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32)
- 2023(21447)
- 2022(18422)
- 2021(17095)
- 2020(14704)
- 2019(33821)
- 2018(33175)
- 2017(62844)
- 2016(34599)
- 2015(39160)
- 2014(38844)
- 2013(38565)
- 2012(35630)
- 2011(32303)
- 2010(32101)
- 2009(29746)
- 2008(29477)
- 2007(26153)
- 2006(22739)
- 2005(20271)
- 学科
- 济(139270)
- 经济(139114)
- 管理(97299)
- 业(94943)
- 企(78363)
- 企业(78363)
- 方法(64304)
- 数学(55863)
- 数学方法(55154)
- 农(37755)
- 中国(37404)
- 财(37093)
- 学(33648)
- 业经(30995)
- 贸(27145)
- 贸易(27133)
- 地方(26392)
- 易(26380)
- 制(26103)
- 农业(25260)
- 务(23849)
- 财务(23766)
- 财务管理(23715)
- 企业财务(22501)
- 理论(22081)
- 和(21575)
- 银(21323)
- 银行(21220)
- 技术(21104)
- 环境(20538)
- 机构
- 大学(500604)
- 学院(497186)
- 济(198132)
- 经济(193974)
- 管理(189029)
- 研究(175291)
- 理学(163886)
- 理学院(161953)
- 管理学(158722)
- 管理学院(157869)
- 中国(130194)
- 科学(113189)
- 京(107841)
- 农(93636)
- 所(91271)
- 财(89204)
- 研究所(83782)
- 业大(81362)
- 中心(78987)
- 农业(74326)
- 江(72401)
- 财经(71981)
- 北京(68170)
- 经(65608)
- 范(64710)
- 师范(63869)
- 院(63329)
- 经济学(59937)
- 州(58354)
- 经济学院(54187)
- 基金
- 项目(342359)
- 科学(266460)
- 基金(248075)
- 研究(239259)
- 家(221332)
- 国家(219563)
- 科学基金(185414)
- 社会(149250)
- 社会科(141336)
- 社会科学(141296)
- 省(133238)
- 基金项目(131197)
- 自然(124725)
- 自然科(121839)
- 自然科学(121796)
- 自然科学基金(119607)
- 划(113914)
- 教育(109910)
- 资助(103518)
- 编号(95335)
- 重点(78157)
- 成果(77367)
- 部(74648)
- 发(72912)
- 创(70341)
- 科研(66836)
- 课题(66498)
- 创新(65830)
- 计划(65635)
- 大学(62832)
- 期刊
- 济(211610)
- 经济(211610)
- 研究(141533)
- 中国(93005)
- 学报(92249)
- 农(84046)
- 科学(80442)
- 财(68670)
- 管理(68246)
- 大学(67956)
- 学学(64263)
- 农业(57677)
- 教育(50259)
- 技术(40978)
- 融(40760)
- 金融(40760)
- 经济研究(35181)
- 财经(35080)
- 业经(33965)
- 业(31387)
- 经(30179)
- 问题(27687)
- 版(25876)
- 图书(24960)
- 科技(24571)
- 业大(23999)
- 技术经济(23527)
- 贸(23336)
- 统计(22955)
- 理论(22136)
共检索到72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遍及29个细分行业的498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投资数据,对2000—2010年期间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行业分布上,产业转移大致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进行;在地区选择上,产业转移沿着"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海外地区"的顺序梯度进行;要素成本、区位环境和制度环境因素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内陆地区既要加快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区位劣势以有效降低要素运输成本,又要提高政府效率以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上市公司 微观数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静 王玉亭 孙月萍
资本弱化作为税收筹划的重要手段在跨国公司中普遍使用,各国政府为维护税收主权国的利益,分别对资本弱化进行了限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资本弱化限制条款。这种制度上的缺失,直接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同时也影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怀 王冬 吕延方
本文首先梳理已有产业整合的文献,提出目前产业整合的分析框架,然后基于2003—2008年上市企业并购案例归纳出我国产业整合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不同特点的整合模式,对其形成机理进行规范论证,最后基于上市企业的并购案例实证分析各种整合模式对企业的并购效率和长短期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形成如下结论:(1)总体上,我们需要判断整合发生的产业间或产业内要素等转移是否会比以前的使用更有效率。(2)纵向整合、地区内和行业内发生的有效整合一般会促进长期的主营利润率,但跨区域的互补型整合一般会正向影响净资产收益和每股收益。同一集团发生的整合交易对绩效的长期负向影响需要引起注意。(3)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在区域...
关键词:
产业整合 并购 形成机理 绩效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光 李浩华 王云平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的增长,即间接隐性产业转出。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隐性产业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嘉 贺昌政
认识价值是一切经济和管理行为的依据和前提。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往往需要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而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的价值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诸多在过去认为可能对公司价值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财务结构和非持久类利润比率都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
关键词:
自组织数据挖掘 公司价值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忠 李彩燕
本文旨在研究1978年以来中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重点考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行业因素的影响。基于回归方程的Fields分解发现,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行业间的工资差异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不断扩大,而且主要是由一些高收入的国有垄断行业所造成。同时,区位、教育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也非常显著,而年龄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有明显下降。因此,缩小中国城镇收入差距,需要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进入壁垒和产品市场行业垄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解宇 孙维峰 杨朝晖
把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分为水平效应和滞后效应两个方面。利用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从整体上看,创新与就业水平显著负相关;但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小企业里。创新对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的滞后效应,并且这种滞后效应的影响要大大高于当期效应,使得从长期来看创新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但这种显著的滞后效应依然仅存在小企业里。
关键词:
创新 研发支出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欧阳艳艳 周冬暖 关红玲
文章采用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并匹配中国和东道国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双边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和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双边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正相关,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为私营企业、行业为制造业,投资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时,双边贸易的增长更能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双边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阶段性发展特征,当东道国GDP达到第一重门槛值(26. 26和26. 16)后,双边贸易的增长加深了中国企业对东道国市场的了解,从而有效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当东道国GDP超过第二重门槛值(27. 52和26. 64)后,其市场规模和容量已经接近饱和,竞争程度高且伴随着较高的贸易壁垒,进出口贸易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由互补转为替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志鹏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利用贸易和投资等形式在空间上实现移动的现象。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依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展望未来,通过"走出去"实现对外产业转移又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自主性提升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过度对外产业转移带来的种种风险。深入研究当前产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和节奏,对于把握中国产业对外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曲夫 刘友金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
地区间 产业转移 产业比重 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举 刘振中 何杰锋
本文测算2009—2018年30个制造业分行业、分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发现中国16类行业处于扩张期、4类处于收缩期、10类处于波动期,有四成行业发生了产业对外转移,4类行业更青睐国内市场,半数行业属于候鸟型产业。构建“气候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产业对外转移的影响,发现东道国劳动力成本越高,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越难向这些国家或地区转移。东道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推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应急型产业的对外转移。中国产业对外转移更容易发生在东道国经济复杂度越低的国家。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差,中国整体产业,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越少。东道国市场容量越大,越不利于中国产业对外转移。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产业投资倾向于国内而不是国外。建议要把产业的“根”留住,降低中国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加快提升中国产业链长度和经济复杂度,扩大国内市场容量,做好产业转移风险把关,构建以我为重心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气候模型 产业链稳定 制造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游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偏好股权资本,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偏低,这有悖于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分析了决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并提出了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范朋真
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指的是成立短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成立3年为标准对其进行界定并展开实证研究。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微观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在内部因素中,就业和资产规模较小、管理效率更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区位因素中,对劳动成本较低及风险较低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此外,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差异性进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都斌 范朋真
“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指的是成立短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这类企业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成立3年为标准对其进行界定并展开实证研究。在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微观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二值选择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在内部因素中,就业和资产规模较小、管理效率更高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区位因素中,对劳动成本较低及风险较低东道国进行投资的企业有更大的倾向成为“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此外,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差异性进行的分组回归也表明“天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类似的影响因素,验证了本文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车仲春 赵育新 关爽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偏好"高送转"政策,市场对于"高送转"政策也是极力追捧,投资者对"高送转"概念股进行盲目投资,这可谓中国股市的"股利之谜"。对此,理论界一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文章试图从高送转的先决条件、动机、市场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趋势与特征的分析,以反映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政策的全貌,给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启示。
关键词:
高送转 股利分配政策 动机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产业转移与扩散的测度与趋势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及微观数据的分析
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企业OFDI进入东道国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际差异视域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动因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生产效率驱动的并购——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分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天津市微观调查数据
工业机器人如何影响制造业就业变动——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
中国产险公司再保险决策的影响因素与调整机制研究——基于持续性与趋同性特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