常原因,也有一些非正常原因如使用虚假的外销发票等。非正常低价的存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外贸秩序,使国家财政蒙受损失,也容易引发进口国家采取反倾销调查。本文分析了非正常低价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并就如何解决非正常低价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刘刚   于楚榕  
基于2017~2020年HS6位码产品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轮次评估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征关税虽然抑制了我国输美产品的出口贸易额,降低了我国输美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也间接丰富了我国产品出口流向及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征关税对我国消费品和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征关税对我国输美出口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拓展了美国加征关税经济效应的研究,为我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红叶  张莉  
产品种类扩大型内生增长模型的核心变量产品种数的统计测度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该理论相关经验研究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笔者提出基于中国技术创新统计编制中国产品种类指数的产品种类测度方法,应用了两种产品种类测度方法对中国产品种类(1978~2008)进行统计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结论为:(1)基于贸易数据的贸易种类指数的局限性在于数据可得性,如果能解决数据上的困难,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有关偏好和收益问题的研究中;(2)基于重大技术创新统计编制中国产品种类指数是可行的,但关键问题是产品含义的界定;(3)中国内生增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测度方法估计的中国产品种类与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