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5)
- 2023(14663)
- 2022(12613)
- 2021(12038)
- 2020(10074)
- 2019(23365)
- 2018(23026)
- 2017(44472)
- 2016(24097)
- 2015(26989)
- 2014(27014)
- 2013(26953)
- 2012(24826)
- 2011(22659)
- 2010(22411)
- 2009(20609)
- 2008(20131)
- 2007(17519)
- 2006(15330)
- 2005(13746)
- 学科
- 济(105693)
- 经济(105558)
- 管理(66832)
- 业(63793)
- 企(51842)
- 企业(51842)
- 方法(46176)
- 数学(40361)
- 数学方法(39959)
- 中国(29093)
- 农(27487)
- 财(23636)
- 地方(22884)
- 业经(22424)
- 学(22060)
- 制(20281)
- 贸(19891)
- 贸易(19882)
- 易(19312)
- 农业(18188)
- 和(15977)
- 环境(15587)
- 技术(15132)
- 银(15101)
- 银行(15052)
- 理论(14925)
- 融(14871)
- 金融(14866)
- 体(14567)
- 行(14466)
- 机构
- 大学(349469)
- 学院(344693)
- 济(146473)
- 经济(143655)
- 管理(136367)
- 研究(122436)
- 理学(118704)
- 理学院(117302)
- 管理学(115461)
- 管理学院(114835)
- 中国(90581)
- 京(75216)
- 科学(74369)
- 财(64102)
- 所(61271)
- 研究所(56178)
- 中心(53458)
- 农(53273)
- 财经(52005)
- 业大(49760)
- 北京(48129)
- 江(47765)
- 经(47497)
- 范(46140)
- 师范(45748)
- 经济学(45277)
- 院(44664)
- 农业(41657)
- 经济学院(40783)
- 州(38851)
- 基金
- 项目(238911)
- 科学(189079)
- 基金(175531)
- 研究(175162)
- 家(153275)
- 国家(152074)
- 科学基金(130114)
- 社会(112737)
- 社会科(106870)
- 社会科学(106843)
- 基金项目(93125)
- 省(89964)
- 自然(83275)
- 自然科(81307)
- 自然科学(81288)
- 自然科学基金(79865)
- 教育(78908)
- 划(76945)
- 资助(72386)
- 编号(69548)
- 成果(56933)
- 部(53945)
- 重点(53776)
- 发(51884)
- 创(49335)
- 课题(48094)
- 国家社会(47087)
- 教育部(46292)
- 创新(46126)
- 科研(45160)
- 期刊
- 济(158288)
- 经济(158288)
- 研究(104512)
- 中国(63663)
- 学报(53848)
- 科学(51672)
- 管理(49535)
- 农(48269)
- 财(45623)
- 大学(40902)
- 学学(38453)
- 教育(35278)
- 农业(33833)
- 融(27780)
- 金融(27780)
- 技术(27650)
- 经济研究(26258)
- 财经(25637)
- 业经(24645)
- 经(22058)
- 问题(21016)
- 业(17666)
- 贸(17024)
- 图书(16795)
- 技术经济(16740)
- 科技(16640)
- 理论(16141)
- 世界(16090)
- 资源(15816)
- 现代(15449)
共检索到50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刘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会促进彼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会反过来推动它们之间的产业转移。为此,文章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来考察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推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宏伟 王云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关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晓菊 刘祥东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梯度系数 优势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蕊 熊必琳
本文改进了现有的产业梯度系数方法,并利用其绘制了全国31个省市26个行业的产业区域梯度表,从阶段特征、地域特征和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梯度系数 梯度分布 战略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君 郑艳
本文构建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论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利用1992—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将扩大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但对不同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将扩大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本文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劳动力供给情况,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减少结构性失业。要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重点,东部地区主要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地区主要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第二产业规模和质量。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宽就业渠道,实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同步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峰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和产业自身的生命周期现象的影响下,产业梯度转移的规模逐年扩大,而产业的升级、调整和梯度转移,必然涉及到环境问题。文章借鉴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梯度转移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先军 曹家和
历史的、现实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地区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在汇率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均衡性特点。通过对三大区域产业发展和汇率数据进行联动分析,发现汇率对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别不大。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必琳 陈蕊 杨善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竞争 主要矛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亮雄 王贤彬 刘淑琳 韩永辉
中央战略引领下由众多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识别其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关系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构建产业高度化指数来衡量中国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通过构建带共同因子的广义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验证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区际横向竞争和地方对中央政策跟进的两大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愈发高度化,其演变更多地倚重于技术效应。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省际竞争特征;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也积极地跟进中央的产业结构政策,且主要表现为结构效应方面的跟进。本文还发现.中央对下级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琪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反过来又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双方互动效应分析,并结合当前实际,本文指出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中西部转移,以实现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待遇的途径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稳定的劳动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产业结构 互动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湘怡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增长不仅促使产业结构基础形式形成,而且会引起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又有着正面效应,从多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长时期内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现状,梳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从而针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特别是产业梯度转移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满平
一、导论 近10年来,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发展动向除了呈现规模扩大化、结构高度化、方式多样化外,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产业转移呈现区域内部化。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进,而且还存在着区域内、区域外之间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转移。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技术特征,这些因素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产业转移。尝试对中国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和产业转移粘性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总结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的两难选择和潜在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这在国内目前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路径依赖 产业转移粘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郭文豪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趋势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