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1)
2023(14803)
2022(12164)
2021(11076)
2020(9403)
2019(20887)
2018(20491)
2017(38333)
2016(20242)
2015(22932)
2014(22175)
2013(22266)
2012(20483)
2011(18203)
2010(18507)
2009(17415)
2008(17594)
2007(16108)
2006(14252)
2005(13304)
作者
(56692)
(47559)
(47293)
(44921)
(30322)
(22325)
(21252)
(18139)
(17997)
(17181)
(16182)
(15839)
(15589)
(14956)
(14825)
(14360)
(14226)
(13738)
(13696)
(13441)
(11903)
(11504)
(11373)
(10838)
(10613)
(10568)
(10458)
(10369)
(9442)
(9348)
学科
(97173)
经济(97073)
(94302)
(86925)
企业(86925)
管理(81016)
方法(39711)
业经(32703)
(30686)
数学(30564)
数学方法(30340)
(28588)
中国(27490)
技术(24047)
(22334)
财务(22308)
财务管理(22283)
企业财务(21121)
(20800)
农业(19993)
(18362)
贸易(18344)
(17904)
(17029)
(16953)
地方(16596)
理论(16379)
(16178)
(15546)
(15303)
机构
学院(296469)
大学(290923)
(138002)
经济(135838)
管理(121985)
理学(103969)
理学院(103050)
管理学(101987)
管理学院(101395)
研究(97543)
中国(80364)
(63384)
(61516)
科学(53075)
财经(49730)
(47538)
(46193)
(45239)
中心(44863)
(43791)
经济学(42599)
研究所(42325)
北京(39252)
经济学院(38430)
业大(37734)
财经大学(36628)
(36030)
商学(35284)
商学院(34963)
(34896)
基金
项目(188888)
科学(153194)
研究(142992)
基金(140662)
(120695)
国家(119666)
科学基金(105729)
社会(96385)
社会科(91859)
社会科学(91844)
(73489)
基金项目(73135)
自然(64953)
教育(63653)
自然科(63617)
自然科学(63606)
自然科学基金(62613)
(59709)
资助(56786)
编号(55107)
(45734)
成果(43310)
(42863)
重点(42088)
(42055)
创新(41840)
国家社会(41451)
(41048)
(38332)
课题(38018)
期刊
(157167)
经济(157167)
研究(93123)
中国(63433)
管理(54394)
(53483)
(41309)
科学(38814)
学报(36203)
技术(31057)
(30437)
金融(30437)
大学(29436)
农业(28650)
教育(27935)
学学(27656)
业经(26492)
经济研究(26211)
财经(26058)
(22890)
问题(20123)
技术经济(19484)
(19045)
(17992)
世界(16641)
国际(15536)
现代(15152)
商业(14882)
科技(14826)
财会(14156)
共检索到46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庞磊  阳晓伟  
文章利用国泰安数据库、投入产出表与上市公司数据(1990—2020)匹配得到我国1356家高新技术企业,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测度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同时,文章测度产业链中心度与中介度衡量产业链关键环节可控程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推进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提升程度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总体层面,高新技术企业集聚、自主创新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产业链关键环节可控能力提升。具体细分,一是所有制层面,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可控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国有企业作用强度略大于民营企业;二是行业层面,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可控推动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三是地区层面,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可控能力的推动作用强度依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四是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通过技术创新有效驱动了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据此,文章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议,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的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庞磊   赵莹月  
中国积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应对产业链结构变化,通过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破解“卡脖子”产业链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利用2000—2023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结合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聚焦双向FDI能否提升“卡脖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研究发现:(1)双向FDI能有效提升“卡脖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其对产业链中心度的提升作用强于产业链中介度;(2)双向FDI提升“卡脖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为百分位数的增函数,作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双向技术溢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FDI技术溢出;(3)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在双向FDI与“卡脖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之间发挥单一中介作用;(4)双向FDI提升“卡脖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存在内部“双门槛”和外部“单门槛”效应;(5)双向FDI提升“卡脖子”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程度存在区域、产业和时段异质性。据此,提出加大双向直接投资扶持力度、加速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破解“卡脖子”产业链技术瓶颈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厚清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领域,现有研究文献已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面临的难度认识不足,提出的措施不力。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薪酬激励是第一位的,或者是基础性的,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根本途径是实行管理人员的竞争上岗制度,如此,企业内部才能形成支持性的创新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超  杨杨  
自主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战略地位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以技术攻关和产品生产两个环节为基础,可分为基于技术突破的技术研发型实现路径、基于吸收改进的技术引进型实现路径、基于核心元件变迁的产品突破型实现路径、基于终端产品模仿和集成的产品渐进型实现路径四种自主创新实现路径。对应华中数控、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四个案例分析,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四种实现路径的适用条件,力图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烨  宣思源  
在提出产业聚集、技术创新途径对企业出口影响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文章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试图揭示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居于产业集群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取集聚效应从而引致出口能力的提升,集群内企业获取集聚效应的前提是能够融入产业集群式生产分工网络,或是融入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产品链。据此,文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冬  贾巧静  
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环境及其研发活动的动态复杂性特征,从分析创新资金管理的关键事件入手,对创新资金管理的关键指标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研发战略为导向,以创新资金最大化增值为主线,以实时控制、快捷反馈和持续改进为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构建了基于关键指标的创新资金动态管理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  李俊林  韩彦清  路振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产业链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在遵循制度引致、突破重点、支撑引领和跨越发展的逻辑思路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编制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要以产业链创新为核心,大力推进产业高效整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伟光   韩旭  
战略性技术创新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路径。本文以2010—2021年11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样本,从企业与政府研发目标的匹配性视角阐述了战略性技术创新内涵,并提出了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的测度方式,探究了企业战略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自主可控水平的促进作用及其主要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战略性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可以通过缓解创新融资约束的基本机制、促进组织边界延伸的关系强化机制、推动技术迭代升级的资源集成机制提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存在显著的中长期影响,民营企业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产业自主可控水平的短期作用更强。非战略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自主可控水平也存在正向影响,国有企业的战略性与非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本文丰富了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勇  时萍萍  
通过对重庆、深圳、广州等地高新技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风险投资的介入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风险投资的介入会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的静态和动态吸收能力,进而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降低技术创新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云萍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征,它是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作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红川  
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却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中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创新的金融思路,以期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周宗放  
文章提出一种灰关联投影寻踪模型,并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该模型把综合评价问题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基于灰色关联投影值,运用投影寻踪技术确定指标权重。由此获得的指标权重是客观权重,且对决策方法有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为在综合评价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具有决策方法适应性的指标权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文章还用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菊莲  张轲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产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前沿和战略高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要靠自主创新。而决定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其制度安排:制度安排保障创新资源最优配置,持续创新动力,提高自主创新产出增长力。因此,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制度创新。通过比较美、日、德、法、韩等国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完善科技制度、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资金运作制度、优化人才制度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技术创新来源于内源式创新和外源式创新,除自身研发投入外,外部技术的获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什么影响?又如何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创新?本文利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到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细分行业上表现出差异;利用断点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该加快高科技产业走出去步伐,出台扶持政策,并且在模式上短期内优先选择跨国并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庞磊  阳晓伟  
数字经济改变了现有产业模式,促使产业链由传统生产者主导向新兴消费者主导逆向转变,重构产业链新格局。基于2017—2022年投入产出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结合《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行统计分类,采用PSM联合渐进DID方法,聚焦数字经济、创新螺旋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中心度和中介度,促进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提升;二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数字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强于产业数字化;三是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存在区域异质性、时段异质性和“卡脖子”行业异质性;四是数字技术“创新螺旋”效应承担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创新螺旋”效应有效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据此,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