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8)
- 2023(9141)
- 2022(7764)
- 2021(7250)
- 2020(6349)
- 2019(15086)
- 2018(14658)
- 2017(28823)
- 2016(15435)
- 2015(17665)
- 2014(17669)
- 2013(18080)
- 2012(17251)
- 2011(15771)
- 2010(15605)
- 2009(14681)
- 2008(14725)
- 2007(13150)
- 2006(11233)
- 2005(10288)
- 学科
- 济(76820)
- 经济(76763)
- 业(40504)
- 管理(39246)
- 方法(35264)
- 数学(31745)
- 数学方法(31541)
- 企(31349)
- 企业(31349)
- 中国(21343)
- 农(19921)
- 财(16744)
- 贸(16268)
- 贸易(16263)
- 易(15860)
- 业经(15080)
- 地方(14387)
- 学(14099)
- 制(13872)
- 农业(12832)
- 产业(11204)
- 银(11010)
- 银行(10985)
- 融(10661)
- 金融(10659)
- 行(10561)
- 和(10344)
- 体(10004)
- 技术(9805)
- 环境(9787)
- 机构
- 大学(233466)
- 学院(230984)
- 济(109385)
- 经济(107619)
- 管理(86904)
- 研究(84976)
- 理学(75030)
- 理学院(74171)
- 管理学(73033)
- 管理学院(72599)
- 中国(64735)
- 京(49667)
- 科学(49665)
- 财(46411)
- 所(43353)
- 研究所(39602)
- 农(39345)
- 中心(37837)
- 财经(37672)
- 经济学(36110)
- 经(34356)
- 业大(33018)
- 江(32876)
- 经济学院(32804)
- 北京(32001)
- 农业(31197)
- 院(30011)
- 范(29330)
- 师范(29048)
- 财经大学(27991)
- 基金
- 项目(151724)
- 科学(119899)
- 基金(112345)
- 研究(110526)
- 家(98001)
- 国家(97280)
- 科学基金(82287)
- 社会(72703)
- 社会科(69206)
- 社会科学(69187)
- 基金项目(58916)
- 省(56579)
- 自然(51133)
- 自然科(49948)
- 自然科学(49931)
- 教育(49589)
- 自然科学基金(49095)
- 划(48494)
- 资助(47069)
- 编号(42791)
- 部(35546)
- 成果(34880)
- 重点(34765)
- 发(34584)
- 国家社会(31366)
- 创(31352)
- 教育部(30473)
- 中国(30343)
- 课题(29596)
- 创新(29510)
共检索到34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波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动情况,并利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归因矩阵模型定量分析了拉动总产出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和影响因素变动的原因与政策含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路正南 王万军 陈春华
分别利用Leontief逆矩阵和Ghosh逆矩阵构建增长态归因矩阵,提出完全需求拉动作用和完全供给推动作用的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增长态归因矩阵法可有效地辨识产业动态关联,有助于选择产业关键部门;拉动作用增强的产业主要依赖间接拉动作用,而其他产业则主要依赖直接拉动作用;就推动作用而言也能得到相同结论。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立足于需求拉动,优先发展拉动作用与推动作用均增强的产业。
关键词:
增长态归因矩阵 产业动态关联 关键部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晓静 张欣
本文使用社会核算矩阵(SAM)收入分配乘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中国2000年细分SAM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经济系统中产业部门、居民部门相对收入的变化,以及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引起相对收入变化的构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从相对收入角度来说,大部分产业之间是非相互促进的;产业对居民相对收入的提高与居民的初始收入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政府部门的投入会提高城镇居民的相对收入,但却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
关键词:
SAM乘数 收入分配 相对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芳
文章根据河南省2012年社会核算矩阵,利用基于SAM的结构化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当投资于某一产业部门时,对其他部门的路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投资于农业等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路径影响效用比较小,而投资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因此河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等对其他产业的路径影响作用比较大的第二产业。另外,居民主要是通过劳动力获得收入,通过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较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SAM表 路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新华 彭善枝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对已有的环境政策手段进行重新评估。由世界银行提出的环境政策矩阵则是进行这种评估的成功之举。本文利用政策矩阵这一模式探讨了我国环境政策手段的构成与特点 ,并进而提出了创新我国环境政策手段的几点建议 ,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政策矩阵 环境政策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舒 芮明杰 谭丽焱
文章从中国产业结构全景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三次产业经济与劳动力结构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变化情况,也指出了如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严重,以及科技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其次,文章分别研究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最终,文章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现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芳 石柱鲜
本文基于我国2007年SAM表的乘数模型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对各生产活动部门产生的波及总效应最大。对居民部门产生的波及总效应最大的是农林牧渔业,且其对低收入阶层的波及效应要大于高收入阶层。其次是其他服务业,但该行业对高收入阶层的波及效应要远大于低收入阶层。
关键词:
SAM表 收入分配 收入再分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博 胡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准确测度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从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非均衡增长和均衡增长)的关系入手,定义理想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具体测度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产业的实际情况与理想...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经济增长 大道定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窦雯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安
大量的文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针对产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联系最为紧密,而与全社会的总体就业状况关系甚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灰色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红伟 江涛 王励励
股市相关结构研究是建立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随机矩阵理论是分析市场相关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上证A股2015年股灾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相关结构,得到以下结论:经验数据相关结构表明市场存在明显的非随机结构;中国股市结构存在时变性,股灾中市场相关结构与股灾前后相比偏离情况更显著;排除市场指数因素的偏相关系数矩阵中,存在与股票市值相关的稳定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少阳 郑蝉金 陈彦垒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通常被误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统计方法,实际上,方差分析可以看作是回归分析的一个特例。文章以单因素及两因素方差分析为例,论述了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整合的原理与过程,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和设计矩阵,回归分析可得到与方差分析完全一致的统计结果,并提供更为精炼直观的结果解释。
关键词:
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设计矩阵 虚拟变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曲玥
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冲击,与各地区、产业乃至企业本身存在的结构问题是相关的,即在危机条件下,过时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技术选择最先遭到冲击。因此,摆脱危机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重新塑造地区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及大国假设下,本文延伸了雁阵模型的解释和预测范围,从经验上实证了本世纪以来中国地区制造业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格局变化,即东北和中部地区比沿海地区有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和贡献率。通过实现产业在东中西部三类地区的重新布局,即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转移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回归其劳动力丰富比较优势的同时,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延续。
关键词:
雁阵模型 产业结构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