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1)
2023(12910)
2022(11136)
2021(10688)
2020(8984)
2019(21057)
2018(20758)
2017(40479)
2016(21825)
2015(24510)
2014(24412)
2013(24496)
2012(22623)
2011(20454)
2010(20198)
2009(18474)
2008(17902)
2007(15362)
2006(13303)
2005(11746)
作者
(62953)
(52291)
(51876)
(49544)
(33191)
(25030)
(23641)
(20706)
(19884)
(18606)
(17866)
(17735)
(16738)
(16554)
(16129)
(16107)
(15625)
(15347)
(14852)
(14751)
(12941)
(12900)
(12591)
(11731)
(11713)
(11555)
(11485)
(11249)
(10502)
(10345)
学科
(94816)
经济(94720)
管理(59867)
(58055)
(47885)
企业(47885)
方法(43867)
数学(38454)
数学方法(38101)
中国(25774)
(23895)
(20725)
业经(20273)
(19855)
(18520)
贸易(18512)
地方(18208)
(18005)
(16434)
农业(15637)
(14336)
技术(14182)
环境(13781)
理论(13680)
产业(13116)
(12950)
银行(12897)
(12547)
(12538)
金融(12537)
机构
大学(315247)
学院(311252)
(132403)
经济(129947)
管理(124786)
研究(109988)
理学(108918)
理学院(107699)
管理学(105991)
管理学院(105457)
中国(80843)
(68008)
科学(67395)
(56130)
(55021)
研究所(50715)
(49427)
中心(47727)
业大(46492)
财经(46249)
北京(43498)
(42296)
(42095)
经济学(40658)
(40455)
师范(40088)
(40011)
农业(38919)
经济学院(36725)
财经大学(34613)
基金
项目(217831)
科学(171784)
基金(160044)
研究(158325)
(140143)
国家(139075)
科学基金(118868)
社会(101049)
社会科(95897)
社会科学(95873)
基金项目(85045)
(82064)
自然(77124)
自然科(75339)
自然科学(75320)
自然科学基金(74016)
教育(71228)
(69988)
资助(66660)
编号(62510)
成果(50561)
(49091)
重点(48718)
(46941)
(45186)
课题(43016)
创新(42213)
教育部(42068)
国家社会(42035)
科研(41527)
期刊
(139815)
经济(139815)
研究(93121)
中国(54791)
学报(50015)
科学(47280)
管理(45361)
(44378)
(39577)
大学(37656)
学学(35482)
农业(31485)
教育(30600)
技术(25473)
经济研究(23717)
(23500)
金融(23500)
财经(22548)
业经(21737)
(19407)
问题(18570)
(16848)
技术经济(15606)
图书(15604)
科技(15416)
(15351)
理论(14819)
世界(14565)
现代(13959)
资源(13492)
共检索到445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为了探究中国石油需求变化的内在规律,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并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石油需求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短期波动角度看,中国石油需求具有较大的惯性;三大产业发展对中国石油需求量增长影响各不相同。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中国石油需求具有一定的反向调节能力。通过这些分析结论,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中国石油供需失衡问题的方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辛良杰  王佳月  王立新  
利用"粮食转化率"概念将居民消耗的主要食品转化为原粮,并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官方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耗数据进行了订正。结果发现,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耗量为327.5kg,高出统计数据20.8kg。至2030年,中国口粮消费量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逐步放缓,尤其是城镇居民,原粮消费会维持在105kg左右的水平上,农村居民口粮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20kg左右,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将下降到110.3kg。禽类、水产品、奶类的消费品将会明显增长,牛羊肉的增长比例也在50%以上。2030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会达到386.5kg,较2012年增长18.0%。如果纳入工业用粮、损失浪费用粮、种子用粮,2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颖  王群  王万茂  
研究目的:把握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互动规律,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和复合指标法。研究结果: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的结构关系、均量关系和复合关系,从一定视角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1)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存在紧密相关性并呈同步增减变化趋势;(2)人均用地与人均GDP呈同步增长趋势,但人均用地增幅较大;(3)单位产值占地率是评价用地面积与产业产值之间关系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倪铮  凌子未  
基于对我国石油供需的基本分析,面对严峻的石油供需不平衡,本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石油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将中国石油消费的长期均衡引入到短期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结构分析,得出影响石油需求量波动的长期均衡控制因素(第二产业生产值)和短期波动(第一、二产业生产值,以及上一期石油消费量),其中第二产业生产值的长期均衡调整力度相当可观,而上一期的石油消费量影响作用最大,反映出第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影响及显著的石油消费惯性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曦  穆怀中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章良  
文章利用1997—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三产投资的比例的变动对中国产业结构均有影响,并且,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顺畅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时兴  
本文采用1982-2010年中国信贷融资、证券融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样本,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信贷融资与证券融资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但证券融资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明显不足,因而在金融产业政策选择上,应加快推进证券融资发展,同时改善信贷融资结构,充分发挥两者共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晓鹏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和经济转型阶段,区域产业结构问题不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存在着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复杂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距在经历了由缩小到迅速扩大的历程之后,区域产业结构相应地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此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九五”时期中国各区域及地带产业结构变动的实际情况,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地带差距、以及实施行之有效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西移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传荣  陈丽珍  
文章通过大量国际、国内数据对比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其中包括国际、国内FDI产业分布特点,利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实际利用FDI对其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引资对策来解决如何利用外资助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雪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文章运用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深入探究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进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万灵  杨永聪  
近年来,全球进口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体上看,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占比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占比下降,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占比显著提高,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占比和服务贸易输入占比变化则相对较小。国际需求结构变化必定影响中国出口及出口产业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度检验方法检验其具体影响:全球进口需求结构变化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二者之间的关联度有所降低。全球进口需求结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外贸渠道的倒逼机制和外资渠道的引导机制来实现。为了有效应对全球进口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主动采取措施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国际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刘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会促进彼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会反过来推动它们之间的产业转移。为此,文章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来考察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推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舒  芮明杰  谭丽焱  
文章从中国产业结构全景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三次产业经济与劳动力结构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变化情况,也指出了如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严重,以及科技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其次,文章分别研究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最终,文章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现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章潇萌  刘凤良  
一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本文构建了综合上述两类影响因素的产业结构转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校准和模拟,本文发现需求方面的收入增长和供给方面的资本深化两个因素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较大,而技术进步率差异的影响程度较小。因此,保持一定的投资速度,从而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深化资本劳动比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同时,为了在未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硕  张耀辉  燕景  
在结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双重背景下,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我国1952-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研究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正向关系,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影响显著,且具有粗放特征;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的变动呈现反向变动特征,说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在长期对能源消费的减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能源消费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能源效率的变动幅度,我国的能源消费存在基于能效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