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04)
2023(18706)
2022(15730)
2021(14537)
2020(12091)
2019(27761)
2018(27579)
2017(52667)
2016(28731)
2015(32329)
2014(32427)
2013(32111)
2012(29912)
2011(27195)
2010(27315)
2009(24989)
2008(24420)
2007(21587)
2006(19413)
2005(17792)
作者
(85398)
(70665)
(70309)
(66957)
(45258)
(33987)
(31946)
(27793)
(27131)
(25508)
(24261)
(24087)
(22828)
(22811)
(22253)
(21948)
(21162)
(20605)
(20332)
(20292)
(17847)
(17677)
(17300)
(16274)
(15878)
(15830)
(15802)
(15614)
(14383)
(14173)
学科
(125399)
经济(125266)
管理(77504)
(75788)
(60548)
企业(60548)
方法(49985)
数学(42884)
数学方法(42467)
中国(39624)
(34504)
地方(29899)
业经(28861)
(27265)
(27085)
(23799)
贸易(23781)
(23261)
农业(23158)
(23047)
(19999)
银行(19930)
(19360)
金融(19358)
(19243)
环境(18807)
(18754)
技术(18647)
理论(18589)
(18011)
机构
大学(413960)
学院(410376)
(170565)
经济(167052)
管理(155807)
研究(151598)
理学(133612)
理学院(131999)
管理学(129718)
管理学院(128995)
中国(113577)
科学(93504)
(91414)
(77991)
(76077)
(71990)
研究所(71052)
中心(66201)
业大(61841)
(61659)
财经(60282)
北京(58756)
农业(56342)
(56141)
师范(55523)
(55171)
(54911)
经济学(52160)
(49437)
经济学院(46855)
基金
项目(276711)
科学(217255)
研究(200976)
基金(200463)
(176722)
国家(175244)
科学基金(148451)
社会(127353)
社会科(120593)
社会科学(120562)
(106693)
基金项目(105254)
自然(95667)
自然科(93436)
自然科学(93409)
自然科学基金(91796)
教育(91311)
(90956)
资助(83104)
编号(80340)
成果(66331)
(63005)
重点(62967)
(61133)
(57145)
课题(57043)
创新(53394)
国家社会(52859)
科研(52502)
教育部(51927)
期刊
(193956)
经济(193956)
研究(128261)
中国(87637)
学报(68763)
(66777)
科学(63793)
管理(59968)
(54784)
大学(51658)
教育(48679)
学学(48354)
农业(46167)
(38422)
金融(38422)
技术(34914)
经济研究(31920)
业经(31199)
财经(29778)
问题(25764)
(25748)
(24784)
图书(21846)
(20764)
技术经济(20029)
科技(19966)
世界(19865)
国际(18907)
(18841)
理论(18603)
共检索到62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洪潮  宗香涛  
本文以197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整体协调性及三次产业各自的协调性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发展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城镇化发展对第二产业协调性的促进作用强于第三产业;同时,第三产业的协调性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提出要正确认识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重视就业人员质量的城镇化,要改革二元体制以充分释放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建军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两者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同时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基本一致,而中国就业结构的转换要滞后于产业结构。其次,选取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差,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好,促进劳动力就业作用明显,但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莉  范徐飞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协调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我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利用19792014年数据对我国的就业结构与城镇化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关系不明显,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显著。此外,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否协调发展进行研判,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偏差的原因及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任安然  李健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从协调性和冲击性视角,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测结果显示在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已进入"三二一"发展模式;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VAR模型证实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且相对持久的影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小且短暂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一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锡富  
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快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民众收入,改善了人们生活,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推动了人的发展。但我国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妨碍了劳动生产率提高,阻碍了经济发展中人的素质提高。应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进而促进人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忠   肖绮淇   陈舒悦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本文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性分析,并使用指标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进行比较,研究其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相关性,从研究结论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言献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文章从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指出现有研究在分析工具、滞后时间测度、国际比较方法、作用机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应该继续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机理、如何衡量二者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美玲  赵旭强  潘晔  
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和就业二者的协调与否是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太原市经济和就业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得出太原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许昕  刘笑杰  
文章运用ESTDA框架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从时空耦合视角分析了1997-2017年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时空格局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及其三大地带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均呈"先降后升"态势,形成"东—中—西"阶梯递减分异格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局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稳定性,且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特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重心在112.010°~112.236°E与33.354°~33.644°N之间变动,空间格局在东北—西南方向演变较为明显。从研究结论出发,提出了提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敏  胡振华  
众多的研究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如何匹配与城镇化相协调的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因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展开了研究,本研究就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机理、实证分析、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现有文献较多地集中在论证城镇化与单一产业的关系、且基本上采用单一维度分析、运用的方法以主观、静态分析诸多,较少系统地分析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且缺乏定量、动态的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研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创造了更多的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敏  胡振华  
众多的研究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如何匹配与城镇化相协调的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因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展开了研究,本研究就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机理、实证分析、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发现,现有文献较多地集中在论证城镇化与单一产业的关系、且基本上采用单一维度分析、运用的方法以主观、静态分析诸多,较少系统地分析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且缺乏定量、动态的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冉祥云  
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借鉴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际,以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城镇化进程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283个地级城市对产业升级发展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在总结了我国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应在差异性城镇化、生态城镇化、转型城镇化方面,不断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璇  黎恢富  
本文根据1998~2013年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出与就业等数据,分别运用结构协调度和结构偏离度来测量制造业总体和制造业三大子行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结果发现制造业总体的协调度呈现出先恶化再改善的倒"U"型的走势,制造业三大子行业结构偏离度的走势虽各有特点,但与制造业总体协调度大体保持了一致性。此外,本文采用了偏最小二乘模型(PLS)对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德亚  汤龙  
文章通过使用多种指标,比较分析了全国、长江经济带及其内部地区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发展趋同问题。结果发现,二者发展失衡的同时,各地区结构合理化程度逐步优化,结构高度化速度持续加快,结构相似水平不断增强,地区间结构趋同趋势显著,但地区差异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琴  李长春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城市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借用建立在相似系数公式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以重庆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上分别测算了1985—2011年间及"一圈两翼"战略下2008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显示:城市或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协调系数整体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整体协调性较差,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变动;从空间上看,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