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2)
- 2023(12041)
- 2022(10016)
- 2021(9594)
- 2020(8085)
- 2019(18489)
- 2018(17819)
- 2017(34734)
- 2016(17878)
- 2015(20300)
- 2014(19678)
- 2013(19540)
- 2012(17899)
- 2011(15844)
- 2010(15223)
- 2009(13836)
- 2008(13258)
- 2007(10995)
- 2006(9181)
- 2005(8033)
- 学科
- 济(82960)
- 经济(82882)
- 管理(51029)
- 业(50071)
- 企(40682)
- 企业(40682)
- 方法(38848)
- 数学(34728)
- 数学方法(34358)
- 中国(23052)
- 农(20784)
- 财(18964)
- 业经(17755)
- 贸(16785)
- 贸易(16776)
- 易(16412)
- 地方(14350)
- 农业(13803)
- 制(13521)
- 产业(12494)
- 学(12314)
- 融(12309)
- 金融(12308)
- 技术(12298)
- 银(11882)
- 银行(11873)
- 务(11829)
- 财务(11796)
- 财务管理(11774)
- 和(11563)
- 机构
- 大学(252383)
- 学院(250354)
- 济(119163)
- 经济(117483)
- 管理(103010)
- 理学(90320)
- 理学院(89469)
- 管理学(88272)
- 管理学院(87789)
- 研究(84466)
- 中国(64775)
- 京(51523)
- 财(50130)
- 科学(45753)
- 财经(41699)
- 所(39159)
- 中心(39104)
- 经济学(38768)
- 经(38425)
- 研究所(35886)
- 经济学院(35180)
- 农(33104)
- 业大(32484)
- 江(32345)
- 北京(32281)
- 财经大学(31596)
- 院(30707)
- 范(30522)
- 师范(30254)
- 商学(28357)
- 基金
- 项目(176584)
- 科学(143142)
- 基金(134028)
- 研究(131846)
- 家(115536)
- 国家(114684)
- 科学基金(100634)
- 社会(89651)
- 社会科(85385)
- 社会科学(85371)
- 基金项目(70702)
- 省(64830)
- 自然(62392)
- 自然科(61024)
- 自然科学(61011)
- 自然科学基金(59961)
- 教育(59664)
- 划(55288)
- 资助(54306)
- 编号(50657)
- 部(41527)
- 重点(39566)
- 成果(39543)
- 国家社会(39363)
- 发(39022)
- 创(38043)
- 教育部(36768)
- 人文(35787)
- 创新(35587)
- 大学(33889)
- 期刊
- 济(119319)
- 经济(119319)
- 研究(73199)
- 中国(41703)
- 管理(38294)
- 财(37271)
- 科学(33136)
- 学报(31558)
- 农(29061)
- 大学(26043)
- 学学(24602)
- 技术(21697)
- 融(21449)
- 金融(21449)
- 经济研究(21404)
- 财经(20861)
- 农业(20703)
- 教育(20022)
- 业经(18363)
- 经(18182)
- 问题(16299)
- 贸(15017)
- 世界(14072)
- 国际(13567)
- 技术经济(12890)
- 统计(12542)
- 业(12038)
- 策(11431)
- 商业(11183)
- 现代(11031)
共检索到353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错配视角解释了中国产业比较优势动态演进受阻现象。理论研究发现,如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则人力资本规模的提升虽然会在短期引致产业比较优势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从长期而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使得人力资本规模的增加只能形成静态比较优势,难易形成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过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中国高技术产业五大类2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结论一致。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产业结构 动态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错配使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演进迟滞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然而,无论是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还是国外同类行业,中国事业型单位或行业、垄断性行业、非生产性行业都有着极高的人力资本强度,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一般都低于其他国家。本文的政策含义为: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实现人力资本适宜匹配,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适度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适宜匹配 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错配使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演进迟滞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然而,无论是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还是国外同类行业,中国事业型单位或行业、垄断性行业、非生产性行业都有着极高的人力资本强度,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一般都低于其他国家。本文的政策含义为: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实现人力资本适宜匹配,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适度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适宜匹配 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舒燕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研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和转换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从服务贸易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远超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总体竞争力低,结构不平衡。运用1982-2006年的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多要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FDI对服务贸易出口显著正相关。其中,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TC指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雅婧
文章通过使用分省分行业的数据,采用交叉项方法,对此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发现,行业技术水平与地区人力资本离散程度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力资本分布是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人力资本分布集中的地区在高技术行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分布分散的地区在低技术行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行业技术水平与地区人力资本均值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除了人力资本分布,人力资本均值也是出口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人力资本分布 出口比较优势 高技术行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代谦 别朝霞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动态比较优势模型研究人力资本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与先前的文献不同,本文认为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一方面可作为一种要素投入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外部性,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研发部门的效率,这种外部性是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只有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进入更高级的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动态比较优势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俊 刘亮亮 张玉娟
本文首先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卢卡斯把人力资本内生化的思想框架,内生化R&D和人力资本,构造了一个新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Hamilton函数推导出均衡解,并分别与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对提振经济都很重要,但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效率对提振经济更为重要。然后利用2008—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佐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发现研发资本投入具有外溢效应,透过人力资本,研发资本的作用被增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文波 李坤望 王永进
本文基于劳动力技能匹配的视角,讨论了国家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在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下,首先分析了封闭条件下不同技能劳动力在不同替代弹性部门的均衡配置条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开放条件下两国因人力资本结构不同而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异,并进一步推广至多国情形。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差异并不能单独决定比较优势,还需要考虑替代弹性不同的部门对于劳动力技能匹配的要求,替代弹性高的部门要求技能差异大的劳动力搭配进行生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分布偏向于某部门特定技能范围的国家在该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技能匹配 比较优势 超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小龙 杨先明 胡君辰
基于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视角,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本结构与比较优势动态化的作用机制;并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间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变迁与各类制造品比较优势提升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我国制造品比较优势提升的重要源泉之一,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各类制造品比较优势的提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造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其比较优势的提升越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比较优势 动态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本文运用马尔科夫链的方法测算了我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过程,并总结了相应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部分技术与资本密集行业的竞争优势处于上升的态势,而一些初级产品与资源型产品的竞争力则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从动态角度来看,具有强比较优势和强比较劣势的产业延续性较强,即这些产业较难改变其比较优势状态。具有弱比较劣势和弱比较优势的产业流动性较大,这一类产业通过培养很有可能进入强比较优势的行列,同样也有可能成为比较劣势的产业。基于此,本享认为,我国产业并不只是存在着要么分工锁定、要么与发达国家分工反转这两端的情况,而是存在着很多中间的产业部门。从动态的角度...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 马尔科夫链 产业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莉,杭敬,路正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依慧
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必须立足在比较优势之上 ,而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 ,因此产业发展战略应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而及时调整。否则 ,则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改造传统产业 ,强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新的竞争优势 ,是中国产业发展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产业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