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5)
- 2023(18673)
- 2022(16037)
- 2021(15021)
- 2020(12606)
- 2019(29028)
- 2018(28407)
- 2017(53735)
- 2016(29006)
- 2015(32349)
- 2014(31714)
- 2013(31423)
- 2012(28626)
- 2011(25840)
- 2010(25232)
- 2009(23059)
- 2008(22335)
- 2007(18838)
- 2006(16085)
- 2005(13921)
- 学科
- 济(118474)
- 经济(118355)
- 管理(79921)
- 业(76794)
- 企(62881)
- 企业(62881)
- 方法(55565)
- 数学(49062)
- 数学方法(48476)
- 中国(32301)
- 农(31486)
- 财(28896)
- 业经(26439)
- 学(25107)
- 贸(23286)
- 贸易(23278)
- 易(22687)
- 地方(22295)
- 农业(20752)
- 制(20470)
- 技术(18541)
- 务(18150)
- 财务(18080)
- 财务管理(18048)
- 环境(17880)
- 和(17653)
- 企业财务(17139)
- 理论(16957)
- 银(16813)
- 银行(16743)
- 机构
- 大学(406657)
- 学院(403543)
- 济(167865)
- 经济(164827)
- 管理(160039)
- 研究(140591)
- 理学(140374)
- 理学院(138829)
- 管理学(136291)
- 管理学院(135602)
- 中国(103834)
- 科学(88221)
- 京(86401)
- 财(71875)
- 农(71084)
- 所(70058)
- 研究所(64816)
- 业大(64669)
- 中心(63613)
- 财经(59123)
- 农业(56268)
- 江(54839)
- 经(54261)
- 北京(54233)
- 经济学(51329)
- 院(51314)
- 范(51284)
- 师范(50653)
- 经济学院(46439)
- 州(44569)
- 基金
- 项目(289532)
- 科学(227542)
- 基金(212566)
- 研究(204757)
- 家(188482)
- 国家(187032)
- 科学基金(159794)
- 社会(130944)
- 社会科(124354)
- 社会科学(124321)
- 基金项目(112771)
- 省(110862)
- 自然(105823)
- 自然科(103444)
- 自然科学(103414)
- 自然科学基金(101569)
- 划(94754)
- 教育(92898)
- 资助(87699)
- 编号(80675)
- 重点(65417)
- 部(63738)
- 成果(63289)
- 发(61901)
- 创(60305)
- 创新(56444)
- 科研(56155)
- 国家社会(55165)
- 课题(54897)
- 教育部(54293)
- 期刊
- 济(171105)
- 经济(171105)
- 研究(114024)
- 中国(71121)
- 学报(70779)
- 科学(63324)
- 农(63028)
- 管理(56885)
- 大学(53119)
- 财(52981)
- 学学(50319)
- 农业(43979)
- 教育(37529)
- 技术(33472)
- 融(30418)
- 金融(30418)
- 经济研究(29668)
- 财经(28256)
- 业经(27860)
- 经(24384)
- 业(23744)
- 问题(22431)
- 科技(20588)
- 图书(19818)
- 版(19617)
- 技术经济(19180)
- 贸(18927)
- 理论(18560)
- 统计(18516)
- 业大(18409)
共检索到572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明元 陈维宣
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贡献的差异需要从结构演进方向上进行研究。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分解为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以劳动和资本要素生产率为基础重新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建立普通模型、增长模型与弹性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降低显著地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者之间差距的扩大有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负效应,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上升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趋向应重点引导改变不合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东皇 王志华 葛敏
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谋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作了分析和论述,进而判别两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逐渐上升,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逐渐下降,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状态协调度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整体协调程度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据此,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协调升级 DEA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志翠 朱琳 张学东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两个产业结构升级的维度入手,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在长期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但短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不利于城市化水平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有序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新宇 辛静静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以争取在国际资源分配和全球产业链整合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的宏观目标。本文以1991-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以及以此模型为基础的脉冲响应函数,运用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计量结果表明,我国OFDI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该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OFDI的政策建议,以适应"十二五"后半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调整 VAR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汪寿阳
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开发了节能减排政策量化标准并据此对收集的政策进行了量化,构建了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利用量化数据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多引起的,政策的平均力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并且政策的制定表现出一定的战略和系统缺乏性;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部门协同、措施协同和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测量 政策演变 政策协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阳春 吴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高速增长、调整和强劲发展五个阶段。对1978~2008年间我国GDP三大产业结构变动数据和FDI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发展阶段FDI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所起的优化效应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促进效应、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等方面。
关键词:
FDI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 优化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旭强 王志华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如果经济增长主要由劳动力和资本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率就难以维持,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才能突破资本深化的限制,维持人均产出增长,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选取合适的指标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选择样本的代表性,本文以苏、闽、粤为样本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产业升级能够解释一部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而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总体来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解释力是比较弱的,只能解释13.22%。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收入法核算的分省GDP数据,从GDP内部构成、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维度切入,考察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7年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受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的挤占,深层原因则与我国以招商引资形式进行的地区竞争弱化了劳动者对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力量相关;三次产业收入占比分别呈现在徘徊中上升、先上升继而下降、基本保持稳定演变特征;东部地区劳动收入占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劳动收入占比的差距日趋缩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地区竞争 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业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浩 冯涛 张蕾
该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厘清了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内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根据中国1978-2013年的省际数据,采用Wurgler(2000)模型测算了中国整体的资本配置效率。结果发现,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界,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结构性特点,且波动较大。其次,该文还构建了非国有企业信贷额占GDP比重等金融发展指标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1994年以前,中国政府干预金融的力度较弱,主要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化的资本配置造成挤出,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1994年以后,中国政府干预金融的力度加强,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弱...
关键词:
资本配置效率 金融发展 政府干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硕 张耀辉 燕景
在结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双重背景下,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我国1952-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研究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正向关系,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影响显著,且具有粗放特征;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的变动呈现反向变动特征,说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在长期对能源消费的减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能源消费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能源效率的变动幅度,我国的能源消费存在基于能效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叶凡 邹东涛 苑西恒
本文利用197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我国经济金融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与效果。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化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效果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轨迹,且当前处于缩小收入差距阶段。因此对东、中、西部地区,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区域金融的差异化发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明元 陈磊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影响日益引人注目,但较为系统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该文在中国目前现有的信息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界定了"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互联网+"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包括产业结构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个指标体系,用来衡量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进而分析了上海市2000-2013年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趋势,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互联网+"和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对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可持续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效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一定的促...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结构生态化 上海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王慧丽
本文充分考虑劳动异质性,利用产业人力资本结构,重新核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程度均被高估,第二产业结构偏离被低估,进而指出"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一产业可转出人力资本减少,第二产业需求旺盛,而第三产业由于发展不足陷入低水平均衡状态。最后通过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解决我国结构偏离和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优化需求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全面推进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关键更在于释放农村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和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78—2013年15个省份的实证研究
信息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金融创新、金融效率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分析——基于山东省1999-2013年的数据
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服务外包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山东省1990—2009年数据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基于陕西1978—2013年数据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