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308)
2022(7716)
2021(7242)
2020(6020)
2019(13655)
2018(13012)
2017(25137)
2016(13375)
2015(15040)
2014(14607)
2013(14853)
2012(14177)
2011(13132)
2010(12898)
2009(11875)
2008(11640)
2007(10219)
2006(9246)
2005(8582)
作者
(40072)
(33391)
(33381)
(31949)
(21300)
(16000)
(15055)
(13169)
(12943)
(11813)
(11797)
(11274)
(10939)
(10900)
(10845)
(10634)
(10180)
(9740)
(9545)
(9378)
(8485)
(8284)
(8276)
(7763)
(7519)
(7458)
(7457)
(6981)
(6745)
(6745)
学科
(69901)
经济(69850)
管理(33716)
(32476)
方法(27704)
(25991)
企业(25991)
数学(24454)
数学方法(24302)
中国(20782)
地方(17468)
(15626)
业经(14300)
(13876)
贸易(13870)
(13696)
(13521)
(13243)
(12641)
产业(11016)
地方经济(10904)
农业(10192)
(9778)
金融(9776)
(9699)
环境(9459)
(9441)
银行(9413)
(9185)
(9177)
机构
大学(201411)
学院(198273)
(95715)
经济(94285)
研究(80134)
管理(72665)
理学(62608)
理学院(61830)
管理学(60971)
管理学院(60609)
中国(60429)
科学(47465)
(44165)
(41164)
(40207)
研究所(37747)
中心(33857)
(33646)
财经(32286)
经济学(31946)
(29704)
(29231)
经济学院(28824)
北京(28395)
(28270)
业大(27918)
农业(26779)
(25541)
师范(25217)
科学院(24908)
基金
项目(136158)
科学(109082)
基金(102376)
研究(97075)
(91475)
国家(90877)
科学基金(76758)
社会(65680)
社会科(62628)
社会科学(62614)
基金项目(52930)
(49942)
自然(48083)
自然科(46990)
自然科学(46972)
自然科学基金(46220)
(43799)
资助(42725)
教育(42641)
编号(35257)
(32203)
重点(31972)
(31539)
国家社会(29330)
成果(28775)
(28319)
中国(28246)
教育部(26830)
创新(26773)
发展(26271)
期刊
(103168)
经济(103168)
研究(63952)
中国(39732)
学报(33266)
科学(32192)
(30057)
管理(28505)
(28152)
大学(25047)
学学(23743)
农业(21041)
经济研究(19112)
(17912)
金融(17912)
财经(17094)
教育(16503)
技术(15270)
(15100)
业经(14454)
问题(14282)
(13729)
世界(12581)
国际(12473)
(12367)
技术经济(10428)
统计(9650)
科技(9105)
资源(9092)
经济问题(8647)
共检索到30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亮雄  王贤彬  刘淑琳  韩永辉  
中央战略引领下由众多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识别其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关系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构建产业高度化指数来衡量中国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通过构建带共同因子的广义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验证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区际横向竞争和地方对中央政策跟进的两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愈发高度化,其演变更多地倚重于技术效应。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省际竞争特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也积极地跟进中央的产业结构政策,且主要表现为结构效应方面的跟进。本文还发现.中央对下级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司深深  李静  秦玉春  
探讨纵向干预和横向竞争对区域人才配置的作用,并对纵向干预和横向竞争影响区域人才配置的机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纵向干预对区域人才配置起抑制作用,横向竞争与之相反,对区域人才配置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两者交互项对人才配置也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纵向干预加剧城市环境恶化从而抑制区域人才配置水平的提升,横向竞争通过促进人才流动来改善人才配置;受经济增长空间的约束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无论是纵向干预对人才配置的抑制效应还是横向竞争对人才配置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均强于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均强于非省会城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子豪  毛军  
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效率"衡量区域绿色发展,运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利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估计,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区域绿色发展空间分布差距有所扩大。(2)本地政府税收竞争、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将直接对本地绿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邻近地区的税收竞争、工业化发展也将通过"逐底竞争"的负向激励抑制本地绿色发展。由此可见,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合理引导地方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对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地区之间绿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刁伟涛  
本文以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博弈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动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使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并没有形成强力有效的约束,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也存在财政分权的体制因素,这集中体现在其举债规模与财力状况相关,而不同财力构成对于举债规模影响存在异质性:一般公共财力是正向影响,而政府性基金财力则是负向影响,显示出地方政府主动举债和被动举债是同时存在的。上述论断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管控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轩   钟海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东   黄徐亮   郭靖  
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抑制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及其与财政纵向失衡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是主要作用路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实际创业活跃度高于前沿水平4.503%,且从时间趋势上看净效应仍有增长空间;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东部区域、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刁伟涛  
本文以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博弈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动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使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并没有形成强力有效的约束,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也存在财政分权的体制因素,这集中体现在其举债规模与财力状况相关,而不同财力构成对于举债规模影响存在异质性:一般公共财力是正向影响,而政府性基金财力则是负向影响,显示出地方政府主动举债和被动举债是同时存在的。上述论断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管控治理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鑫   邓淑莲  
财政分权体制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支出预算不确定性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基于省级和地级市层面的相关数据,从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两个方面探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不确定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均会加剧支出预算不确定性。机制分析表明,财政纵向失衡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加剧支出预算不确定性,且转移支付的不确定性会扩大这一影响效应;横向政府竞争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对于自有财力的低估行为加剧支出预算不确定性。最后,从影响效应的大小来看,财政纵向失衡对地级市层面支出预算不确定性的影响大于省级层面,而横向政府竞争对省级层面的影响更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刘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会促进彼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会反过来推动它们之间的产业转移。为此,文章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来考察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推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中国已形成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和中西部农业与矿业带状、点状分布的纵向产业集聚格局,这与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布局是相适应的;但这种产业集聚还处在高集聚、低专业、强政区、弱市场的低端时期,为促进产业集聚专业化发展和解决其财富不均的问题,必须重构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主张对东中西纵向区域合纵连横,形成沿海帮助内地共同发展,中西部农业、矿业与生态"贡献区"和东部制造业及服务业"反馈区"协调互动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财政横向均衡区,以区域一体化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效应来推动产业集聚走向高端专业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丰付  裘文龙  
地价快速上涨和土地财政一直是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然而对土地市场的结构性扭曲及其作用机理还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相对价格入手,利用2004~2010年中国35个主要大中城市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土地与纵向分权和横向竞争的交错作用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31个省(区、市)2013年GDP数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这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的GDP总量接近26万亿元,占全部省(区、市)GDP总量(63万亿元)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飞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WTO的进程中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与相应的结构调整,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中国工业的市场与竞争力分析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