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9)
2023(8155)
2022(6824)
2021(6341)
2020(5176)
2019(11814)
2018(11168)
2017(21137)
2016(11355)
2015(13128)
2014(12819)
2013(12935)
2012(12401)
2011(11536)
2010(11183)
2009(10136)
2008(9865)
2007(8517)
2006(7623)
2005(7065)
作者
(34288)
(28584)
(28498)
(27114)
(18103)
(13634)
(12886)
(11235)
(11086)
(10071)
(9991)
(9586)
(9331)
(9322)
(9273)
(9050)
(8712)
(8312)
(8203)
(8183)
(7276)
(7141)
(7077)
(6661)
(6423)
(6423)
(6312)
(6060)
(5868)
(5820)
学科
(60216)
经济(60170)
管理(25187)
(23677)
方法(22409)
数学(20254)
数学方法(20126)
中国(17938)
(17216)
企业(17216)
地方(15264)
(13614)
(11882)
贸易(11876)
(11578)
业经(11495)
(11084)
产业(10305)
地方经济(10109)
(9197)
农业(9027)
(8711)
环境(8678)
(8019)
金融(8018)
(7879)
(7846)
技术(7677)
(7616)
银行(7592)
机构
大学(169140)
学院(168744)
(81012)
经济(79828)
研究(69542)
管理(58997)
中国(51874)
理学(50664)
理学院(49994)
管理学(49261)
管理学院(48956)
科学(41608)
(37494)
(35816)
研究所(33031)
(31875)
(30185)
中心(29361)
经济学(27157)
财经(25853)
(25265)
经济学院(24510)
北京(24241)
业大(24171)
农业(24103)
(23999)
(23839)
(22755)
师范(22472)
科学院(22105)
基金
项目(116565)
科学(92597)
基金(85835)
研究(84125)
(77213)
国家(76708)
科学基金(64142)
社会(55649)
社会科(52996)
社会科学(52988)
基金项目(44363)
(43746)
自然(39919)
自然科(38992)
自然科学(38975)
自然科学基金(38324)
(38082)
教育(37902)
资助(35701)
编号(31186)
(28499)
重点(27850)
(26831)
国家社会(24892)
成果(24811)
中国(24771)
(24531)
课题(23396)
发展(23394)
创新(23210)
期刊
(87108)
经济(87108)
研究(53872)
中国(35656)
学报(28251)
(27334)
科学(27329)
管理(22732)
(21550)
大学(21120)
学学(19968)
农业(19385)
教育(18301)
经济研究(15988)
技术(14820)
(14392)
金融(14392)
财经(13588)
业经(12225)
问题(12143)
(12134)
(11826)
(11452)
世界(11162)
国际(10825)
技术经济(8655)
资源(8390)
统计(7985)
科技(7813)
经济问题(7473)
共检索到25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蓓  
在简要评介二十余年来中国产业区域集中与专业分工趋势的背景下,重点讨论了国际上常用的地域集中与专业分工衡量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并运用这些公式,分析国内产业区域集中与专业化的变化趋势和确定潜在产业群的主要省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茂康  
文章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阐述了产业群与专业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面临的不适应、不匹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要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专业群专业教学团队质量,完善专业群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善江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淑芬  高策  
资源型区域的持续发展一直被理论界关注,本文分析认为资源型区域要持续发展需走产业群之路,并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群的特点、形成或建构产业群的难点与问题做了讨论。最后提出了要建构产业群就需"培植当地化科技资源"等几点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杰  
产业群的存在、发展与壮大,是地区经济发展与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及各国政府的有关部门所接受和重视。然而,有关产业群的理论,在我国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评价产业群的概念及特征、理论渊源和主要观点等,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世豪  
产业群是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特色产业为主体、网络结构为支撑的产业组织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由于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所显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和强大活力因而引起了许多国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考察分析 ,阐明了产业群在区域特色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用 ,进而提出了以产业群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新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焦斌龙  焦志明  
集聚度与根植性是审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两个维度,二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运行机理。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显示,文化需求、文化创意的活跃程度、相关产业的支撑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对我国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要培育和集聚文化需求,优化环境,激活各种有利因素,并慎重选择文化产业群的建立时机、建立方式和文化产业群的类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缉慈  
本文旨在论述营造地方产业群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政策措施。一是从“全球—本地”二重性出发 ,从国际经验分析发展地方产业群的背景和产业群理论的由来 ;二是说明产业群的概念、形成因素和发展机制 ;三是论述产业群战略的重要性、政策目标和具体内容 ;四是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认识误区 ,提出我国实施地方产业群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匡远配  唐文婷  
以2012年不变价格测度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度和高度化值,建立合理化度-高度化值评判矩阵并进行区域划分,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是不断向好的,但是离标准模型还有差距;同时,产业高度值一直是递增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值呈现"总体上分异、区域内聚类发展"的特征。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建设产业平台,寻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驾齐驱"的冯·诺依曼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本文在分析各省市区产业分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与分工的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典范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分析,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致的定位。揭示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产业结构“面”上的调整,对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点”上的调整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雨晨   陈志成   刘震  
基于对“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以及数字化水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角度优化和改进衡量产业链韧性的指标,并构建“区域分工参与度”指数,从而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传导机制显著促进中国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一带一路”数字化水平会在区域分工影响中国产业链韧性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一带一路”区域分工会在不同分工参与方向、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下对中国产业链韧性产生异质性影响,而数字化水平在不同的异质性检验中都增强了“一带一路”区域分工对中国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本文不仅从理论上为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提供了基础,也为维护和增强中国产业链韧性指出了可行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广西分行农村金融研究所调查研究组  
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体制改革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今年,中国金融学会等先后在无锡和烟台召开了两次关于银行体制问题的座谈会,有主张恢复人民银行“大一统”独家体制,有主张现有专业银行为人民银行二级机构,也有主张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并设等等。我们认为,邀请专家学者座谈讨论固然必要,但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