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9)
- 2023(10173)
- 2022(8657)
- 2021(7924)
- 2020(6918)
- 2019(16203)
- 2018(15871)
- 2017(31055)
- 2016(16549)
- 2015(18939)
- 2014(18986)
- 2013(19326)
- 2012(18413)
- 2011(16825)
- 2010(16676)
- 2009(15650)
- 2008(15620)
- 2007(13893)
- 2006(11921)
- 2005(10976)
- 学科
- 济(82629)
- 经济(82566)
- 管理(44364)
- 业(44268)
- 方法(37644)
- 企(34202)
- 企业(34202)
- 数学(33933)
- 数学方法(33730)
- 中国(22660)
- 农(21456)
- 财(17663)
- 贸(17662)
- 贸易(17657)
- 易(17183)
- 业经(16183)
- 地方(16164)
- 制(14663)
- 学(14462)
- 农业(13953)
- 银(12021)
- 银行(11996)
- 产业(11758)
- 融(11710)
- 金融(11708)
- 行(11562)
- 环境(11198)
- 和(11139)
- 体(10447)
- 技术(10351)
- 机构
- 大学(250095)
- 学院(248258)
- 济(117553)
- 经济(115680)
- 管理(95094)
- 研究(89833)
- 理学(82249)
- 理学院(81346)
- 管理学(80236)
- 管理学院(79768)
- 中国(68822)
- 京(52782)
- 科学(52116)
- 财(49798)
- 所(45560)
- 研究所(41536)
- 农(40922)
- 财经(40477)
- 中心(40007)
- 经济学(38300)
- 经(36867)
- 江(34952)
- 业大(34916)
- 经济学院(34731)
- 北京(33940)
- 农业(32407)
- 院(31843)
- 范(31266)
- 师范(30969)
- 财经大学(30044)
- 基金
- 项目(163681)
- 科学(129814)
- 基金(121537)
- 研究(119307)
- 家(105679)
- 国家(104900)
- 科学基金(89342)
- 社会(79042)
- 社会科(75260)
- 社会科学(75239)
- 基金项目(63781)
- 省(61360)
- 自然(55600)
- 自然科(54338)
- 自然科学(54321)
- 教育(53533)
- 自然科学基金(53420)
- 划(52359)
- 资助(50538)
- 编号(46291)
- 部(38191)
- 发(37287)
- 重点(37257)
- 成果(37101)
- 创(34054)
- 国家社会(33861)
- 教育部(32878)
- 创新(32080)
- 中国(31984)
- 课题(31916)
- 期刊
- 济(126748)
- 经济(126748)
- 研究(75178)
- 中国(45070)
- 学报(36998)
- 财(36963)
- 农(36807)
- 科学(35660)
- 管理(33620)
- 大学(27930)
- 学学(26427)
- 农业(25103)
- 经济研究(22759)
- 融(21815)
- 金融(21815)
- 财经(20546)
- 技术(20194)
- 业经(19912)
- 教育(19259)
- 经(17876)
- 问题(17392)
- 贸(15943)
- 业(14640)
- 技术经济(13816)
- 世界(13806)
- 国际(13794)
- 统计(13140)
- 商业(12947)
- 策(11577)
- 理论(11103)
共检索到365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小英 沈镭 成金华 林语秾
文章主要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简称双重结构)协同的测度问题,即结构协同作为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我国的量化表现。协同测度是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有序度的变化中考察双重结构的协同状况,因而是一种动态把握与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测度双重结构协同值,得出结论:从长期而言我国双重结构正趋于协同化的轨迹方向,这一趋势对于中国短期双重结构协同的动态波动具有一种抹平机制,但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双重结构低协同发展是导致经济、能源与环境非协调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志军 李飞 覃巍
通过对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有影响。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从短期看,三次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为正,影响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但是从长期看,第一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效应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其效应为正。第二产业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短期效应为1.3162,长期效应为0.578。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施发启
中国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施发启ABSTRACTThispaperputsforwardanewwaytomeasurethecoordinationofChina'sin-dustrystructureresortingtotherelatedthe...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舒 芮明杰 谭丽焱
文章从中国产业结构全景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三次产业经济与劳动力结构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变化情况,也指出了如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严重,以及科技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其次,文章分别研究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最终,文章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现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硕 张耀辉 燕景
在结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双重背景下,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我国1952-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研究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正向关系,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影响显著,且具有粗放特征;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的变动呈现反向变动特征,说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在长期对能源消费的减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能源消费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能源效率的变动幅度,我国的能源消费存在基于能效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楠 于维洋
文章选取1990~2012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反映中国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长期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环境污染的格兰杰原因。协整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均证明中国环境污染的变动受产业结构即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较大,且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带来环境污染的恶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峰
我国的产业投资结构在向第三产业倾斜,而反映投资结构成果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并未大幅度上升,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却在上升。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三次产业的投资额与GDP进行了协整检验及因果关系检验,进而分析产业投资结构与产出结构不一致的现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晓丽 李娜
采用指数因素分解法,从居民最终能源消费方式(产品层次)入手分析了1993年至2007年,影响居民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向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转变是导致居民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能源消费产品结构升级则促进了能源消费节约;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刘洁
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江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江苏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选取江苏城镇居民结构信息熵值、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熵值以及产业结构系数3个变量,运用协整模型分析了江苏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协整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文益
评《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林文益由林白鹏为首的一些专家学者所撰写的《中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消费经济学领域又一新的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此书从社会再生产角度出发,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中国的消费结构和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飞
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以我国1983-2006年的数据,对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永强 王仙芝 南海
基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三个维度构建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度的测量指标,重点分析了职教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结构、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与行业劳动力结构、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高技术人才需求、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方向的协同度;据此提出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合理调整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结构、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依据产业布局方向设置专业等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巍 刘海涛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口粮消费正逐步减少,通过国际食品消费比较及国内农业产业发展分析,未来中国需要大量扩大奶类和适当增加肉类的生产,为此,中国农业投资的产业结构应根据以上变化趋势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农业发展和人们日益提高的食品消费需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当前,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州金融业的集聚程度,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政府干预四个控制变量,通过建立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除人力资本外,其余三个变量都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区位熵 金融集聚 产业升级 空间溢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当前,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中国31个省市自治州金融业的集聚程度,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政府干预四个控制变量,通过建立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引入的四个控制变量中
关键词:
区位熵 金融集聚 产业升级 空间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