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2)
2023(10984)
2022(8800)
2021(8244)
2020(6953)
2019(15727)
2018(15427)
2017(29328)
2016(15982)
2015(18140)
2014(18108)
2013(17667)
2012(16488)
2011(15062)
2010(15207)
2009(14255)
2008(14192)
2007(12887)
2006(11674)
2005(11150)
作者
(44731)
(37286)
(37197)
(35785)
(23738)
(17650)
(16945)
(14330)
(14225)
(13416)
(12912)
(12389)
(12294)
(12055)
(11858)
(11621)
(11229)
(10842)
(10672)
(10496)
(9793)
(9151)
(9037)
(8522)
(8495)
(8469)
(8301)
(8097)
(7531)
(7475)
学科
(74021)
经济(73916)
(45563)
管理(45325)
(37118)
企业(37118)
方法(26822)
中国(24927)
数学(23011)
数学方法(22796)
(20634)
业经(18123)
(17718)
(16646)
地方(15650)
(15170)
贸易(15158)
(14828)
农业(13190)
(12949)
银行(12936)
(12899)
(12768)
产业(12699)
(12530)
(11615)
金融(11615)
(10880)
(10647)
技术(10517)
机构
大学(232067)
学院(229879)
(106924)
经济(105075)
管理(85747)
研究(85606)
理学(72692)
理学院(71849)
管理学(70854)
管理学院(70388)
中国(67399)
(50163)
(48696)
科学(47271)
(42155)
财经(38206)
中心(38011)
研究所(37972)
(35429)
(34767)
经济学(34713)
(34092)
北京(32557)
经济学院(31134)
(30949)
(30653)
师范(30387)
业大(28592)
财经大学(28190)
(27710)
基金
项目(146384)
科学(117175)
研究(110155)
基金(108883)
(94309)
国家(93587)
科学基金(80041)
社会(73984)
社会科(70325)
社会科学(70313)
基金项目(56009)
(53781)
教育(49807)
自然(48074)
自然科(46993)
自然科学(46982)
自然科学基金(46238)
(46110)
资助(44721)
编号(43054)
成果(36437)
(34118)
重点(33584)
(33457)
国家社会(32017)
课题(30791)
(30213)
教育部(29804)
中国(29768)
人文(28606)
期刊
(123715)
经济(123715)
研究(76641)
中国(49816)
(36642)
管理(35254)
(32840)
科学(32646)
学报(32106)
大学(25568)
(25290)
金融(25290)
教育(24963)
学学(23677)
农业(21932)
经济研究(20924)
财经(20312)
业经(19238)
技术(18895)
(17819)
问题(17151)
(15611)
国际(13976)
世界(13899)
(12532)
技术经济(11615)
现代(11054)
图书(10853)
经济问题(10482)
(10394)
共检索到364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淮  江林  
中国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战略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江林一、中国产业高加工度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中国80年代初期制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被列为战略扶持重点,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重点。当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有五分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飞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得以彰显。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规则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局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正确认识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问题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前提,调整过程中要重视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关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思考王岳平葛岳静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市场化、国际化和继续工业化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结构问题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关系到效益、通胀、就业、资源和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郭文豪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加入 WTO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突出地表现在技术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是我们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池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带动了劳动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契机,谋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坤荣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欧美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动向。从国际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的大趋势和大格局看,主要新动向是:产业形态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调整;发达国家的三次产业从过度服务业化向制造业回归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从大型企业化向发展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的要素结构从过去追求技术资本密集型向重视劳动密集型调整。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积极调整和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是:完成第一次工业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并使其占主导地位;调整产业结构,与世界总体产业格局实现合理的分工、协作和循环;使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前十位,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真真  
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快速积累资本,使真正决定产业结构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同时,要完善市场机制,营造高效率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差异建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子信  
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的相互影响,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充分就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有矛盾的,但从长远看,两者又是统一的。在我国产业结构迅速变动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应实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效率目标在先、劳动充分就业的公平目标在后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劳动就业以不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的实现为上限,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以不引起社会动荡为下限。根据这一要求,找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充分就业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志甫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的重大布署,是顺应国际产业发展方向和演进规律的重要决策,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笔者认为,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紧紧围绕激发要素活力、增强内在动力、改善外在条件和提升发展能力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国安 ,王玉祥  
要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型向效益提高型的战略转变,更好地适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有必要探索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基本思路,从更深刻、更广泛的角度进一步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