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3)
- 2023(10014)
- 2022(8397)
- 2021(8033)
- 2020(6586)
- 2019(15082)
- 2018(14546)
- 2017(28425)
- 2016(15342)
- 2015(16987)
- 2014(16885)
- 2013(17013)
- 2012(16189)
- 2011(14838)
- 2010(14974)
- 2009(13711)
- 2008(13626)
- 2007(11943)
- 2006(10695)
- 2005(9814)
- 学科
- 济(70096)
- 经济(70037)
- 业(42679)
- 管理(42235)
- 企(33510)
- 企业(33510)
- 方法(28899)
- 数学(25937)
- 数学方法(25679)
- 中国(21880)
- 农(19300)
- 财(17653)
- 贸(15746)
- 贸易(15740)
- 易(15423)
- 制(14913)
- 业经(14622)
- 地方(13287)
- 学(13055)
- 农业(12207)
- 银(12158)
- 银行(12144)
- 行(11765)
- 策(11658)
- 融(11315)
- 金融(11315)
- 产业(11148)
- 体(10335)
- 技术(10123)
- 务(10047)
- 机构
- 大学(223722)
- 学院(223085)
- 济(106667)
- 经济(104935)
- 研究(84624)
- 管理(84070)
- 理学(72147)
- 理学院(71318)
- 管理学(70364)
- 管理学院(69919)
- 中国(65221)
- 财(48106)
- 科学(47834)
- 京(47450)
- 所(42704)
- 研究所(38742)
- 财经(38071)
- 中心(36962)
- 农(35688)
- 经(34914)
- 经济学(34839)
- 江(32461)
- 经济学院(31391)
- 北京(30561)
- 院(30396)
- 业大(29560)
- 财经大学(28492)
- 范(28333)
- 师范(28067)
- 农业(27933)
- 基金
- 项目(146033)
- 科学(117311)
- 基金(109835)
- 研究(107237)
- 家(96060)
- 国家(95359)
- 科学基金(81393)
- 社会(71815)
- 社会科(68475)
- 社会科学(68460)
- 基金项目(56136)
- 省(53331)
- 自然(50776)
- 自然科(49646)
- 自然科学(49633)
- 自然科学基金(48855)
- 教育(48343)
- 资助(46536)
- 划(46286)
- 编号(40300)
- 部(34627)
- 成果(33681)
- 重点(33247)
- 发(33099)
- 国家社会(31183)
- 创(30299)
- 教育部(29917)
- 中国(29443)
- 性(29141)
- 课题(29097)
- 期刊
- 济(116499)
- 经济(116499)
- 研究(72630)
- 中国(43707)
- 财(35224)
- 农(32818)
- 学报(32635)
- 管理(32535)
- 科学(32375)
- 大学(25206)
- 融(24489)
- 金融(24489)
- 学学(23854)
- 农业(22519)
- 经济研究(20835)
- 教育(20321)
- 财经(19803)
- 技术(17372)
- 经(17348)
- 业经(17272)
- 问题(15797)
- 贸(15485)
- 国际(13982)
- 世界(13482)
- 业(12583)
- 技术经济(11540)
- 统计(10833)
- 现代(10066)
- 策(9863)
- 经济问题(9647)
共检索到341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建国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旧中国畸形落后的经济发展为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中国从1953年提出工业化方针至今长达50年,至今尚未建成工业国,这一状况与国际上高速工业化国家法日韩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经济自1996年以来处于多年的消费不足,其深层次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失衡和老化,不能提供足够的新岗位吸纳失业人员,难以推动和刺激消费增长。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过于缓慢,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加速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产业政策的国际性体现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是指以本国产业为政策对象、在竞争优势战略指导下的、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规则的政策体系 ;根据我国产业的特点 ,应长期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 ;及产业政策的国际性在三次产业中都应得到体现 ,以提高三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秀莲
中国"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于受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所以,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就更大。中国产业政策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实现本国经济结构升级,尽快建立国家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政府政策的重点应该向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倾斜。战略新兴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应该放在重大技术创新领域,以尽快实现降低成本,走上提高效能的轨道。"十二五"期间,中国重化工业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这主要根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珮璘
危机后新兴大国顺应世界产业调整与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需要,纷纷调整本国产业结构,其战略主要包括:推动制造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新兴产业领域寻求战略突破;应对国际需求萎缩,谋求服务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扶持农业发展,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新兴大国从资本、技术与市场三方面入手,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政策与手段主要包括:提供融资支持,调整财政投入重点,加大资本投入;调整科技政策,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支持出口,扩大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新兴大国 产业结构 战略 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小威 赵晓明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中长期增长潜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经济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更是注重对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从实践效果看,虽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老问题仍然存在,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又面临许多新问题和难题。
关键词:
开放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明友 李方华 李春彦
长期以来 ,产业结构失调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考察与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揭示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即产业结构“同构化”与“低度化”并存 ,进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同构化 低度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飞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得以彰显。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规则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局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正确认识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问题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前提,调整过程中要重视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姚战琪
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结构变动的贡献度增大,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高。本文从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升级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重点探讨如何保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各种效应的协调互动,剖析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外因素,提出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方向。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结合21世纪前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 工业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崔晓峰 王颖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建康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间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方向选择与我国引资目标为何存在错位,并就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对策。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调整取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沛英
本文探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中宏观政策协调的建议。本文旨在构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框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