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9)
2023(12561)
2022(10518)
2021(9981)
2020(8323)
2019(19320)
2018(18650)
2017(35761)
2016(18734)
2015(21100)
2014(20430)
2013(20273)
2012(18479)
2011(16543)
2010(15881)
2009(14258)
2008(13605)
2007(11391)
2006(9510)
2005(8217)
作者
(49854)
(41971)
(41478)
(39669)
(26299)
(19951)
(18679)
(16374)
(15954)
(14386)
(14256)
(13980)
(12992)
(12921)
(12830)
(12725)
(12337)
(12038)
(12029)
(11894)
(10099)
(9968)
(9845)
(9543)
(9524)
(9316)
(8972)
(8450)
(8144)
(8134)
学科
(82238)
经济(82155)
管理(50905)
(49380)
方法(40545)
(38612)
企业(38612)
数学(36831)
数学方法(36452)
中国(24413)
(22381)
(21023)
贸易(21015)
(20640)
(19992)
业经(15964)
农业(14514)
(13559)
(13447)
(13380)
地方(12597)
环境(11922)
(11592)
金融(11591)
(11585)
银行(11566)
技术(11358)
(11211)
财务(11175)
(11160)
机构
大学(260793)
学院(258249)
(122106)
经济(120375)
管理(103454)
理学(90877)
理学院(89949)
研究(89329)
管理学(88604)
管理学院(88116)
中国(69255)
(53640)
(52111)
科学(50180)
财经(43235)
(42488)
中心(41213)
经济学(40279)
(40038)
研究所(38975)
(37658)
经济学院(36603)
业大(35290)
(34319)
北京(33366)
财经大学(32925)
(32889)
(31624)
师范(31330)
农业(29647)
基金
项目(184309)
科学(148926)
基金(141048)
研究(133822)
(123271)
国家(122375)
科学基金(106647)
社会(90842)
社会科(86551)
社会科学(86533)
基金项目(74163)
自然(68017)
自然科(66570)
自然科学(66552)
(66421)
自然科学基金(65404)
教育(60981)
(57746)
资助(57442)
编号(50896)
(43387)
重点(41620)
国家社会(40280)
(39323)
成果(39210)
(38766)
教育部(38104)
人文(36647)
创新(36462)
科研(35919)
期刊
(118935)
经济(118935)
研究(74727)
中国(45199)
(38528)
管理(37809)
学报(36447)
科学(36368)
(32590)
大学(29046)
学学(27554)
农业(22891)
经济研究(21679)
技术(21558)
(21535)
金融(21535)
财经(21502)
教育(19984)
(18677)
业经(17534)
(17389)
问题(16445)
国际(15241)
世界(14407)
理论(13627)
(13256)
统计(13052)
技术经济(12650)
资源(12524)
实践(12065)
共检索到369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守海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证明,当劳动力无限供给格局让位于有限供给后,产出缺口的价格效应将出现两种转变:首先,从原来只能引起资本品价格变化转向能同时引起工资的变化;其次,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必然强化。基于1992—2012年宏观季度数据,利用HP滤波、BK滤波、CF滤波以及卡尔曼滤波等四种方法计算了中国的产出缺口,并借鉴Gordon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自2005年以来中国产出缺口对PPI指数的影响确实出现了强化趋势,对工资指数的影响也在从无到有地凸显出来。这可能预示着中国潜在产出正在从资本制约转向资本与劳动双重制约,通胀治理的难度也在加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产出缺口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指示器。已有的产出缺口估算均基于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产出。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算了一个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产出缺口(即GGL产出缺口)。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所有变量均可直接观测。运用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模型,结合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与贝叶斯冲击分解,考察GGL产出缺口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路径及其与传统产出缺口的动态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失业回滞等原因使得GGL产出缺口比传统产出缺口更具持久性,但传统产出缺口波动更大。二者的差异意味着依靠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方式在我国收效甚微。因此,如果政策机制转向盯住GGL产出缺口,将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失业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失业的货币政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外生技术冲击、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对于GGL产出缺口(即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产出缺口)的影响,并对GGL产出缺口波动进行条件方差分解,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中国GGL产出缺口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2002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相关数据估算出中国真实的GGL产出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宇峰  吴振球  郭妍芳  
本文采用HP滤波法和UC-卡尔曼滤波法估算出中国2001~2012年的产出缺口值,并结合CPI商品体系分类计算出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3个部门的季度环比相对价格,最后借助于Gordon三角模型解析出中国产出缺口价格效应的部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3个部门价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食品季度环比相对价格对产出缺口的变化最为敏感,工业品和服务的季度环比相对价格对产出缺口的敏感度都较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诗磊  谭琦  
文章构建了一个小型DSGE模型,利用中国数据使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估计了模型的各种结构参数,并计算了中国的自然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缺口。研究发现:自然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缺口保持了高同步性,这主要是由于成本加成定价冲击对经济影响较小;两种产出缺口的变动都较为频繁,基本上每4个季度就形成一个短的波动周期;两种产出缺口都准确的判断了中国经济波动中的高点和低点,因此对经济预警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健  徐展峰  葛正灿  
本文对我国自1984年以来的产出缺口变动轨迹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了向量自回归VAR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出缺口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实体经济本身,货币因素对产出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具有明显时滞效应。所以在当前的保增长政策措施中,坚持财政刺激政策为主、货币扩张为辅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政策当局应尽早制定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机制,从而最大化降低刺激政策的负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昕东  
本文应用Van Norden提出的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方法估计了1982年至200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并与应用HP滤波方法估计的产出缺口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HP滤波方法相比,应用Van Norden方法估计的产出缺口具有很好的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能够准确反映中国1982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变化,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我们根据估计的产出缺口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昕东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非常重要。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1983-2007年中国的潜在产出及产出缺口,结果显示估计的产出缺口能够准确反映中国1983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变化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由此得出结论:(1)当前中国经济以较低的通货膨胀为代价就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2)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对GDP增长率具有暂时影响,而供给冲击对GDP造成了持久影响,需求冲击对GDP只产生暂时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红兵  陈平  
本文基于1994年1季度到2008年4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两个变量不同的SVAR模型对中国的产出缺口进行估计,并依据"通货膨胀预测能力"、"与基准经济周期转折点的一致性"以及"与实时估计值的一致性"三条标准对估计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VAR02模型对通货膨胀的短期预测能力较好,而SVAR03模型的长期预测能力较好;SVAR03产出缺口的周期转折点与基准经济周期转折点更为一致;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娄峰  
在新凯恩斯理论框架下,根据国际最新的产出缺口定义,结合中国经济特征,构造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应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我国季度产出缺口,然后与其他方法估计的产出缺口进行比较,并且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将产出缺口定义为实际产出相对于其弹性价格均衡水平下的偏离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经济的周期变化过程。自2010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的产出缺口波动趋于平稳化,这基本符合"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红兵  段军山  
文章基于1994Q1~2008Q4的数据并分别利用三次趋势和HP滤波两种模型方法估计了我国的实时、准实时和最终产出缺口。分析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产出缺口遭受了较大而且高度持续的修正,说明我国的实时产出缺口和基于事后修正数据估计的产出缺口有很大不同。由于产出缺口是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而货币政策决策总发生在"实时",不能等待后来产出缺口等数据信息的修正。因此,区分实时产出缺口和基于事后修正数据估计的产出缺口,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实时数据的基础上,选用六种常用的退势方法对我国1992—2010年季度实时GDP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产出缺口估计,对产出缺口修正进行分解,并进一步分析了产出缺口实时估计的可靠性。研究表明,不同方法对产出缺口的测度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产出缺口修正在实时估计中起重要作用,数据修正效应明显存在,从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GDP数据修正频繁和核算方法不断完善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在这些退势方法中,Clark(1987)不可观测成分模型对产出缺口的测度最为可靠,并可以对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进行较好的划分,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而其他方法的产出缺口估计不可信,尤其是HP滤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子博  
文章为研究我国经济收缩时政府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与通货膨胀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多参数动态系统进行Kalman滤波测算我国1978~2008年的产出缺口变动轨迹,应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实证分析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确定我国当前菲利普斯曲线形式,得出我国面临适应性预期通货膨胀压力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黄淑芬  
本文应用一种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小波降噪方法和1992—2009年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中国的产出缺口。估计结果表明:(1)小波降噪方法和季度数据估计的产出缺口波动相对比较频繁。(2)1998年第二季度之前的产出缺口波动幅度比较剧烈,之后的产出缺口波动趋于平缓。(3)产出缺口波动的频率正在降低,经济周期持续时间也在拉长。(4)宏观经济回暖的基础尚不牢固,短期内还不能中止反周期政策。文章还将小波降噪、HP滤波、BK滤波、UC卡尔曼滤波、SVAR方法估计的产出缺口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小波降噪方法具有更强的预测通货膨胀能力,能准确反映中国1992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景兰  包艳龙  宋帅官  
分别采用线性趋势、HP滤波以及小波降噪方法估算1986—2012年我国的实时、事后修正和准实时产出缺口,对各方法估计结果从实时与事后修正估计的一致性、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与历史经济波动曲线走向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小波降噪实时产出缺口估计结果较优的结论。从内生推动、外生拉动两个方面分析产出缺口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生因素中,技术进步波动对GDP产出缺口的影响较大,国际资本投入次之,人力资本投入最小,并且国际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在滞后一期的影响均比同期大;外生因素中,产出缺口受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