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4)
2023(13166)
2022(11121)
2021(10089)
2020(8641)
2019(19837)
2018(19374)
2017(37492)
2016(19842)
2015(22987)
2014(23022)
2013(23349)
2012(22151)
2011(20468)
2010(20517)
2009(19466)
2008(19178)
2007(17024)
2006(15103)
2005(13898)
作者
(59955)
(50283)
(50134)
(47972)
(32050)
(24001)
(22752)
(19528)
(18907)
(17856)
(17355)
(16731)
(16054)
(16043)
(15864)
(15795)
(14866)
(14607)
(14415)
(14369)
(12631)
(12322)
(12161)
(11460)
(11419)
(11410)
(10953)
(10785)
(10061)
(9868)
学科
(114463)
经济(114375)
管理(57090)
(52655)
方法(46547)
数学(41614)
(41376)
企业(41376)
数学方法(41363)
中国(27593)
(25519)
地方(25155)
(21471)
业经(21296)
(20559)
(19644)
贸易(19636)
(19025)
环境(18019)
(17255)
农业(17023)
地方经济(16164)
(15402)
金融(15400)
(14847)
(14840)
银行(14814)
(14235)
产业(14222)
技术(12938)
机构
大学(308790)
学院(306667)
(146826)
经济(144306)
管理(117053)
研究(111328)
理学(100602)
理学院(99474)
管理学(98146)
管理学院(97571)
中国(85116)
(65259)
科学(64198)
(62723)
(56313)
研究所(51051)
财经(50724)
中心(49860)
(48295)
经济学(47682)
(46060)
(44489)
经济学院(42978)
业大(42214)
北京(41910)
(39326)
(38421)
师范(38074)
农业(37849)
财经大学(37562)
基金
项目(199986)
科学(158959)
基金(148566)
研究(145881)
(128808)
国家(127864)
科学基金(109557)
社会(97314)
社会科(92637)
社会科学(92615)
基金项目(77898)
(75424)
自然(68013)
自然科(66366)
自然科学(66345)
自然科学基金(65224)
教育(65085)
(63753)
资助(61797)
编号(55850)
(45841)
重点(45416)
(45415)
成果(45171)
国家社会(41848)
(41221)
教育部(39657)
课题(38974)
创新(38800)
人文(38290)
期刊
(164143)
经济(164143)
研究(93925)
中国(56789)
(47179)
学报(44790)
(43350)
科学(43081)
管理(42840)
大学(34035)
学学(32243)
农业(29633)
(28745)
金融(28745)
经济研究(27817)
财经(26553)
技术(26492)
业经(23776)
(23032)
教育(22691)
问题(22034)
(19528)
技术经济(18017)
世界(17274)
国际(16996)
统计(16875)
(16682)
(14919)
商业(14342)
经济问题(13856)
共检索到461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林  叶翠红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协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调测度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及其省域近十年来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状态和协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产业系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性总体不高,各省域可划分为高发展高协调、高发展低协调、低发展低协调和低发展不协调四类。从"十五"到"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部分省份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协调性的总体改善。近十年来,中国产业系统协调水平总体呈现为雁形曲线形状,产业经济有序度呈现波动中快速上升的趋势,产业生态有序度变化则较为平稳。各类省份产业系统的演化趋势分析表明:当前中国大部分省份经济仍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的快速发展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翠红  赵玉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经济增长仍是现阶段主要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提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优化切入这一问题,将产业系统内的经济联系和生态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首先对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分析了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结构关系,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新的产业系统分析框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本文综合运用协同学及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在对我国电信产业系统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信产业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协同演化动力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协同演化模型中可以看出对电信产业系统演化起支配作用的序参量是增值业务的创新,是系统演化中的关键动力因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信产业演化的驱动力是业务创新,模拟结果比较符合电信产业发展的实际。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电信产业演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壬波  陈乐一  
基于1990-2013年中国及其28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在非线性框架内探讨中国经济周期国际协同在不同区制、不同国家组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制内国际协同的持续性存在非对称性;面对区制状态转换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动态调整行为在持续时间、反应速度及调整幅度上存在差异;双边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相似度与金融开放程度对国际协同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特征;贸易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周期国际协同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的门槛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晓炼  樊健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本文在引入协同学理论对系统协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哈肯模型,利用2008~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基础数据,从子系统和次子系统层面进行实证,进一步探析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在子系统层面,金融生态环境是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金融主体发展具有协同增效应。在次子系统层面,金融主体子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是银行业;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是对外开放程度、人文环境和诚信文化,并且对外开放程度与人文环境、诚信文化存在竞争关系,人文环境和诚信文化呈协作关系,3个序参量通过合作与竞争共同主宰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演化。在此期间,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差异较小且呈缩小态势,同时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德  程芸  
文化是重要的,但文化决定论却不正确。文化的形成和改变都由利益而诱致。与此相应,文化与经济是协同演化的。作为案例,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的微型电子元件集群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产业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协同的过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祥兵  张学立  
货币政策传导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系统,其演化机制具有自组织协同演化特征。本文首次将协同理论引入货币传导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对货币政策传导系统的演化机理进行协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哈肯模型,并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政策含义进行讨论。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通道的代表变量是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系统中的货币通道与信贷通道具有协同机制,但协同度不强。因而只有积极推进货币通道成长以及完善信贷通道,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系统内外各种政策工具的协同和配合,使其产生协同增益效应,才能有效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科  韩士专  黄新建  
基于2013—2017年中国产业协同相关的895篇期刊论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高被引作者与高产出作者的最高被引文献异同、研究机构合作分布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推动研究新常态下构建我国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发现:产业协同研究自2014年开始进入繁荣发展阶段,相关研究热点的政策指向性较明显;同时存在对所研究产业界定不够细化、研究严谨性和论证方法科学性不足、跨地区(部门)合作不足等问题。最后,针对新常态下产业协同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马晓钰   葛纯宝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人口或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忽视了对两者相互协同作用的影响。选取2004—2021年我国23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测算并评价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分布演化,据此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考察人口—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现“先降后升、波动变化”趋势,并从“点状星”“低位连片”向“分散化”和“大面积集聚”格局转变,其中东部地区城市集聚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BMA法能克服单一模型的不确定性和样本损失产生的估计偏差。人口—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该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距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专业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强于多样化协同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马晓钰   葛纯宝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人口或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忽视了对两者相互协同作用的影响。选取2004—2021年我国233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测算并评价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时空分布演化,据此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考察人口—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现“先降后升、波动变化”趋势,并从“点状星”“低位连片”向“分散化”和“大面积集聚”格局转变,其中东部地区城市集聚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BMA法能克服单一模型的不确定性和样本损失产生的估计偏差。人口—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该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距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专业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强于多样化协同集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戚聿东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戚聿东自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Bain)1959年在其《产业组织》一书中首创“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一产业组织分析范式以来,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荣  李晓静  
产业生态化是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一体的整合过程。文章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5-2014年安徽省16个市为研究对象,通过Topsis法评价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诊断产业生态系统障碍因子,结果显示: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且市际之间产业生态系统水平差别较小;2005-2014年,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有增有减有波动";系统层PSR对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障碍度各不相同,压力、状态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