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1)
- 2023(13209)
- 2022(10920)
- 2021(10070)
- 2020(8506)
- 2019(19690)
- 2018(19348)
- 2017(37454)
- 2016(20405)
- 2015(23416)
- 2014(23595)
- 2013(23509)
- 2012(22168)
- 2011(20024)
- 2010(20082)
- 2009(18872)
- 2008(19003)
- 2007(17278)
- 2006(15047)
- 2005(13890)
- 学科
- 济(95703)
- 经济(95619)
- 管理(55195)
- 业(54713)
- 企(42962)
- 企业(42962)
- 方法(41623)
- 数学(36662)
- 数学方法(36320)
- 中国(27994)
- 农(26088)
- 财(22311)
- 业经(20610)
- 学(19477)
- 贸(19168)
- 贸易(19160)
- 易(18673)
- 制(18641)
- 地方(18523)
- 农业(17082)
- 银(14857)
- 银行(14817)
- 行(14199)
- 融(14087)
- 金融(14085)
- 产业(13941)
- 体(13566)
- 和(12933)
- 务(12906)
- 财务(12861)
- 机构
- 大学(307287)
- 学院(303735)
- 济(135120)
- 经济(132624)
- 管理(112020)
- 研究(110161)
- 理学(96170)
- 理学院(95033)
- 管理学(93364)
- 管理学院(92807)
- 中国(84195)
- 科学(66583)
- 京(65941)
- 财(59846)
- 所(56663)
- 农(53303)
- 研究所(51610)
- 中心(49664)
- 财经(48014)
- 江(45302)
- 业大(44446)
- 经济学(44061)
- 经(43713)
- 农业(42125)
- 北京(42110)
- 范(40023)
- 经济学院(39933)
- 师范(39586)
- 院(39133)
- 州(35668)
- 基金
- 项目(198959)
- 科学(156564)
- 基金(146239)
- 研究(143567)
- 家(128409)
- 国家(127421)
- 科学基金(107769)
- 社会(93602)
- 社会科(88861)
- 社会科学(88837)
- 基金项目(76431)
- 省(74893)
- 自然(67782)
- 自然科(66256)
- 自然科学(66236)
- 教育(65199)
- 自然科学基金(65104)
- 划(63997)
- 资助(60662)
- 编号(56285)
- 成果(46553)
- 部(45445)
- 重点(45432)
- 发(44303)
- 创(40546)
- 国家社会(40201)
- 课题(39092)
- 教育部(38818)
- 创新(38151)
- 科研(38063)
- 期刊
- 济(147940)
- 经济(147940)
- 研究(91948)
- 中国(59177)
- 学报(50598)
- 农(49227)
- 科学(46074)
- 财(46014)
- 管理(40842)
- 大学(38137)
- 学学(35791)
- 农业(33339)
- 教育(29059)
- 融(28198)
- 金融(28198)
- 技术(25563)
- 经济研究(25357)
- 财经(24873)
- 业经(22707)
- 经(21733)
- 问题(20596)
- 业(18836)
- 贸(18544)
- 国际(16217)
- 技术经济(16070)
- 世界(16040)
- 统计(15238)
- 版(14962)
- 图书(14316)
- 商业(13677)
共检索到456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断依据。研究价值:模型具有研究产业结构质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关系的宽泛用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惠婷
环境库茨涅兹曲线作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描述,刻画的是经济活动总量对环境影响的一般表现;而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作为经济活动质的体现,会对上述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因而更具政策意义。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确实存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调节变量会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能源效率则表现出显著的"反弹效应"特征。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EKC假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玉山 周英 吴勇民
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决定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产业结构转变的原因。作者根据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利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证伪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变迁并不是由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相反,产业结构的调整却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比与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人均收入影响论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刚 鲁荣东
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是测度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受所处时代的限制,并未预见到当代产业结构演进的新趋势,从而导致其理论的缺陷和对其理论的误读。笔者认为,当前对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需要在两个方面对库兹涅茨理论进行修正:一是不应把区域工业比重的上升作为测量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指标;二是要考虑各个区域工业化的多样性。依据这两方面的修正,提出判断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军
本文用古典主义一般均衡模型来阐述FDI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然后重点通过建立FDI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协整模型,从长期动态均衡角度探讨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FDI有利推动了我国就业的"非农化",推动了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不足。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变迁 协整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马林 王舒鸿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中国各地区环境改善的时间路径。结果表明,上海、北京等省市已达到库兹涅茨拐点;而辽宁、安徽等省市则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同时,大多数省份在1~6年内均可达到。因此,利用政策措施来改变和提前这些省份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拐点 废气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平
本文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07年的中国四类主要环境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发现:中国的主要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N"型特征,这种特征是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规律的,只是在初期阶段其关系变化更加复杂。虽然四类指标均具有空间上的自相关性,但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_2三个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加入空间效应后,模型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而工业固体废物的面板数据模型却不适合加入空间效应。
关键词:
库兹涅茨曲线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苹
为分析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对本地区经济增长、邻区污染物排放量和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文章基于经济增长一环境质量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六种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五六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在样本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在短期内产业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和冲击反应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变动的原因解释力度和冲击强度在产业结构系统中整体趋势是依次降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詹鹏
根据Feder理论模型,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的模型框架,结合库茨涅兹理论,分析商贸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商贸流通产业整体影响力的模型,并扩充为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的动态演变特征,证实了这种时变特征符合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且这种影响力主要取决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贡献相对较低。而当前商贸流通业直接影响力的提升空间不断压缩,针对此提出了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逐步转向由间接效应驱动,形成内涵式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影响力 动态变迁 库茨涅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杰 张建华
现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判断存在争议。该文在考虑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可变的基础上,重新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源再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再配置效应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产业间要素边际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从产业结构变迁中获得巨大收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关系,为土地违法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验也确实符合"土地违法随经济增长先增加后减少"的论断,但中两部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不显著;人均GDP达到2万元是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出现的一个比较恰当的位置。研究结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手段在土地违法查处中的作用是加强土地违法治理的重要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周期波动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