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5)
- 2023(8443)
- 2022(7106)
- 2021(6821)
- 2020(5620)
- 2019(12910)
- 2018(12593)
- 2017(24169)
- 2016(13134)
- 2015(14906)
- 2014(14651)
- 2013(14791)
- 2012(14306)
- 2011(13200)
- 2010(13499)
- 2009(12680)
- 2008(12658)
- 2007(11487)
- 2006(10566)
- 2005(9937)
- 学科
- 济(62555)
- 经济(62491)
- 业(37584)
- 管理(37365)
- 企(30103)
- 企业(30103)
- 方法(22796)
- 中国(20918)
- 数学(19808)
- 数学方法(19609)
- 农(18349)
- 贸(14428)
- 贸易(14416)
- 业经(14311)
- 易(14131)
- 财(13783)
- 制(13605)
- 地方(13570)
- 策(12548)
- 农业(11582)
- 银(11107)
- 银行(11104)
- 行(10809)
- 产业(10520)
- 融(9592)
- 金融(9592)
- 学(9433)
- 技术(9274)
- 体(8944)
- 环境(8822)
- 机构
- 大学(190967)
- 学院(190914)
- 济(94671)
- 经济(93061)
- 管理(73745)
- 研究(72259)
- 理学(61919)
- 理学院(61280)
- 管理学(60683)
- 管理学院(60281)
- 中国(58261)
- 财(43182)
- 京(41139)
- 科学(37387)
- 所(35244)
- 财经(33253)
- 中心(32659)
- 研究所(31446)
- 经(30265)
- 经济学(30188)
- 江(30176)
- 北京(27139)
- 经济学院(27138)
- 农(26096)
- 院(25816)
- 范(24972)
- 师范(24835)
- 财经大学(24389)
- 州(23415)
- 业大(21361)
- 基金
- 项目(116793)
- 科学(94325)
- 研究(91378)
- 基金(86973)
- 家(73962)
- 国家(73390)
- 科学基金(63193)
- 社会(61340)
- 社会科(58479)
- 社会科学(58473)
- 基金项目(43841)
- 省(42307)
- 教育(40978)
- 资助(36914)
- 自然(36859)
- 划(36180)
- 自然科(35994)
- 自然科学(35986)
- 编号(35932)
- 自然科学基金(35421)
- 成果(30924)
- 部(27984)
- 发(27599)
- 国家社会(26395)
- 重点(26267)
- 课题(25966)
- 中国(25277)
- 教育部(24672)
- 创(24372)
- 性(24017)
共检索到31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业强 魏后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嘉辉
文章基于产业政策对产业供给和社会需求的视角,以2009年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政策分析入手,解释说明在我国经济增长上行趋缓的形势下,产业调整振兴部门的选择原因,以及产业政策实施的途径和机制。通过我国经济背景分析,总结分析出当前的工业部门是影响经济增长下滑的主要部门,产业政策的实施依靠外部市场培育和企业自身调整两个方面,利用财税政策、科技进步、技术升级、兼并重组等措施,防止和扭转经济的下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俊杰 陈洋 杨志浩
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贸格局或将经历剧变,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到来。中国作为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核心参与者,在这一进程中呈现加工制造环节加速外迁、跨国资本流动朝资本流出方向集中、国内产业转移承接的空间不饱和以及新兴产业尚未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等典型特征。文章在深入剖析不确定性风险、跨国企业主动国际化布局、国内需求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技术变革驱动等影响中国产业外迁的重要因素基础上,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应对我国产业过早过快跨国转移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产业转移 转移动因 回流和外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江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已经开始引起中国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关注。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如何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产业集群是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武云亮教授所著《农业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基于安徽农业实践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以下简称《考察》),是把集群理论与农业实践较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高度 虚高度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继海 唐翌
在对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产业集聚模式的研究,动态地考察了我国产业集聚的成长与演化过程,指出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模式是我国产业集聚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模式分析 比较优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林 刘冬庆
一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产业政策体系学自二战后的日本。但事实上,中国的产业政策虽然与日本一样具有"非均衡"特征,但选择了与日本截然相反的"直接干预"模式。一国产业政策的制度形成与其经济史及其路径依赖效应密切相关。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溯源分析发现: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产业政策模式形成于战国末期的秦国,对后世中国的经济政策模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在非均衡的"重农抑商"产业政策作用下,古代商业经济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产业结构因而在政府直接干预下长久保持"一、二、三"形态,而工业的产
关键词:
产业政策 经济史 重农抑商 官进民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昭玲
经验分析表明 ,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起到从国外企业转移利润、支持本国企业竞争和提高国民福利的作用。本文以中国轿车业为例 ,在以前对我国单边实施进口关税效果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应用数量模型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进行考察 ,一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当注意与其他政策工具相配合 ,二是应用该政策应当注意技巧 ,尽量避免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焕金 洪华喜
伴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解体,地方产业集群的演进先后经历了地方一体化整合、价值链全球整合与价值链虚拟再整合三个阶段。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尚处于萌芽之中。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将经历三次跃升阶段,已走过了从企业分散到集中、从企业集中到产业集聚两个阶段,并正在走向第三次跃升,其目标是中国地方集群确立在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地位,路径是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延伸,实质是中国地方集群的产业升级。
关键词:
地方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莉,杭敬,路正南
本文选取产业贸易竞争指数与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科学性、可行性角度出发,动态分析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态势。对各类产业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出判断,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竞争态势 贸易竞争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福平
根据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山西面临着在经济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中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艰巨任务,必须正确地认识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历史演变,深入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结构缺陷,进而才能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战略转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王钦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演进视角出发,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锁定、社会资本锁定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按照如何规避和摆脱锁定状态的思路,提出推动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路径依赖 公共政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利平
与传统产业不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这一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条件下的股权制衡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机构持股对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2)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高管薪酬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在职消费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负效应。(3)董事会规模越小,越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独立董事占比、董事长与CEO两职兼任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没有显著的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莲美 杨以诺
以2012—2017年我国A股市场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并购商誉产生的动机和后果。具体探讨并购商誉与创新投入的关系、并购商誉的产生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并购商誉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三个问题。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并购商誉对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考虑产权性质差异后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则并不显著;高额并购商誉的背后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这种行为会对创新投入产生负面影响;高额商誉也会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使企业减少创新投入。通过分析商誉产生的动机和作用路径,对于如何应对当前A股市场规模巨大的商誉及其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确保企业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商誉 创新投入 盈余管理 融资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明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