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4)
2023(13781)
2022(11529)
2021(10876)
2020(9300)
2019(21202)
2018(20413)
2017(39860)
2016(20700)
2015(23361)
2014(22618)
2013(22510)
2012(20569)
2011(18275)
2010(17901)
2009(16474)
2008(15773)
2007(13131)
2006(11032)
2005(9836)
作者
(55129)
(46340)
(45763)
(43678)
(29331)
(21842)
(21061)
(17994)
(17630)
(15940)
(15678)
(15612)
(14490)
(14359)
(14206)
(14160)
(13929)
(13250)
(13153)
(13106)
(11391)
(11096)
(10833)
(10556)
(10390)
(10351)
(9907)
(9590)
(9072)
(9008)
学科
(92784)
经济(92695)
(61119)
管理(58448)
(48047)
企业(48047)
方法(44644)
数学(39878)
数学方法(39471)
中国(27069)
(23592)
(23071)
贸易(23063)
(22655)
(22121)
业经(19756)
(17328)
(16166)
金融(16165)
(16053)
银行(16039)
地方(15936)
(15353)
农业(15065)
(14483)
(13631)
财务(13595)
产业(13593)
财务管理(13563)
技术(13511)
机构
大学(291520)
学院(289609)
(136548)
经济(134559)
管理(118554)
理学(103083)
理学院(102110)
管理学(100729)
管理学院(100185)
研究(96447)
中国(78406)
(59849)
(59562)
科学(52987)
财经(49064)
(45154)
(45100)
中心(44900)
经济学(44535)
研究所(41345)
经济学院(40430)
(39991)
(38589)
业大(38088)
北京(37258)
财经大学(37161)
(35138)
(34109)
师范(33753)
经济管理(32410)
基金
项目(201794)
科学(162838)
基金(153083)
研究(148694)
(132204)
国家(131243)
科学基金(115059)
社会(100612)
社会科(95915)
社会科学(95897)
基金项目(79929)
(74221)
自然(72347)
自然科(70788)
自然科学(70773)
自然科学基金(69566)
教育(66961)
资助(63371)
(63272)
编号(56969)
(46996)
重点(45119)
成果(44176)
(44068)
国家社会(44042)
(42633)
教育部(41395)
人文(40333)
创新(40055)
科研(39008)
期刊
(135595)
经济(135595)
研究(87477)
中国(48034)
(43838)
管理(42894)
科学(38308)
学报(37360)
(34650)
大学(30445)
(30229)
金融(30229)
学学(28988)
技术(25278)
农业(24416)
经济研究(24371)
财经(23828)
教育(20953)
业经(20901)
(20638)
(19586)
问题(18807)
国际(18169)
世界(15799)
统计(15280)
技术经济(14924)
(14279)
(13761)
理论(13173)
商业(13107)
共检索到41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红福   钟道诚   范子杰  
保障产业链安全运行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也是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然而,跟踪产业链风险的测度指标相对缺乏,且存在概念混淆。鉴于此,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生产长度视角,并结合国家间双边关系、不可替代程度等因素,提出了全球产业链风险敞口、风险收益比新概念和新测度方法,并进行了实证测算。研究发现:(1)总体上,不同方法测算得到的中国整体产业链需求端和供给端风险敞口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考虑国家间双边关系、生产环节的不可替代性等因素,或使用传统GVC参与度方法都会低估中国产业链风险敞口。(2)不同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产业的风险敞口存在显著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制造业、服务业、农业,高技术制造业近1/3的生产长度暴露在国外,产业链受到外部冲击而断裂的风险较大。(3)中国产业链需求端风险敞口处于中游水平,高于美国,但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面临的风险大于收益,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收益大于风险。(4)各国家部门产业链风险敞口总体上具有一定监测预警作用,即某一国家部门风险敞口越大,在不利冲击下(如疫情)其贸易量下降的幅度可能就越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强   葛海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科学测度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则是有效识别产业链潜在系统性风险来源,确保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基础。本文构建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及其结构的测算方法,并利用OECD发布的全球投入产出表,系统考察1995~2018年中国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的演变规律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对中国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供给侧(综合、简单、复杂)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以及需求侧(综合、简单)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均呈现扩张趋势,但风险程度并不突出,这反映出中国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发展空间较为充足。中国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在全球产业链中面临的潜在系统性风险过于集中;各行业的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差异较大,多数行业均有所扩张。基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反事实模拟结果表明,以RCEP国家替代中美产业链可以有效降低中国产业链对外风险敞口,但目前仍不具备以RCEP国家完全替代中美产业链的条件。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保障中国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优化国际产业链布局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志强  
交易对手风险主要存在于证券融资交易业务和场外衍生产品业务(OTC DerivaTive)中,其中以场外衍生业务表现尤为显著。在2008年金融危机从发端、发展到最后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交易对手风险被视作违约风险的传染源和市场波动的放大器,展现了巨大的破坏性。归纳交易对手风险研究的演进过程,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衡  卓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是全球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以及金融业关注研究和应对的热点和重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是减贫脱贫、环保治理和系统风险防范化解三大攻坚战略之一,研究金融系统性风险,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识别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通过MES、SRISK、以及ΔCoVaR多维度测量中国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敞口与贡献,甄别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非上市保险公司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三种评估模型结果具有一致性,保险公司的杠杆率和非核心业务对其系统重要性有显著正效应;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敞口与贡献受金融危机和股市震荡明显。鉴于系统性风险有效防控是未来保险业防风险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对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华林  李玉芳  刘若萱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了我国人口局势的潜在新变化,人口老龄化形势可能产生微妙变化。本文采用ACF(0)模型、多人口Lee-Carter交叉分类可信度模型和单人口Lee-Carter模型预测人口死亡率,结果显示ACF(0)模型预测女性死亡率误差较小,单人口Lee-Carter模型预测男性死亡率的稳健性较好。在死亡率预测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人口—发展—环境(PDE)分析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1~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时期呈现三个阶段特征,即2032年将进入超老年社会,2057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化,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现阶段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短期内不能扭转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的态势,长期内有一定的政策效应,但是人口老龄化在较长时期内呈加剧发展趋势,我国长寿风险敞口巨大,应充分统筹以加强长寿风险管理,防范老龄化程度超常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隐患;未来我国男性人口老龄化风险增长程度高于女性,我国应制定差异化的长寿风险管理策略,加强男性人口老龄化风险管理;我国女性老龄化风险敞口依然较大,老龄化管理策略应向女性人口倾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 ,通过风险驱动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 ,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 ,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本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驱动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青   王偲竹   刘尔卓  
本文构建了微观企业在银行和市场之间进行本外币贷款的决策模型,采用2010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A股上市银行和公司的财务数据,检验并探讨了外汇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和企业汇率风险敞口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总体上收紧将降低银行和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相较于企业,银行的汇率风险敞口下降幅度更大。异质性结果表明,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收紧显著降低了重要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和高外部融资依赖企业的汇率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外汇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影响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当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收紧后,银行贷款依赖度更高公司的汇率风险敞口下降更多。本文有助于理解外汇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和企业汇率风险的影响机制,同时为其他新兴经济体实施外汇宏观审慎政策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双鹏   谭傅文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我国首次在国际上签订碳减排承诺《巴黎协定》为政策时点,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巴黎协定》政策签署之后,碳风险敞口如何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在当前“双碳目标”背景、碳减排政策趋严的形势下,该研究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国全   王成涛  
<正>2023年,硅谷银行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加息周期的牺牲品。硅谷银行的倒闭是利率波动诱发市场风险,进而产生流动性危机的典型表现,暴露了美国金融业债券风险管理的短板。于国内而言,有关债券利率风险也存在着认知缺失、管理粗放等不足,影响了日常管理的质效。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振  龚光明  徐莉萍  
选取沪深A股2010—2015年出口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外汇风险敞口、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外汇风险敞口越大财务风险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财务风险越低,股权制衡度越高财务风险越低;(2)相对国有公司,民营公司外汇风险敞口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股权制衡度抑制财务风险;(3)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财务风险处于安全区时,外汇风险敞口越大财务风险越高,股权制衡度越高财务风险越低;当公司财务风险处于灰色区和破产区时,外汇风险敞口越大财务风险越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振  龚光明  徐莉萍  
选取沪深A股2010—2015年出口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外汇风险敞口、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外汇风险敞口越大财务风险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财务风险越低,股权制衡度越高财务风险越低;(2)相对国有公司,民营公司外汇风险敞口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股权制衡度抑制财务风险;(3)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财务风险处于安全区时,外汇风险敞口越大财务风险越高,股权制衡度越高财务风险越低;当公司财务风险处于灰色区和破产区时,外汇风险敞口越大财务风险越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云凤  
本文构建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将全球生产链长度分为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比较中美两国整体、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的全球、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美国,两国的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其国内生产链长度。(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全球生产链、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都变长。中国有3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1演进,7个细分行业沿路径2演进,1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3演进,1个行业沿路径4演进。(3)美国整体、三大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沿着路径3演进,但美国农业的全球生产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祺  
通过“链长制”政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2021年的数据,以补链、延链和强链等指标从不同维度衡量产业链现代化,并探讨“链长制”政策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链长制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在考虑产业链现代化滞后处理以及工具变量处理后依然稳健。“链长制”政策通过要素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两个方面驱动产业链现代化。本文对于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链长制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地实施“链长制”政策以及在促进要素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理论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宏波   郑涵茜   余天赐  
在大国竞争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乌克兰危机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进入重要的重塑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先后提出对华“脱钩”“去风险”,试图减少其产业链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本文首先界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范畴包括主体要素安全和结构要素安全两部分,然后辨析美国“脱钩”和“去风险”政策意图的异同,并就现阶段“去风险”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影响和中国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论述。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包括:一是美国通过控制核心技术、中间品出口和关键资源,降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主体要素安全水平;二是通过制造业产业回流、“近岸外包”“友岸外包”重塑全球产业空间布局,威胁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结构要素安全;三是通过“友好国家”网络拉拢“盟伴”,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去中国化”风险。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中国如何在美国“去风险”背景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措施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苏辛  
商业银行的行业风险敞口与商业银行绩效密切相关。中国数据实证分析表明,银行财务报表中会计占比较大的行业并非是市场认为的银行风险敞口最大的行业;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各行业风险敞口较高。整体上商业银行对各行业的风险敞口对商业银行股票波动率、收益率和市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具有显著影响,但行业风险敞口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