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7)
- 2023(17484)
- 2022(14788)
- 2021(13867)
- 2020(11447)
- 2019(26596)
- 2018(26327)
- 2017(49680)
- 2016(27085)
- 2015(30691)
- 2014(30720)
- 2013(30595)
- 2012(28352)
- 2011(25826)
- 2010(25943)
- 2009(23835)
- 2008(23563)
- 2007(21023)
- 2006(18856)
- 2005(17145)
- 学科
- 济(116319)
- 经济(116210)
- 管理(82910)
- 业(77144)
- 企(64741)
- 企业(64741)
- 方法(46689)
- 数学(39344)
- 数学方法(38944)
- 中国(35162)
- 农(30440)
- 业经(27872)
- 地方(27843)
- 财(27422)
- 学(22390)
- 制(22382)
- 贸(22214)
- 贸易(22195)
- 易(21545)
- 农业(20301)
- 银(19780)
- 银行(19735)
- 行(18927)
- 和(18784)
- 理论(18470)
- 技术(17838)
- 融(17797)
- 金融(17796)
- 环境(17791)
- 务(17136)
- 机构
- 大学(385256)
- 学院(383878)
- 济(158834)
- 经济(155330)
- 管理(152046)
- 研究(135285)
- 理学(128727)
- 理学院(127244)
- 管理学(125361)
- 管理学院(124618)
- 中国(104813)
- 京(84916)
- 科学(81035)
- 财(72446)
- 所(68167)
- 研究所(61756)
- 中心(60772)
- 农(59948)
- 江(57946)
- 财经(56469)
- 北京(54933)
- 业大(53955)
- 范(51973)
- 师范(51485)
- 经(51355)
- 院(49024)
- 经济学(47320)
- 州(47157)
- 农业(46577)
- 经济学院(42483)
- 基金
- 项目(252674)
- 科学(198503)
- 研究(187810)
- 基金(181997)
- 家(158031)
- 国家(156687)
- 科学基金(134194)
- 社会(118011)
- 社会科(111935)
- 社会科学(111907)
- 省(97466)
- 基金项目(95934)
- 教育(85979)
- 自然(85422)
- 自然科(83438)
- 自然科学(83420)
- 划(82181)
- 自然科学基金(81929)
- 编号(76430)
- 资助(75385)
- 成果(63037)
- 发(57413)
- 重点(56509)
- 部(56007)
- 课题(53767)
- 创(52436)
- 创新(48885)
- 国家社会(48447)
- 教育部(48174)
- 科研(47372)
- 期刊
- 济(184307)
- 经济(184307)
- 研究(119810)
- 中国(81756)
- 管理(62427)
- 学报(56982)
- 农(55165)
- 财(55133)
- 科学(54804)
- 教育(46195)
- 大学(43659)
- 学学(40535)
- 农业(38529)
- 融(37662)
- 金融(37662)
- 技术(35549)
- 业经(29907)
- 经济研究(29141)
- 财经(27839)
- 经(24049)
- 问题(23586)
- 业(22453)
- 图书(22124)
- 技术经济(19381)
- 贸(19218)
- 现代(18428)
- 科技(18335)
- 理论(18263)
- 世界(18072)
- 国际(17456)
共检索到595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林
中国设计业面临着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以企业内部科学的设计战略管理为依托。我国设计战略管理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以观念为导向,明确设计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以设计组合模式的优化为基本策略,合理安排BPO与内源设计的结合模式;以完善的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为背景平台,为设计师的创意实践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撑与引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其工业化过程必然表现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因此,中国大多数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幼稚期、成熟期和强壮期。为了向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拓展,企业战略大致可有三种选择:品牌导向战略、产能导向战略和因势借势战略。战略选择的关键可能并不是什么样的战略更正确和更可取,而在于谁有动机实施某种战略。企业战略选择不仅仅以利益关切性为转移,而且是由纯理性因素和越理性因素所共同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纯理性是世俗的理性和无差异的理性,越理性是信仰的理性和有差异的理性。因此,企业战略选择决不仅仅是纯理性的逻辑推演结果,而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理想”追求和“...
关键词:
产业发展 企业战略 国家战略 竞争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焕宇
设计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设计创意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它对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知识产权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区域经济转型前的资源积累又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财力和资源发展空间。两者相互有效结合,实现了产业优化升级和行业之间资源整合,最终完成区域经济顺利转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放眼全球,设计创意产业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强化,其产业建设耗能低,科技含量高,经济发展潜力大,产业包容性强的优势,备受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沙景利
随着Internet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人们要求图书馆也应该从传统的纸本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然而与任何其他事物的转型一样,图书馆的转型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由于多种原因决定的。在图书馆较长的转型过程当中,如何立足本职,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
关键词:
转型期 图书馆 战略 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圣足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当前已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调整规范期。这一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五大特征,民办高校自身则面临着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实证调研,从微观入手,阐述了转型期民办高校发展所应秉持的三个观念和四种意识,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转型期民办高校可选择的五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
转型期 民办高校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耀东 吴海燕 庞林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发展瓶颈,提出战略转型期河北省独立学院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建议,从而为独立学院特色化、内涵式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转型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均
市场实现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价值的最终实现,市场实现必须借助于流通产业来完成。生产企业以实物形态体现的有形商品和以服务形式体现的无形商品都是通过流通产业整个体系的运转而获得价值实现的。流通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时它也决定着市场关系的发育成型乃至市场机制的成熟完善,因此,对流通产业的发展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拟对我国转型期流通产业发展的特征、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流通产业的改革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何明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社会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成人教育在经济转型期面临不少新问题。本文在探讨了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成人教育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成人教育在经济转型期发展的策略。即调整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效率,完善教学体系;改变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经济转型期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平台,其作用无疑越来越重要。然而,当前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不仅缺乏对学员进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应有重视,更没有实质性地关注高校继续教育在推动学习化社会建设中的应尽之责。转型期的高校继续教育应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由此获得自身发展的更大空间,最终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沿着"学历导向型—职业导向型一学习导向型"的路径转型,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高校 继续教育 教育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枢
智慧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高融合性、高智能性等特征。智慧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效率、产品质量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产业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通过发展智慧产业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要:完善智慧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探索智慧产业科学发展模式;健全智慧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智慧产业优秀人才。
关键词:
智慧产业 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 智慧城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春琦 刘克逸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际状况作了总的概括 ,然后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我国市场结构分散化和市场绩效差的主要原因 ,最后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取向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峰 郑鑫
2010年10月23~25日,"全国特色农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省陕县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三门峡市市委市政府主办,陕县县委县政府承办。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高校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部门领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民良
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然而,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却一直未得到解决,而且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仍然持有不同看法。在这种状况下,探讨走向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在我们看来,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行再工业化的战略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进 杨建文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工业的简单复苏和回归,实质是一场产业革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影响中国正常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中美技术差距,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为此,中国需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之路。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发展战略 产业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