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1)
- 2023(14435)
- 2022(12448)
- 2021(12002)
- 2020(9972)
- 2019(23175)
- 2018(22658)
- 2017(43436)
- 2016(23920)
- 2015(27139)
- 2014(27183)
- 2013(26666)
- 2012(24537)
- 2011(22313)
- 2010(22163)
- 2009(19993)
- 2008(19466)
- 2007(16890)
- 2006(14548)
- 2005(12903)
- 学科
- 济(97414)
- 经济(97314)
- 管理(63923)
- 业(61690)
- 企(50341)
- 企业(50341)
- 方法(44941)
- 数学(39365)
- 数学方法(38940)
- 中国(29409)
- 农(25173)
- 财(22536)
- 学(21180)
- 业经(21161)
- 贸(18755)
- 贸易(18746)
- 地方(18586)
- 易(18289)
- 制(17453)
- 农业(16708)
- 理论(16002)
- 技术(15040)
- 教育(15020)
- 和(14867)
- 银(14186)
- 务(14161)
- 银行(14144)
- 环境(14140)
- 财务(14100)
- 财务管理(14075)
- 机构
- 大学(342983)
- 学院(335805)
- 济(139152)
- 经济(136439)
- 管理(131111)
- 研究(118361)
- 理学(114465)
- 理学院(113128)
- 管理学(111174)
- 管理学院(110572)
- 中国(85442)
- 京(73838)
- 科学(72762)
- 财(60361)
- 所(59096)
- 研究所(54454)
- 农(53492)
- 中心(51587)
- 业大(49933)
- 财经(49664)
- 北京(47232)
- 江(46597)
- 范(46374)
- 师范(45939)
- 经(45476)
- 经济学(43114)
- 院(42986)
- 农业(42134)
- 经济学院(38953)
- 州(37739)
- 基金
- 项目(233993)
- 科学(184834)
- 研究(171692)
- 基金(170867)
- 家(149197)
- 国家(148007)
- 科学基金(126657)
- 社会(108995)
- 社会科(103356)
- 社会科学(103329)
- 基金项目(90517)
- 省(89210)
- 自然(81775)
- 自然科(79921)
- 自然科学(79901)
- 教育(79552)
- 自然科学基金(78501)
- 划(76300)
- 资助(70857)
- 编号(68363)
- 成果(56607)
- 部(52953)
- 重点(52566)
- 发(50074)
- 创(48692)
- 课题(47987)
- 大学(45613)
- 教育部(45590)
- 创新(45288)
- 国家社会(45120)
- 期刊
- 济(145667)
- 经济(145667)
- 研究(103467)
- 中国(64334)
- 学报(55002)
- 科学(50635)
- 农(48213)
- 管理(47438)
- 教育(45115)
- 财(43568)
- 大学(42432)
- 学学(38753)
- 农业(34321)
- 技术(27586)
- 融(25711)
- 金融(25711)
- 经济研究(24730)
- 财经(24603)
- 业经(22496)
- 经(21238)
- 问题(19451)
- 业(18415)
- 图书(17930)
- 科技(16559)
- 技术经济(16098)
- 贸(15992)
- 理论(15349)
- 世界(15003)
- 版(14984)
- 现代(14453)
共检索到486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彬
文章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作者认为,提升产业结构转换质量和水平,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供给结构 大学生就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源 马煜天
20世纪末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最主要的特征是重工业化,本文利用1996-2009年的中国数据,运用单因素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量、就业结构和劳动者素质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演进有利于就业主要体现在局部,而总体上产业结构演进抑制了就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几乎不能解释就业的各变量;资本深化和重工业化是影响就业量、就业结构的最主要因素,这与现阶段我国处于重工业化过程的现实相一致;产业结构演化对劳动者素质的影响路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依次上升顺序,而是跨越式的上升路径,这与我国提出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卉 李彬
文章运用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制造业结构变动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技术型人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作用最大,大学生作为技术型人才主要来源,制造业整体就业结构需求直接受着大学生专业结构的制约,制造业结构变动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变动。笔者认为,伴随制造业结构变动,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合理进行学科专业设置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杨 刘延平
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世健
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但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的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这将从客观上限制对大学生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造成消极的影响;在我国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持续走低的背景下,2004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降低,也在事实上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华 贝绍轶 董存田
在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查了2000~2012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状况。在对高校专业进行适当归类的前提下,梳理了同时期与三次产业相关的专业结构、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次产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要高于制造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三次产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是逐年提高的,制造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是逐年下降的。对这种变动趋势以及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专业结构 协调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态势;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是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究其原因,虽然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很大关系,但更与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偏低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新一轮的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战略性重组,促使我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必然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有助于拓展大学生就业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永远 周洋 王峰
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同时并存,引发了大学生数量是否超过产业升级承载能力的困惑,这已深刻影响到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已有研究从静态、单向因果关系视角研究产业升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难以提供有效的政策依据。基于中国省际间面板数据,从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的互动效应视角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从单向因果关系看,产业升级对大学生就业不具有显著正影响;第二,从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看,不仅产业升级显著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而且大学生就业也反过来促进产业升级;第三,从区域比较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更能促进大学生就业,说明产业高级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总之,正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能够反过来促进产业升级,才确保了产业升级对大学生的需求,这是"技能加速理论"在中国的体现,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生需求具有长期动态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政府坚定既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周期波动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轩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现在,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投资规模的扩张并不等同于投资质量的提升,低效益投资、低技术含量投资、污染生态环境等盲目投资现象应当引起政府和跨国投资企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除了追求投资规模外,更要注重投资质量。投资质量要求对东盟直接投资要注重提高母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等等。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的逆向作用,有利于调整我国对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策,提高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质量。本文尝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利军 管静娟
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不仅是加强就业能力应用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要途径。本文提出求职者的就业能力结构由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三个维度构成。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框架下,进一步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估策略及其培养框架,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探索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就业能力结构 因素分析 开发应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倪超 王颖
利用北京市1999-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经济增长、教育经费支出、政府支出以及国有经济比重等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人均GDP、教育经费支出以及政府支出对大学生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大学生就业 经济增长 政府支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森平 刘雪雪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际,大学教育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大学生职业定位存在偏差等。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试图破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本文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剖析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成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创业 产业结构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群
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给经济各个方面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就劳动力就业问题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数量和技能的要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升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挑战。针对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双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双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提出提升"双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双困”大学生 就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茹 郭海彧
在寻找工作中,是强关系重要还是弱关系重要,国内外学者各持一说。本文以大学生初次就业为议题,通过文本挖掘,抽取访谈中隐含的信息,建立新的关系模型,以强弱关系与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关联性为研究起点,以初始位置与强弱关系的关联性分析为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强弱关系与大学生初次就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实际动用的强弱关系与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家庭处于偏上阶层的大学生,强关系在初次就业中发挥显著作用;家庭处于中等阶层的大学生,弱关系在初次就业中发挥显著作用;家庭处于偏下阶层的大学生,社会关系未在初次就业中表现强或弱的特性。强弱关系在大学生初次就业中是一把"双刃剑",应理性审视阶层差异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影响,营造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削弱社会资本的消极影响,合理开发人力资本,提高大学生自身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