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4)
- 2023(10551)
- 2022(9049)
- 2021(8505)
- 2020(7474)
- 2019(17661)
- 2018(17207)
- 2017(33581)
- 2016(18409)
- 2015(21148)
- 2014(21169)
- 2013(21536)
- 2012(20831)
- 2011(19099)
- 2010(19284)
- 2009(18124)
- 2008(18300)
- 2007(16383)
- 2006(14236)
- 2005(13080)
- 学科
- 济(87496)
- 经济(87401)
- 业(47857)
- 管理(47329)
- 方法(39787)
- 企(37813)
- 企业(37813)
- 数学(34509)
- 数学方法(34222)
- 中国(23719)
- 农(22767)
- 财(19377)
- 贸(19323)
- 贸易(19315)
- 学(18963)
- 易(18834)
- 业经(17542)
- 地方(16195)
- 制(16149)
- 农业(14730)
- 融(14260)
- 金融(14257)
- 银(13457)
- 银行(13411)
- 和(13017)
- 行(12920)
- 体(11865)
- 产业(11721)
- 理论(11542)
- 技术(11376)
- 机构
- 大学(284528)
- 学院(278701)
- 济(126172)
- 经济(124025)
- 研究(104392)
- 管理(103263)
- 理学(88738)
- 理学院(87638)
- 管理学(86249)
- 管理学院(85713)
- 中国(78936)
- 科学(62358)
- 京(61341)
- 财(55189)
- 所(54402)
- 研究所(49792)
- 农(49361)
- 中心(45607)
- 财经(44536)
- 经济学(41122)
- 业大(40648)
- 江(40568)
- 经(40555)
- 北京(39461)
- 农业(39204)
- 范(37301)
- 经济学院(37295)
- 师范(36905)
- 院(36696)
- 财经大学(33132)
- 基金
- 项目(181440)
- 科学(142831)
- 基金(133875)
- 研究(130938)
- 家(117763)
- 国家(116908)
- 科学基金(98042)
- 社会(84790)
- 社会科(80553)
- 社会科学(80530)
- 基金项目(70159)
- 省(67198)
- 自然(61918)
- 自然科(60500)
- 自然科学(60476)
- 教育(59494)
- 自然科学基金(59469)
- 划(58625)
- 资助(56176)
- 编号(50728)
- 成果(42910)
- 部(42465)
- 重点(41968)
- 发(40615)
- 创(37237)
- 国家社会(36231)
- 教育部(36137)
- 课题(35783)
- 中国(35229)
- 创新(35060)
- 期刊
- 济(136999)
- 经济(136999)
- 研究(85434)
- 中国(51696)
- 学报(46071)
- 农(44622)
- 科学(42935)
- 财(41059)
- 管理(36697)
- 大学(34284)
- 学学(32223)
- 农业(30446)
- 融(25624)
- 金融(25624)
- 教育(25482)
- 经济研究(23178)
- 财经(22644)
- 技术(21673)
- 业经(20173)
- 经(19708)
- 问题(19444)
- 贸(19084)
- 国际(18224)
- 业(17307)
- 世界(16407)
- 技术经济(14732)
- 统计(13899)
- 版(13496)
- 商业(12532)
- 理论(12242)
共检索到41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诚颖
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分析及其国际比较何诚颖一、规模经济、适度竞争和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所谓产业组织结构是指一国产业体系中的企业结构。它包括一定产业内部的大、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这些关系的因素,也即产业内企业的相互关系结构。企业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臧旭恒 裴春霞
本文选取行业集中度、企业规模、企业行为及资源配置效率等指标分析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状况 ,指出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舒 芮明杰 谭丽焱
文章从中国产业结构全景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三次产业经济与劳动力结构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变化情况,也指出了如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严重,以及科技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其次,文章分别研究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最终,文章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现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飞
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以我国1983-2006年的数据,对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安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产业组织演变的特征。指出中国产业组织演变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是与中国的传统体制紧密相关的。因此 ,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仍然是实现中国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关键。
关键词:
转轨 产业组织 特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博 胡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准确测度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从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度化和合理化)的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非均衡增长和均衡增长)的关系入手,定义理想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基于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方法,并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5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具体测度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高度化水平和合理化程度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产业的实际情况与理想...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经济增长 大道定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飞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WTO的进程中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与相应的结构调整,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中国工业的市场与竞争力分析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窦雯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参与产品的国际化生产与协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国际贸易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改变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本文在构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得出: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越深,该国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其产品内国际分工地位越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秀峰
中国产业发展定位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差距最大,第二产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第三产业主要表现在总量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尤其是速度差距,实际表明的是我国人均生产总量和收入的差距。中国产业应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现状的合理发展轨道。
关键词:
三次产业 产值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
许多学者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主义的SCP范式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跨国公司进入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作为分析产业组织效应的基础,是一种结构外生、结构决定行为绩效的分析思路。但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表明,市场结构具有内生性,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是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的,所以上述分析思路是值得商榷的。把结构内生性理论和SCP范式相结合作为基本分析框架,从基于效率效应的结构效应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产业组织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典范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分析,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致的定位。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产业结构“面”上的调整,对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点”上的调整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聚类分析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宗宪,孔德明
中国产业关税有效保护结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冯宗宪孔德明本文对有效保护率计算的部门划分以产业为基础,在产业部门的划分中,24个大类产业的划分是按照《1990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中“33个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的产业而划分的。89个再细分的产业部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施发启
中国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施发启ABSTRACTThispaperputsforwardanewwaytomeasurethecoordinationofChina'sin-dustrystructureresortingtotherelatedthe...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韦琦 邝明源
从生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角度分析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进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和增长核算框架,分析自2004年以来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三次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开放对服务业的贡献率最大,对工业的贡献率次之,对农业的贡献率最低;生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开放对该产业的贡献始终居前两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但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应加大先进生产服务技术的引进力度,重视生产服务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张敏 李之旭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生产引致的内外产出差异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分工中的位置演变特征,并与主要经济体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上游度和全球价值链下游度在2000—2014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生产链条正不断向生产侧和消费侧双向延伸。从“产出供给链”看,全球价值链生产引致的国内生产阶段数要多于国外生产阶段数,内外联动效应明显;从“投入需求链”看,全球价值链生产引致的国外生产阶段数要多于国内生产阶段数,然而国外对国内的带动效应并不显著。从全球价值链位置来看,制造业全球分工位置不断向下游偏移,而服务业全球分工位置的“上游化”趋势日益明显。进一步进行国际比较后发现,我国制造业生产链条全球最长,成为全球中间品供应和消费的枢纽,服务业的生产环节数要少于G7等发达国家,但高于“金砖”“新钻”等发展中国家,并且服务业更加侧重通过需求侧参与全球分工。此外,制造业和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全球分工位置演变趋势呈现多维特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分工位置 生产链条长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