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0)
2023(7851)
2022(6508)
2021(6127)
2020(5157)
2019(11948)
2018(11344)
2017(21825)
2016(11684)
2015(12912)
2014(12570)
2013(12868)
2012(12427)
2011(11469)
2010(11297)
2009(10447)
2008(10379)
2007(8885)
2006(7896)
2005(7155)
作者
(34557)
(29079)
(28936)
(27683)
(18572)
(13741)
(12982)
(11296)
(11180)
(10267)
(10222)
(9790)
(9459)
(9436)
(9380)
(9247)
(8634)
(8441)
(8285)
(8019)
(7591)
(7129)
(7027)
(6629)
(6620)
(6492)
(6416)
(5855)
(5823)
(5792)
学科
(60435)
经济(60387)
(27622)
管理(26986)
方法(25535)
数学(22963)
数学方法(22774)
(21041)
企业(21041)
中国(18098)
(14421)
(12278)
贸易(12270)
业经(12152)
(12129)
地方(12114)
(11943)
(10773)
产业(10422)
(10236)
农业(9352)
(8560)
金融(8558)
环境(8289)
(8211)
银行(8189)
(8003)
(7960)
技术(7793)
结构(7755)
机构
大学(179155)
学院(174868)
(84990)
经济(83797)
研究(70783)
管理(63257)
理学(55176)
理学院(54408)
管理学(53433)
管理学院(53117)
中国(52607)
科学(42103)
(39292)
(36048)
(34681)
研究所(33383)
(29479)
中心(29409)
经济学(28916)
财经(28574)
(26329)
经济学院(26226)
(25743)
北京(25221)
业大(24731)
(23993)
(23890)
师范(23662)
农业(23361)
科学院(22090)
基金
项目(121280)
科学(97849)
基金(92996)
研究(85047)
(83111)
国家(82603)
科学基金(69860)
社会(58468)
社会科(55886)
社会科学(55876)
基金项目(48755)
自然(44300)
自然科(43342)
自然科学(43327)
(43212)
自然科学基金(42600)
资助(38444)
(38254)
教育(37450)
编号(29806)
(28602)
重点(28340)
(27813)
国家社会(26451)
中国(25823)
(25061)
教育部(24328)
成果(24132)
创新(23756)
科研(23141)
期刊
(89381)
经济(89381)
研究(55979)
中国(31771)
科学(29195)
学报(29058)
(26281)
管理(23642)
(23581)
大学(21924)
学学(20862)
农业(18614)
经济研究(16545)
财经(14897)
(14377)
金融(14377)
(13174)
问题(12744)
技术(12522)
教育(12447)
业经(12268)
(12126)
世界(11584)
国际(11026)
(10984)
统计(9480)
技术经济(9311)
资源(8875)
(8264)
科技(7986)
共检索到257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迪  程慧平  
笔者基于分布动态学理论,引入GIS可视化技术并考虑了空间因素,研究我国31省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演化特征及其空间依赖,结论如下:(1)Kernel密度估计显示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差异不断缩小,收敛态势明显。(2)1978年~1994年间,省际产业结构发展表现出趋同特征,部分地区陷入了"低产业结构陷阱";(3)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在空间上是不独立的,高水平的邻居更能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超  林春艳  孟祥艳  
以1997~2014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均呈缩小趋势,空间差距的主导因素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不断提升,但分布不均衡现象显著;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与邻域空间滞后类型显著相关,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溢出效应"高于"短板效应",各地区空间转移表现出差异化演变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超  林春艳  孟祥艳  
以19972014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均呈缩小趋势,空间差距的主导因素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不断提升,但分布不均衡现象显著;空间马尔科夫转移概率与邻域空间滞后类型显著相关,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溢出效应"高于"短板效应",各地区空间转移表现出差异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梅  
世界范围内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成为全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时代特征,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以技术为先导、以服务为重点,呈现出领域集中化、方式主流化等特征。全球产业转移给我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产业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托市场和创新,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服务业为重点、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以此为契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慧  
文章以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为考察对象,在梳理了已有的关于空间因素对地区经济差异的作用文献基础上,结合测算的生产率水平结果,使用普通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对中国28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生产率的转移概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地区生产率水平存在四种俱乐部,但是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各子时期的变化与总体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将两种转移概率矩阵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地区与中高水平地区为邻有利于促进本地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说明考虑空间因素时,地区生产率水平的转移可能性会发生变化,地区生产率水平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考察期内地区间发生了一定的农业技术扩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前林  段良令  朱文兴  
文章选取2009—2019年会展产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及分步估计方法,对会展产业结构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会展产业结构水平是会展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效益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及效益化并不一定带来会展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而会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会展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东、中、西三大地区来看,会展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地域空间差异。会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会展产业结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呈“东、中、西”依次递减规律。(2)在会展产业结构水平影响因素方面,会展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会展产业潜在消费市场需求、会展产业发展政策、会展产业应用技术水平、会展产业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会展产业结构水平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会展产业基础设施则具有负向影响。其中,会展产业发展政策、会展产业应用技术水平、会展产业人力资本和会展产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会展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径   周鹏亮   李文俊   谢祖翠  
文章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投入、数字化产出、绿色发展程度5个维度构建了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和Markov链对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上较低,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产业数字化水平表现为高、中、低的分布特征;中国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在逐年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极化现象;Moran's I散点图表明多数省份处在第一、三象限,表明中国各省份产业数字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从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可知,产业数字化水平高的地区有更强的稳定性,低水平地区逐渐向邻近高水平地区转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永玲  张婧屹  史占中  
本文在阿西莫格鲁(Acemoglu)关于产业结构分布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劳动力占比,实证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设定多种产业规模指标反映中国不同产业的关联度差异,既验证中国产业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探讨了产业层面潜在的波动形成源。通过Nadaraya-watson非参数估计回归,发现产业规模不对称时,产业部门的波动确实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由于高阶关联关系的存在,波动会有一定的持续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波动可以解释9%的宏观波动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宝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我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除了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外,还与本地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底蕴等因素相关;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与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而政府投资和技术进步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负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陈思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表现最优的为吉林集团,产业集聚程度表现最优的为龙江森工集团,二者表现均较差的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产业结构水平评价中,龙江森工集团表现略优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二者差距不大,但在产业集聚程度评价中,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与龙江森工集团和吉林集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森林食品产业标准化生产及认证流程,加快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品牌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森林食品产业科技含量,优化森林食品产业市场布局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森林食品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栗智慧  
文章在构建产业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测度我国整体及四大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水平,运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探究我国省级层面产业数字化的分布动态演进和地区差异。结果显示:整体上,全国及各地区产业数字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且存在一定的发散趋势;全国产业数字化水平总体差异呈不断增大趋势,差异来源贡献度表现为“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顺福  
本文在描述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